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國際規(guī)則分析

    2016-03-30 08:17:08范德洪
    船舶設(shè)計通訊 2016年2期
    關(guān)鍵詞:軟梯引航員踏板

    范德洪

    [意大利船級社(中國)有限公司,上海200052]

    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國際規(guī)則分析

    范德洪

    [意大利船級社(中國)有限公司,上海200052]

    引航員登離船裝置是船舶十分重要的設(shè)施。在船舶的實際營運過程中,設(shè)置引航員登離船裝置可以方便引航員上下船,保證引航員的人身安全。從船舶檢驗和審圖的角度,總結(jié)歸納了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國際規(guī)則要求,并結(jié)合實際對現(xiàn)有問題進行了分析,為船舶的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設(shè)計、布置和檢驗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引航員登離船裝置;引航員梯;國際規(guī)則;船舶檢驗;船舶審圖

    0 前言

    在船舶營運中,每當?shù)竭_一個陌生的港口時,如果船長和船員對港口環(huán)境不熟悉,易使船舶在進港或離港的過程中發(fā)生危險。為了保證船舶的安全,通常需要引航員上船幫助船長和船員順利??亢婉傠x港口。為了能使引航員安全登船,避免海上事故的發(fā)生,國際海事組織(IMO)發(fā)布了相關(guān)的決議,規(guī)定了引航員梯登乘的布置及注意事項,特別是引航員軟梯與舷梯配合使用時的要求。

    2010年12月3日,國際海事組織(IMO)海上安全委員會(MSC)88次會議上,通過了第308號關(guān)于SOLAS公約修正案的決議。該決議對SOLAS第V章23條引航員登乘裝置進行了較大的修改,相應地也對引航員登乘裝置的標準作了修改。A.1045(27)號決議取代了A.889(21)號決議,以上要求均自2012年7月1日起生效。

    針對引航員登離船裝置,本文從檢驗和審圖的角度,根據(jù)目前的國際規(guī)則,對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有關(guān)要求進行了總結(jié)分析,并就現(xiàn)有問題提出了建議。

    1 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適用規(guī)則要求

    在設(shè)計和審核引航員登離船裝置時,參考的規(guī)則和規(guī)范如下:

    1)SOLAS Ch.II-1/3-9;

    2)SOLAS Ch.V/23;

    3)Resolution MSC.308(88);

    4)Resolution A.1045(27);

    5)MSC.1/Circ.1331;

    6)MSC.1/Circ.1428;

    7)ISO 799:2004;

    8)IACS UI SC257;

    9)MSC.1/Circ.1495;

    10)OP Notice to Shipping No.N-1-2016(Panama Canal Authority)

    船舶營運中,如果需要引航員登船提供服務的,都需要滿足上述的規(guī)則要求。其中:第10項規(guī)則僅針對需要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船舶。

    2 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規(guī)則要求

    2.1 SOLAS的一般要求

    SOLAS Ch.V/23及其修正決議案MSC.308(88)專門介紹了關(guān)于引航員登離船裝置布置方面的要求,具體如下。

    2.1.1 通則

    供引航員登離船使用的所有裝置均應有效地達到使引航員安全登船和離船的目的。裝置應保持干凈,適當維護和定期檢查,以確保其安全使用。這些裝置應專門用于人員的登船和離船。

    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安裝和引航員的登船,應由一名負責的駕駛員進行監(jiān)管。該駕駛員應有與駕駛室進行聯(lián)系的通信設(shè)備,并安排護送引航員經(jīng)由安全通道前往和離開駕駛室。應對安裝和操作機械設(shè)備的人員進行安全程序方面的指導,且設(shè)備在使用前應進行試驗。

    應使用標簽或其他永久性標記清晰地標識供引航員登離船使用的引航員軟梯,從而可以進行檢驗、檢查和記錄。船上應對所標識的引航員軟梯在投入使用和進行任何修理時的日期進行記錄。

    2.1.2 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布置

    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布置應能使引航員從船舶任一舷安全登船和離船。

    在所有船舶上,當從海平面至登船處或離船處的距離超過9 m,并欲將舷梯或其他同樣安全方便的裝置與引航員軟梯一起供引航員登船或離船使用時,則應在每舷均裝有這種設(shè)備,除非該設(shè)備能夠轉(zhuǎn)移以供任一舷使用。

    任何船舶應設(shè)置下列任一裝置,以供引航員安全方便地登船或離船:

    1)引航員軟梯,所需爬高不小于1.5 m,且不超過9 m,其位置和系固應做到:

    (1)避開任何可能的船舶排水孔。

    (2)在平行船體長度范圍內(nèi),并盡可能在船中一半船長范圍內(nèi)。

    (3)每級踏板穩(wěn)固地緊靠在船舷。當護舷材妨礙本規(guī)定的實施,應作出使主管機關(guān)滿意的特別布置,以確保人員能安全登船和離船。

    (4)引航員軟梯的單一長度能從登船處或離船處抵達水面,并充分考慮所有裝載工況和船舶縱傾或15°的不利橫傾;安全加固點、卸扣和系索的強度應至少與扶手索相同。

    2)當從水面至登船處的距離超過9 m時,設(shè)置與引航員軟梯相連的舷梯(即組合裝置),或其他同樣安全方便的裝置。舷梯的方向應朝向船尾。使用時,舷梯的下端應穩(wěn)固地緊靠在平行船體長度范圍內(nèi)的船舷,并盡可能在船中一半船長的范圍內(nèi),且避開所有排水孔。

    當引航員登船使用組合裝置時,應設(shè)有在舷梯的底平臺以上1.5 m處將引航員軟梯和安全繩系固在船舷的裝置。對于使用舷梯并在底平臺(即登乘平臺)上有一活板門的組合裝置,引航員軟梯和安全繩的安裝應穿過活板門并延伸至平臺以上扶手的高度。

    2.1.3 到甲板的通道

    應設(shè)有裝置確保在引航員軟梯的上端或舷梯或其他設(shè)施的上端與船舶甲板之間有安全、方便和無障礙的通道,供任何人員登船和離船。這種通道是:

    1)在欄桿或舷墻中開門,則應設(shè)有適當?shù)姆鍪帧?/p>

    2)舷墻梯,則應設(shè)有2根扶手支柱,其根部或接近根部處以及較高的幾處應以剛性方式系固在船舶結(jié)構(gòu)上。舷墻梯應牢固地固定在船舶上,以防翻轉(zhuǎn)。

    2.1.4 舷門

    供引航員登離船用的舷門不應向外開啟。

    2.1.5 引航員機械升降器

    不應使用引航員機械升降器。

    2.1.6 相關(guān)設(shè)備

    應在近處配備下列相關(guān)設(shè)備,以備在人員登離船時使用:

    1)2根安全繩,直徑不小于28 mm且不大于32 mm,牢固地系在船上;安全繩的繩端應固定在甲板的環(huán)板上,并應在引航員離船或當靠近船舷的引航員提出要求時即可使用(安全繩應在終止于甲板上的環(huán)板前,于登上甲板處達到支柱或舷墻的高度)。

    2)帶有自亮燈的救生圈。

    3)拋纜繩。

    按2.1.3要求時,應配備支柱和舷墻梯。

    2.1.7 照明

    應配備足夠的照明,以照亮舷外的登離船裝置和甲板上人員登船和離船的位置。

    2.2 引航員梯的結(jié)構(gòu)檢驗要求(A.1045(27)要求)

    2.2.1 位置和構(gòu)造

    系固點、卸扣和系索應至少具有與扶手索相同的強度。

    引航員軟梯的踏板應符合下列要求:

    1)如果為硬木制成,應為一塊無結(jié)整木。

    2)如果為非硬木材料制成,應具有使主管機關(guān)滿意的等效強度、剛度和耐久性。

    3)最下方的4級踏板可用具有足夠強度和剛度的橡膠制成,或使主管機關(guān)滿意的其他材料制成。

    4)應具有有效的防滑表面。

    5)不計入任何防滑裝置或開槽,其在兩扶手索之間的距離應不小于400 mm,其寬度應不小于115 mm,厚度不下于25 mm。

    6)各踏板的間距應相同,且應不小于310 mm,不大于350 mm。

    7)各踏板應水平固定。

    超過5級踏板的引航員軟梯應設(shè)長度至少為1.8 m的橫桿并按一定間距分布。該間距應使軟梯不致翻轉(zhuǎn)。最底部的橫桿應為從軟梯底部數(shù)起第5級踏板,每一橫桿和下一級橫桿之間的間距不超過9級踏板。

    2.2.2 繩索

    引航員軟梯每邊的扶手索應由2根裸露的繩索組成,其直徑不小于18mm,并應連續(xù)無接頭。每根扶手索的斷裂強度至少為24kN。每根扶手索都應由1根連續(xù)長度的繩索組成,其中點二分之一長度處位于套環(huán)上,該套環(huán)應大到足能容納至少2根扶手索。

    扶手索應用馬尼拉麻或其他同等強度、耐用性、伸長性和握持力的材料制成。此種材料應經(jīng)防光照老化的處理,并應使主管機關(guān)滿意。

    應通過1個專門設(shè)計的機械夾具在每級踏板的上方和下方將每邊的兩根扶手索固定在一起,從而使軟梯自由懸掛時,每級踏板能保持水平。建議使用綁扎法。

    2.2.3 用于連接引航員梯的舷梯

    舷梯應有足夠的長度,確保其傾斜角度不超過45°。對于吃水范圍大的船舶,可設(shè)幾處引航員軟梯懸掛位置,以減小傾斜角度。舷梯應至少寬600 mm[1]。

    舷梯的下端平臺在使用時應處于水平位置并系固在船舷。下端平臺應高出海平面至少5 m。

    舷梯和平臺兩邊均應裝有支柱和堅固的欄桿。但如使用扶手索,則應拉緊并適當?shù)叵道?。在欄桿或扶手索與舷梯斜梁間的垂直空間應有可靠的防護。

    引航員軟梯應直接裝配到鄰近舷梯的下端平臺。引航員軟梯的上部終端應在該下端平臺以上延續(xù)至少2 m。引航員軟梯和該下端平臺之間的水平距離應在0.1~0.2 m。

    如在下端平臺設(shè)有從引航員軟梯出入平臺的活板門,開孔應不小于750 mm×750 mm?;畎彘T應向上開啟,并應水平固定在登乘平臺上或固定在平臺后端或外側(cè)的欄桿處,但其不應成為扶手的一部分。在此情況下,下端平臺的后部也應裝有欄桿,而引航員軟梯應延伸至下端平臺以上直至欄桿的高度,并緊靠船舷且保持與船舷成一直線。

    2.2.4 到甲板的通道

    應提供安全、方便和無障礙的通道,確保任何登離船人員往來于引航員軟梯或任何舷梯的上端和船舶甲板之間。此種通道應由被欄桿圍護的平臺組成。具體要求如下:

    1)當在欄桿或舷墻上開有門時,在船舶每舷的登離船位置應設(shè)有足夠的扶手,扶手之間相隔不應小于0.7 m,也不大于0.8 m。每個扶手的下端或接近下端處以及較高處應牢固地系固在船舶結(jié)構(gòu)上,其直徑應不小于32 mm且其高度應超過舷墻頂部不少于1.2 m。扶手支柱或欄桿不應裝設(shè)在舷墻梯上。

    2)當設(shè)有舷墻梯時,此梯應牢固地固定在船上以防止翻轉(zhuǎn)。在船舶每舷的登離船位置應各安裝2個扶手支柱,相隔不應小于0.7 m,也不大于0.8 m。每個支柱的下端或接近下端處以及較高處應牢固地連接在船舶結(jié)構(gòu)上,其直徑應不小于32 mm且其高度應超過舷墻頂部不少于1.2 m。扶手支柱或欄桿不應裝設(shè)在舷墻梯上。

    2.3巴拿馬運河當局對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要求

    巴拿馬運河規(guī)范第10條登離船裝置中,對于引航員登離船裝置有特殊的要求如下:

    1)所有船舶,在天氣許可的情況下,舷梯和引航員梯都要能達到運河水面。由此帶來的變化就是中部舷梯的長度,除了能滿足與引航員梯組合使用的各種工況外,另外在單獨使用的情況下也必須滿足達到運河水面的要求。

    2)當舷梯與引航員梯組合使用時,舷梯的傾斜角度最大不超過55°,舷梯下平臺在運河水面上方7 m的地方就足夠了。

    3)引航員梯的踏步間距應不小于305 mm,不大于380 mm;兩側(cè)的扶手索之間的距離應不小于406 mm,每根扶手索直徑不小于20 mm。

    3 引航員梯審圖和設(shè)計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3.1 IACS UI SC257的要求

    在2012年11月,國際船級社協(xié)會(IACS)發(fā)布了關(guān)于SOLAS V/23.3.3的統(tǒng)一解釋SC257。其中,對引航員梯布置時是否考慮船舶橫傾15°作出了解釋。

    對于船舶在正常狀態(tài)下,引航員爬高小于9 m的場合,SC257指出橫傾15°的狀態(tài)是一種很特殊的緊急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允許引航員攀爬超過9 m的距離。而對于引航員梯和舷梯配合使用的布置,SOLAS中關(guān)于橫傾15°的要求則不適用。簡言之,在引航員梯布置時,SOLAS V/23.3.3中關(guān)于橫傾15°的要求可以不適用。上述統(tǒng)一解釋(SC257)適用于2013年7月1日以后建造的船舶。

    3.2 舷梯的角度

    根據(jù)A.1045(27)的要求,“當引航員梯和舷梯組合使用的場合,舷梯的傾斜角度應不超過45°”。根據(jù)MSC.1/Circ1331,“舷梯作為專門上下船裝置的場合時,傾斜角度不超過55°”。需要注意區(qū)別對待。

    3.3 不同船型的引航員梯和舷梯布置特點

    對于不同的船型,引航員梯的布置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有的船型用于引航員登離船的裝置和用于普通船員登離船的裝置必須分開,而有的船型則不必。

    MSC.1/Circ.1331通函中規(guī)定:“船員登離船裝置應遠離工作區(qū)域、貨物或其他物體懸掛吊裝時可能通過上方的區(qū)域”。對于海平面至登乘處超過9 m的散貨船、集裝箱船和其他貨艙段有大艙口的船型來說,裝卸貨物時,船中的半船長范圍內(nèi)基本都處于貨吊下方,因此這些船舶的中部與引航員梯配合使用的舷梯無法滿足通函中的登離船要求,只有在尾部靠近上層建筑的兩舷另行布置舷梯??紤]到船體尾部線型通常都向內(nèi)收,舷梯布置一般都達不到船舶的最大型寬處。為了盡量減少線型內(nèi)收的影響,舷梯一般都采用朝向船首的布置方案[2-3]。圖1是典型的散貨船的舷梯布置。

    圖1 典型散貨船引航員梯和舷梯布置

    而油船、汽車運輸船等船型,除了油船中部集管區(qū)的油管吊范圍內(nèi)可能處于貨物吊裝的下方外,其他位置基本都滿足通函要求。無論海平面至登乘處的距離是否大于9 m,都可以設(shè)置一個與引航員梯相配合的舷梯,以達到引航員和船員上下船的目的,不需要在尾部另設(shè)1套舷梯專門用于船員登離船。圖2為滿足SOLAS公約和通函要求的汽車運輸船引航員梯和舷梯的典型布置。

    3.4 運輸船引航員梯和舷梯典型布置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圖3為典型的運輸船引航員梯和舷梯的布置圖,存在幾個比較典型的問題如下:

    1)根據(jù)IACS UI SC257,如果船舶的建造日期在2013年7月1日以后,圖3①橫傾15°輕載水線的位置可以不考慮,引航員軟梯和舷梯的長度可以縮短。

    圖2 常見汽車運輸船引航員梯和舷梯布置

    2)由于舷梯的傾斜角度為55°(見圖3②),故只能用于船員登離船,而不能用于引航員登離船。要注意對于散貨船等船型,船舶中部區(qū)域一般不能作為船員登離船的區(qū)域。同時舷梯作為船員登離船裝置時,下部平臺距離最輕載水線不能超過600 mm。

    3)用于引航員登離船的舷梯下平臺距離最輕載水線不小于5 m,但也不應大于9 m。傾斜角度不超過45°,見圖3③,引航員軟梯和舷梯下平臺之間的水平距離為0.1~0.2 m。

    4)由于不同吃水位置的需要,會衍生出多個舷梯和引航員梯配合使用的狀態(tài)點,每個狀態(tài)點都需要在舷側(cè)設(shè)置凹眼板以固定舷梯。最下部的凹眼板和其上部的第一個凹眼板之間的距離最大為4 m,如圖3中的距離所示,以保證引航員的爬高不超過9 m。以此類推,每個凹眼板之間的距離最大為4 m。建議將凹眼板之間的垂直距離設(shè)計為2~3 m之間。

    4 結(jié)語

    引航員登離船裝置作為船舶的重要設(shè)施,在船舶設(shè)計之初應統(tǒng)籌考慮。通過合理布置,滿足國際規(guī)則要求,保障引航員的安全,為引航員登離船提供方便。

    本文詳細介紹了關(guān)于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國際公約和規(guī)則要求,并就常見問題提出了見解和應對措施,為今后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設(shè)計和檢驗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1]楊社建,閆桂榮.新規(guī)范對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主要影響[J].船舶,2013(02):80-84.

    [2]陳大為,趙東國.80 000噸級散貨船的引水員梯、舷梯的設(shè)計與布置[J].船舶設(shè)計通訊,2012(01):12-17.

    [3]李方杰.新規(guī)則對船舶舷梯布置的影響[J].船舶,2012(02):65-69.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Codes of Pilot Transfer Arrangements

    FAN De-hong
    (Italy Classification Society(RINA),Shanghai 200052,China)

    Pilot transfer arrangements are very important on ships,by which it is convenient for the pilot to go embarkation or disembarkation and the pilot personal safety is ensured in actual operation.From the view of ship survey and plan approval,international codes of pilot transfer arrangements were summarized and some issues were elaborated based on actual situation,giving some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the design,lay out and inspection of pilot transfer arrangements.

    pilot transfer arrangement;pilot ladder;international code;ship survey;ship plan approval

    U692.7+2

    A

    1001-4624(2016)02-0038-05

    2016-08-15;

    2016-09-30

    范德洪(1966—),男,船舶部副經(jīng)理,新造船部經(jīng)理,主要從事新造船的審查和管理工作。

    猜你喜歡
    軟梯引航員踏板
    單踏板不可取
    車主之友(2022年6期)2023-01-30 07:58:16
    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風險分析與安全措施的探究
    珠江水運(2021年21期)2021-11-25 08:02:32
    資料鏈接:中國引航員情況簡介
    珠江水運(2021年14期)2021-08-17 05:23:02
    軟梯訓練法對提高散打運動員靈敏素質(zhì)的研究
    引航員軟梯的技術(shù)要求和常見缺陷
    世界海運(2020年1期)2020-01-10 03:16:20
    淺談延音踏板在鋼琴演奏中的用法
    黃河之聲(2019年23期)2019-12-17 19:08:43
    淺談汽車制動踏板的型面設(shè)計
    空中操作橋式起重機安裝安全軟梯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項之探討
    機電安全(2018年3期)2019-01-29 05:22:48
    “軟梯訓練法”的實證研究
    西部皮革(2018年24期)2018-02-15 04:02:44
    日本引航員培訓與考證體系研究與借鑒
    佳木斯市| 亳州市| 林口县| 永安市| 冕宁县| 江陵县| 手游| 定南县| 体育| 和龙市| 迁安市| 邓州市| 盘山县| 马尔康县| 时尚| 赫章县| 拉萨市| 南城县| 新民市| 岳阳县| 洪湖市| 洱源县| 台东县| 秀山| 申扎县| 星子县| 新建县| 大理市| 封开县| 雷州市| 长治县| 横峰县| 高邮市| 澎湖县| 广昌县| 绍兴市| 苏尼特右旗| 潮州市| 安平县| 噶尔县| 南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