銀珍
運動是生命的源泉,運動的重要性眾所周知,但重要的事并不意味著每個人每天都會去落實,也許在身體微恙時、體能衰減時,才會追悔平日里應該多留點時間給運動。作為幼教人,我們不得不去思考運動對于幼兒意味著什么,僅僅是孩子們剩余精力的釋放、動作要領的練習,還是也包括良好情緒的體驗、體能指標的發(fā)展?在長期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對于幼兒戶外游戲活動如何更好更有效的開展、戶外游戲活動開展過程中如何體現(xiàn)對幼兒的個體發(fā)展的關注,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關注幼兒在活動中“動”起來
讓幼兒動起來是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建設的第一步。在“動”中改進和完善,真正把幼兒戶外活動的有效開展落到實處。讓幼兒能在活動中動起來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第一,確保幼兒能在活動中動起來的時間。第二,合理規(guī)劃幼兒園的活動場地。第三,配備充足且適宜的戶外活動材料。
二、關注幼兒運動常規(guī)的培養(yǎng)
運動常規(guī)的培養(yǎng)有利于促進戶外活動正常有序進行,有利于戶外活動教學目標的快速達成,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良好常規(guī)的培養(yǎng)包括兩方面:第一,活動常規(guī)。第二,活動后材料收納整理的常規(guī)。
三、關注運動的價值理念,給予孩子適度的挑戰(zhàn)
(一)關注運動教學,還是運動性游戲
如果我們將活動定位于“運動教學”,那么就會有清晰的教學目標。教師不僅要為實現(xiàn)該目標投放特定的運動材料,而且指導時也主要指向目標中提及的特定的動作技能。也就是說,教師投放的每一種材料都有特定的目標。如果教師將活動定位于“運動性游戲”,那么活動就具有很大程度的開放性,其目標是寬泛、隱蔽的,而非即時的,教師要做的是投放各種運動材料,讓幼兒通過自主運動獲得力量、耐力、速度、靈敏性等運動素質的發(fā)展。
(二)關注運動性游戲,還是自發(fā)性游戲
運動性游戲的本質是自主運動,“自主”體現(xiàn)了運動的游戲性質,“運動”體現(xiàn)了健康領域課程的內容,其價值指向幼兒身體運動能力的發(fā)展。因此,運動性游戲中教師更多關注的是幼兒的運動表現(xiàn)。當幼兒不按教師預想的方式活動而玩出其他花樣時,教師應判斷該活動體現(xiàn)的運動素質有哪些。只要他們在運動,就應當尊重他們的意愿,因為運動性游戲的目標指向寬泛的體能發(fā)展,不是專項運動技能的訓練。但是,如果幼兒把球當西瓜來賣,把高蹺當胡琴來拉,并沒有參與運動,那么發(fā)展體能和鍛煉身體的目的就達不到了,這時就需要教師以適宜的方式引導幼兒參與到運動中去。然而,戶外活動除了運動以外,還有不限于運動的自發(fā)性游戲。教師在戶外組織的游戲,可以是分類進行的游戲,這時,各類游戲是交織在一起的,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行為判斷幼兒正在進行哪一種游戲,正因為戶外空間大,所以戶外游戲中的運動元素往往比較突出,但如果將游戲定位于戶外自發(fā)性游戲而不是運動性游戲,則教師的觀察指導就不能僅限于運動方面。
(三)關注是促進一般體能,還是促進項目運動技能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健康領域對于幼兒粗大動作發(fā)展的目標指向的是“協(xié)調”“平衡”“力量”“耐力”“靈敏”等身體運動素質。在幼兒階段,發(fā)展一般體能比掌握項目運動技能更為重要,發(fā)展一般體能不僅能促進身體健康,也為部分幼兒將來學習項目運動技能打下了身體素質方面的基礎。選擇適合幼兒的某些項目運動,如跳繩、踩高蹺等,當然是促進幼兒體能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但事實上若能保證幼兒有大量的游戲機會,幼兒通過自發(fā)自主的運動性游戲就能實現(xiàn)一般體能的發(fā)展了,所以《指南》要求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中至少有1小時是體育活動。而項目運動技能的獲得往往需要更多時間的專門練習,案例中教師在意幼兒踩不踩高蹺,其關注的是專項運動技能獲得。
(四)關注在游戲中指導,還是組織專門的教學
我們在幼兒園應倡導將運動性游戲作為基本的運動組織形式,不主張在幼兒階段就通過集體教學去教幼兒學習某種單一的動作技能。運動性游戲包括分散開展的自主游戲和集中開展的規(guī)則性游戲,前者是每個幼兒對各種動作技能的自發(fā)練習,如每個幼兒對高蹺有不同的玩法,發(fā)展的是不同的運動素質;后者是教師根據幼兒的運動經驗預設的集體游戲,目的是對某種特定運動技能進行專門練習或對某些運動技能進行綜合練習,以及學習團隊合作。如“彩虹傘”“丟沙包”等游戲練習的是速跑和躲閃、投擲和拋接、視動和聽動的協(xié)調等技能,發(fā)展的是運動的靈敏性。
四、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幼兒。在戶外游戲活動中,需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運動器械,激發(fā)幼兒的運動興趣,充分引導幼兒全員參與。在調動幼兒運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全體幼兒參與戶外活動的同時,也要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幼兒個體的差異,不僅僅體現(xiàn)在幼兒的性別,更體現(xiàn)在幼兒的性格、興趣、愛好、能力等,在具體的案例中體現(xiàn)在關注高敏感、過分活躍、有攻擊性的孩子。教師可在活動中充分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滿足幼兒個體對運動的不同需要,豐富幼兒的運動體驗。
五、關注幼兒各項身體指標的監(jiān)測
《指南》健康領域的目標達成,僅僅通過集體教學是根本無法實現(xiàn)的,必須通過戶外活動特別是戶外體育活動來實現(xiàn)?!吨改稀分辛谐隽擞變簣@3-6周歲兒童身高和體重的參考數據,但是每位幼兒在園三年內不同年齡段的實際身高體重,一般幼兒園少有記錄,或者記錄了卻并沒有形成一個大的數據庫。幼兒在園三年的生活中,身體各方面都得到了階段性的發(fā)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幼兒園可建立在園幼兒身體體能各項指標的數據庫,清楚地記錄孩子的各項身體發(fā)展指標,再對應查看《指南》中每個年齡段幼兒身體發(fā)展應該達到的標準,及時了解孩子身體發(fā)育狀況。
總之,幼兒戶外活動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幼兒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有關幼兒戶外活動的研究與教研活動也在不斷地深入和推進,我們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極探索幼兒戶外活動給幼兒帶來的發(fā)展,對幼兒戶外活動的有效開展提出了新的思考,適時調整幼兒戶外活動的方案,能更好更有效地促進幼兒戶外活動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