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瑋霖
?
微商已死?
文 | 謝瑋霖
“微商已死”,不少經常為微商站臺的“大V”都這樣說。你相信“微商已死”了嗎?
很多人說微商承載不了突如其來的財富,說是一群“頭發(fā)長見識短的家庭主婦”和一群“涉世未深眼高手低的大學生”,靠騙得來的財富,他們hold不住。
微商不應該存在?經營群體是這樣的人,他們是不是應該被淘汰呢?他們繼續(xù)存在只會讓經營者迷失自己,幻想一夜暴富。天天曬豪車、曬旅游、曬美女等,這是道德的敗壞嗎?
如果你對微商的了解只是上面這些,那么我來告訴你,你對微商并不了解,你連現(xiàn)在的微商狀況都不知道。無論你相不相信,你只要還在做微商,就知道微商還活得好好的。那些說微商已死的人很快就跳出來說,微商接下來應該怎么玩等等。因此,在可笑可悲、被騙失敗中,我們真正應該思考的是自己是否成長了。
確實,微商最大的兩個精英群體是女人和大學生。在傳統(tǒng)的經營環(huán)境中,女人和大學生是社會中最脆弱的兩個群體。通常說到工作時,他們都飽受詬病。很大一部分家庭主婦在結婚生子后,就成了“不問世事”“頭發(fā)長見識短”的代表。
同樣,大學生也是。改革開放初期的大學生是多么吃香,機關單位、當官下海等新聞都圍繞著他們。但是當大學教育快變成普及教育的今天,“眼高手低”“啃老族”等則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試問,是誰造成了這樣的情況?中國原以工業(yè)生產為主的經濟,未來呢?是否創(chuàng)意經濟會成為主角,是否會釋放大學生的技術能力呢?是否會摒棄女人的勞動能力呢?
但可以肯定的是,微商在這個時期,部分地解放了女人“群聚消費”“90后互聯(lián)網原住民”的技術及溝通優(yōu)勢。
傳統(tǒng)企業(yè)人沒能玩好微商,主要就在于“一坐一下午”的城府溝通,與“三言兩語碎片化”的直接溝通水火不容。
微商解放了女人和大學生,讓一群能夠用這種簡單溝通方式的人聚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經營方式和消費習慣。
所以,你要想正確運營微商,就必須習慣這種溝通語境和這種團隊文化,才能讓你有足夠的能力跟大家溝通,才有經營的可能。也就是所謂的,只有你先相信了,才能真正看到好的一面,才有可能把握機會。
微商之所以飽受詬病,主要是因為于囤貨。囤貨確實囤死了不少品牌,更囤死了不少人對微商的信心,但是這不代表微商一定會因為囤貨而死。同樣,微商也有不僅囤貨這一種模式。
囤貨微商發(fā)展后,人人店型的微分銷成為微商的又一亮點。微分銷后又有可以隨意上架品牌商品的店鋪平臺上線了。微商正在轉變更多的方式。
未來,相信還會有更多的模式去支撐這個習慣“直接溝通、微信購物”的群體。
微商最大的價值在哪里?不是銷量,而是有效的團隊管理和品牌公關。
微信群管理一群微商,這是現(xiàn)狀,也是極其有效的方法。小米曾經對外說自己公司內部的管理,開會只要建個米聊群,開完解散。不經常做內部培訓,直接在工作中增加對工作的認知。微商們也是如此。
以前的復雜組織結構被打破了。一件事情,只要知道自己要去到哪里,每個組織知道自己擅長的和或缺的,就可以幾個人組成一個便捷溝通的團隊。
同樣,由于微商是人與人的鏈接,在品牌公關方面,當所有人都明白自己的使命時,那么對于品牌公關、活動公關,他們通過自身的資源、名人、媒介等推薦都是自發(fā)性的行為,可以有效降低企業(yè)整合資源的時間成本和溝通成本。同時,文案及圖片落地的品牌公關,就是一場盛大的狂歡。
對于整個運營的思維而言,即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重要的事情不開會,這是運營的核心。什么是大事呢?討論要集體傳播的內容,策劃活動,規(guī)范營銷節(jié)奏,調節(jié)臨時狀況等。小會,簡單地說,就是作戰(zhàn)指揮部。因此,主要的作業(yè)方式為:
建設全體社群,建立集體文化。那么多微商怎么管理?答案一定是集體社群。集體社群的主要作用是,建立集體文化,開放大眾交流。因此,沒必要在里面談一些大事記,主要是娛樂和通知。讓大家可以有效地執(zhí)行,而不應當是大眾討論。
建立主要社群。每一個團隊要得到成長,首先是扶持大代理,使其成為整個團隊體系下的另一個明星。同時,加大對成績優(yōu)異、參與積極的代理的扶持政策。提升大家參與的熱情,有更加美好的愿景,從而堅定自己的經營理念。
完善小型組織架構。任何一次活動組織都要有系統(tǒng)的統(tǒng)籌,也就是大事開小會。這個小會,除了分清會議的主題,還要分清參與人的身份。這也方便,微商建立系統(tǒng)的組織結構,規(guī)范公關事件、運營活動、文案、圖片、售后等。
代言請明星是對的,但是只請明星是不對的。每個人都是品牌的廣告主角,不只是明星。以前的廣告主角是明星,如今“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你就是自己的明星。你認同的產品,你就是代言人。你完全符合廣告法說的,自己使用產品。你的經歷,你的情懷,就是最大的廣告。
采取多種措施發(fā)動大家真正代言產品的決心:
挖掘群體的消費心理。雖然不是說微商都是女人,但是如果你的產品大多由女人經營,那么你應該考慮他們的消費心理。他們不一定是使用者,但是他們是購買者。
提升情懷,建立尊重需求。從馬斯洛需求理論看,任何人跨過歸屬需求,都會進入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需求。對于社交,本身建立的就是歸屬需求。提升歸屬感,就是建立他的尊重需求。
Negative refractive index and impedance are also found from the MATLAB software using CST software as shown in figure 8. These graphs showed negative values of refractive index and impedance in the given frequency range.
植入戰(zhàn)役目的。任何一場戰(zhàn)役,都要符合最終的目的導向。因此,任何時刻都要把戰(zhàn)役的目的植入主題落地中,直達消費者內心,建立與其他跟隨品牌的區(qū)隔及優(yōu)勢。
集中時間開大會,提升參與感。小事開大會。前面三點,就是把一件大事梳理成為一件簡單的小事。常言說復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重復做,就是成功的要義。因此,任何一件事情在梳理落地的時候,都應該被簡單化,也就是最終的通知而已。
團隊管理、產品銷售、品牌公關、廣告代言,已然,這是一個有效的組織架構以及有效的品牌管理工程。至于未來有多少消費者愿意嘗試微商購物,就像習慣電商購物一樣,這個盤子會有多大,都是一個滿足部分人自身消費習慣的體現(xiàn)。
你不應當刻意摒棄,應該敞開胸懷,迎上時代,成就品牌。
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千萬不能把暴富當成微商目的,從企業(yè)經營角度而言,最終可持續(xù)化的經營才是關鍵。微商目前出現(xiàn)的品類周期似乎偏短,但是從發(fā)展角度看,很多品類開始走向更長遠的發(fā)展,原因就在于大家對品牌、零售的觀念有所增強。微商給個人帶來的不只是財富的提升,也是交際能力、交際圈的提升,微商給品牌帶來的更是整體經營面的提升。
小試牛刀。非要給微商說個運營的形式,誰也把捏不準。不似傳統(tǒng)跟電商,在長期的發(fā)展中,早已有了可以被固化的渠道和運營方式。微商不是,但是誰都可以順著微商運作的脈絡,小試牛刀。
建立專屬的運營人才。傳統(tǒng)的經銷商談判、新型的電商運營技巧,還有微商的溝通方式,三者從道理上講似乎是一樣的,但是由于參與的人是不同的,因此整體的運作方式就不同。要做微商,首先要有符合調性的運營人才。
提升整體的協(xié)作能力,快速建立團隊文化。如今的微商團隊受到品類周期的影響,一個團隊沒有好的贏利產品就容易快速瓦解。所以,好的產品是第一要素,要使產品賣得更好,團隊凝聚力更強,具有優(yōu)良的團隊文化是決定性因素。因此,建立團隊文化是必要的建設工程。
微商是銷售的一條渠道,更是直接跟消費者溝通的通道。他完全打通了廣告、公關的新途徑、新方式。開放自身的經營觀念,對人有更大的包容,對事物有更好的連接。資源整合贏天下,微商就是一把利刃,只要有正確的運作方式,顧問、大咖、導師、媒介、實體店鋪等都舉手可得。
編輯:
周春燕 1797241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