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蘭(內蒙古商貿職業(yè)學院,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
從茶道剖析大學生心理教育開展的創(chuàng)新點
珠蘭
(內蒙古商貿職業(yè)學院,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摘要:茶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以茶為媒介,通過這個媒介來傳播各種優(yōu)秀的文化。茶道作為茶文化的重要組成和傳播文化,是茶與文化的高度有機融合,在一定的時期,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很多的包含和體現(xiàn)。茶道的歷史性和文化性,對于當代高校大學生而言,茶道文化對許多高校大學生的心理教育都有著重要的指導和啟示作用。本文將對大學生的心理教育和價值觀念進行分析,通過運用茶道文化的相關特質和特性對大學生心理教育的開展進行探討,最大可能性地發(fā)揮茶道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以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義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以適應學生未來進入社會的能力。
關鍵詞:茶道剖析;大學生心理教育;開展創(chuàng)新
當前,隨著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不斷推進,文化領域在不斷發(fā)展,社會進步也越來越明顯?,F(xiàn)代的文化理念和傳統(tǒng)觀念在市場經濟日益開放的改革過程中也受到嚴重的影響,人們在社會中面臨的各種各樣的“新生事物”,產生的困惑和焦慮情緒日益增多,內心的矛盾積累日益加深,心理上的障礙日益增多。大學生還處于青春期,剛剛脫離父母獨自生活,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不適應和不協(xié)調會產生巨大的落差,而其中心理上的影響更加嚴重突出,甚至于很多大學生由于心理狀況的不健康走上了極端的道路。因此,必須要重點關注大學生的心理教育問題,通過有效的方式對大學生的心理教育進行指導,特別是通過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不僅能夠促進大學生心理上的健康成長,還能弘揚宣傳我國傳統(tǒng)文化。茶道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容,必將在大學生心理教育開展的過程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茶道是以茶為媒介,通過對茶的沖泡和茶的品味等有關茶的活動進而達到領悟茶文化的目的,在進行茶事活動的過程中能夠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交流感情、學習知識、感悟人生,實現(xiàn)人們精神的追求和個人品性的完善,達到一種和諧愉悅的精神境界。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在中華文明的長河中不斷吸入不同的文化理念,比如儒家思想、道教文化、佛教精華等,體現(xiàn)出不同的倫理和道德理念,逐步形成“敬”、“和”、“靜”、“怡”、“真”的茶道文化精神。以茶延伸出不同的禮節(jié),人們通過敬茶、品茶來溝通感情和交流思想,增進彼此間的感情和情誼。在千百年來,茶道文化經過“去粗取精”的沉淀積累,成為中華民族的行為處事和與人交往的基本觀念和準則。
茶道和茶道文化,是通過樹立茶德作為基礎的。中華茶文化繼承和吸收不同教派的精華,將倫理、道德、哲學思想融入到各種的茶事活動中去,以茶來達到精神上的升華和品質道德上的提煉。茶道的“敬”是對他人和自己的尊敬,“和”則是謙和、與人和諧相處,“靜”講求的是心靈上的空靈和清靜,“怡”則是精神上的怡然自得,“真”就是人們所想要達到的返璞歸真追求真實生活的向往。這些特點特性共同組成了茶道和茶道文化。
當代大學生的成長都割舍不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聯(lián)系,大學生作為中國未來建設的支柱,對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fā)揚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然而在高校里,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各種各樣,層出不窮,關于大學生心理教育引發(fā)的不良影響在網絡上、電視上、報紙上經常可以見到,不免讓人憂心忡忡。在現(xiàn)今激烈的競爭社會,大學生面臨的壓力也十分巨大,就業(yè)壓力、學習壓力、感情壓力、家庭壓力等等都讓大學生心理產生扭曲變形,脆弱得不堪重負。因而,在大學生當中提倡茶道文化十分有必要。
第一,有利于激發(fā)大學生的心理熱情,增強自信心。中國是茶葉的原產地,可以說茶文化是真正的“中國文化瑰寶”,茶道文化的弘揚宣傳,可以使得大學生更加認識和了解到茶和茶道文化的歷史以及在中國發(fā)展史甚至于世界歷史發(fā)展史的重要貢獻,可以說茶道文化是值得每個大學生驕傲的,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同時給大學生以滿滿的正能量,點燃大學生的心理激情,使大學生能夠精神振奮地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在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一顆積極的向上和充滿激情的心態(tài)是極為重要的。
第二,有利于緩解大學生的緊張的神經和壓力。茶道文化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講求的是豁達開朗,不拘泥于小節(jié),瀟灑自然的處世態(tài)度。茶道文化講究的是純凈自然的態(tài)度和養(yǎng)生性情的一種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大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當中能夠做到純凈自然、淡然養(yǎng)性的心理境界,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緩解大學生自身緊張的心理和壓力。大學生通過對茶道文化的學習了解能夠很大程度上對茶道文化產生興趣,茶道文化的講解、沖泡茶葉的流程方法、茶具的鑒賞、品茶的技巧都能夠讓大學生去慢慢感受和品味茶道文化,從中感受到人生的真諦,在茶葉的浮沉中體會到無論何事、無論何人在人生道路上總不會是一帆風順,總會起起伏伏,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能使大學生們的心態(tài)保持淡然,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不會想著是逃避,讓失意和失敗能夠轉化成成功前行的的動力,這樣茶道文化的作用就能充分體現(xiàn)出來,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讓大學生心情舒爽,這樣能夠減少大學生的心理不安全隱患,有利于和諧校園的建設。
第三,有利于大學生的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和知識修養(yǎng)的提高。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心理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自身習慣的不良作用和知識修養(yǎng)的不夠所引起的。在校園,經??梢砸姷接写髮W生吸煙酗酒的不良行為習慣,嚴重影響到大學生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茶能夠化痰止渴、明目益思、去膩除煩,茶因此也作為養(yǎng)生的重要方式能夠有利于大學生的不良生活習慣的解決,進而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同時,茶道文化還可以增長大學生的文化知識,開拓大學生的視野,而文化知識的提升和視野的開闊能夠促使大學生的心理更加強大,就如同一道初中數學題目,小學生可能不會做,但高中生、大學生可能做起來就相當輕松了,所以當大學生自身的水平在不斷地提高的時候,自然而然心理作用就會越來越強大,心理教育也就在相當程度上迎刃而解了。
第一、要正確認識茶道文化的深層意義,把握茶道文化的重要功能作用。茶道文化不僅是物質文化與精神文明的結合產物,更是文化與社會潮流的融合,在給人感官享受的同時給予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因而,在大學生中弘揚茶道文化的時候要結合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情懷相結合,使大學生能夠摒棄不良的社會價值觀,樹立良好的正確的心理價值觀念,促進大學生青年健康成才。大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的正確認識對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心理狀態(tài)很有幫助。比如說,可以通過在校園積極開展茶道文化的活動,選舉茶道文化代表團優(yōu)秀代表,對茶道文化的各個方面進行陳述說明。
第二、注重業(yè)余生活的交流,將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有效結合。大學生較高中學生和初中學生具有更強的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對于大學生心理教育的開展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上,更要注重在業(yè)余生活中對大學生的心理教育,茶道的文化作用體現(xiàn)更能在業(yè)余的生活中讓大學生們得到鍛煉和教育。比如,隨著中國影響力的增強,越來越多的體育賽事走進了中國,體育單項的世界錦標賽、綜合運動會在很多地方都有舉辦。大學生對于這些體育賽事相對來說比較感興趣,借助于舉辦賽事的機會,鼓勵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這些體育賽事的志愿者或者其他身份的工作當中去,在這些賽事舉辦的時候,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通常茶道文化會受到無論是國內或者國外人們的關注,大學生在參與到這些活動的時候能夠更加感受到國家的強大。通常而言,性格較為樂觀開朗的人相對沉默寡言的人有心理問題或者患心理疾病的概率會更小,因此特別要鼓勵相對沉悶內向、心理素質較差的大學生積極參加,在茶道文化的表演和體育活動吸引大批游客的時候,這群大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鍛煉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和溝通能力,在時間和活動的積累當中開展的心理教育更加具有現(xiàn)實意義,更能幫助大學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第三、提高大學生的品味,將茶道文化融合到校園文化的建設。許多大學生都是“熱血青年”,做事風風火火,毛毛躁躁,民間流傳著“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說法,說明年輕人做事容易沖動,心理狀態(tài)不夠穩(wěn)定,具體表現(xiàn)在很多大學生在喝茶的時候拿起茶杯將杯中的茶一飲而盡,如同豬八戒吃人參果一樣,囫圇吞棗,不食滋味,這應該極力排斥。學校在大學生的心理教育開展上要將茶道文化中的“修身養(yǎng)性”的精髓在校園充分發(fā)揚光大,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往健康的方向前進,茶道文化對于心理教育的意義就如同茶道文化自身一樣,也是一種潛移默化和循序漸進的過程,并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夠起到明顯的效果。同時,在對于大學生心理教育的開展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其他的情緒,比如今年央視春晚的歌曲《從前慢》反映的就是過去的怡然自得的悠閑情緒,這些音樂作品與茶道文化的“淡然”不謀而合,使大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的時候也能感受到茶道文化的“慢”,將大學生的浮躁和焦躁的不良心理情緒消除,將茶道文化與校園文化建設一起,作為大學生心理教育活動的重要工作重點來抓,長期開展。
大學生作為未來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其心理教育的開展受到更多更廣泛的人們的關注,因而要進一步開展大學生心理教育活動,發(fā)揮茶道文化等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勢,將茶道文化的個性和特點能夠融入到大學生的心理教育活動中,讓大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前能夠更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加明.中國茶文化與大學生人文修養(yǎng)[J].農業(yè)考古,2012,(8):69-71
[2]張婷婷.從日本茶道形成的歷史看日本人的本土化創(chuàng)新意識[J].東北亞社會文化研究2015,(9):91-92
[3]丁佐湘,嚴洪德,劉軍根.茶文化與當代中國高等教育[J].農業(yè)考古,2012(4):74
[4]羅代華,謝勝懷.論大學生心理教育與疏導中的“價值參與”[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2012,(5):126-127
[5]肖安國,周詩彪,申有名.循序漸進,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J].廣州化工,2011(24):152-153
作者簡介:珠蘭(1980-),女,內蒙古包頭人,碩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