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兆清
高考改革筑牢社會公平的基石
文/李兆清
背景:近日,教育部、國家發(fā)改委公布今年高考跨省生源計劃調(diào)控方案,12省份調(diào)出16萬生源計劃,引來社會廣泛關(guān)注。對生源計劃存量安排的宏觀引導和調(diào)控,是這一輪高考改革的重要舉措。而此前,多省份密集出臺高考改革方案,迄今已有20個省份敲定路線圖。如果說2014年上海與浙江的改革試點,拉開了這一輪高考改革的序幕;那么20個省份方案的公布,則意味著高考改革正持續(xù)深入。這一輪改革,可說是21世紀以來我國最深刻的一次高考改革。(5月12日《人民日報》)
高考,事關(guān)萬千學子的命運,牽動著千家萬戶。高考改革,是從制度層面讓高考變得更好,讓考試制度更加公開公平公正,讓這一選才渠道更加適合當下人才選拔的要求。前段時間,12省份調(diào)出16萬生源計劃的信息引發(fā)社會廣泛關(guān)注。有的地方甚至出現(xiàn)了學生家長到教育主管部門表達訴求的情況。12省份調(diào)出16萬生源,江蘇、湖北占了快一半。有說法是,這樣做是讓高考錄取率較高的省份讓出一部分資源給中西部地區(qū),但其實,這兩個省份的一本錄取率、本科錄取率并不高,甚至還在后面。這些省份有著先進的教育資源不假,但本省生源的錄取率不高,引發(fā)了廣大家長的焦慮。但其實,在生源逐漸減少的前提下,讓渡出部分高招資源,完全能夠做到不影響本省錄取率的提高。教育主管部門事先沒有做好解釋工作,導致了家長陳情事件的發(fā)生。
以前,高考大都是一考定終身??忌母呖挤謹?shù),直接決定著他們將進入什么樣的高校。而讀什么樣的高校、什么樣的專業(yè),很大程度上決定他們未來的人生走向。如果說人生是一盤棋,那么,高考就是不容走失的那一步。對于大多數(shù)寒門學子來說,高考是他們進入更高社會階層的階梯。高考改革,能讓更多寒門學子有進入高校的機會,讓更多中西部學生有進入高校的機會,讓更多人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盡管說,如今成才的路千萬條,但人們并不能否認高考對于人生走向的重要性。
社會關(guān)注高考改革,關(guān)注教育改革,因為這事關(guān)教育公平,事關(guān)社會公平。推進高考改革,改變高考一考定終身的局面,讓人才選評機制更科學、更合理,使高考更能反映出一個學生的真實水平,這是高考改革的努力方向?,F(xiàn)在,選用全國卷的地方越來越多了,這能在很大程度上確保高考的公平性。然而,高招資源的分配,也應該向著公平的方向推進。社會上對于北大是北京人的北大、清華是北京人的清華、復旦是上海人的復旦的爭議一直存在。這些高校在全國高招資源分布的不均勻,是其飽受爭議的原因。
高考改革的出發(fā)點是讓高考這一人才選拔機制變得更加公平,給努力奮斗著的人們吃下定心丸。高考改革的落腳點在于最大程度保障社會公平,讓公平正義的陽光照進每個角落,從而筑牢社會公平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