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杰
?
把游戲玩成“連續(xù)劇”
楊杰
有位媽媽說,不知道怎樣跟女兒玩游戲。于是我就問她:“你昨天回家的時候,孩子在玩什么?”
這位媽媽說,她就是把一塊布綁在兩個椅子之間,說那是吊床,上面放個小物件,自己在那搖晃。
聽完媽媽的描述,我問這位媽媽:“如果以這個場景為起點,你會怎么跟孩子玩游戲呢?”
這位媽媽說:“我會假裝那個小物件掉了,再撿起來,或者假裝吊床壞了,再修好?!?/p>
我問:“然后呢?”
媽媽說:“沒有然后了,就只能想到這些”。
其實,媽媽描述了這個場景,我就眼前一亮,瞬間迸發(fā)出各種好玩的主意。于是,我就繪聲繪色地給這位媽媽描述,如果我在現(xiàn)場,會怎么跟孩子玩游戲。
我可能會跟孩子聊那個小物件代表了什么,跟著她的想象,可以編出各種有意思的故事;我還可以央求她讓我玩一下,不給玩就撒嬌,給玩的時候就制造有趣的點,比如,我太胖了,請她加寬吊床,我太重了,把吊床壓壞了,然后,好不容易爬上吊床,又深陷其中爬不出來,請她搭救。我還可以扮演旁觀者,用所有的玩偶當(dāng)?shù)谰撸骸鞍嗬锏男∨笥讯紒砹?,擠在一起了,不好,把豆豆絆倒了,她受傷了,哎喲,樂樂和苗苗搶吊床又打起來了,你快管管他們吧。咱讓他們排好隊好嗎?”“嗯,到中午了,小朋友餓了,該吃午飯了,你快去做飯吧,然后還可以點餐?!弊屗惺芤幌卤娍陔y調(diào),然后帶著玩偶們吃飯,睡覺,下午自由玩耍,做手工,或者去野游,最后把玩偶們送回家……
我越說越興奮,這位媽媽聽了咯咯直笑,說:“哎呀,聽你這么一說,我都想玩了,原來一個細節(jié)能發(fā)展出這么多游戲?!?/p>
其實,很多類似的小細節(jié),都可以發(fā)展成玩的“連續(xù)劇”,游戲的框架不變,每次玩都可以填充不一樣的故事,玩耍的過程很豐富,還有新鮮感,孩子肯定會樂此不疲。
當(dāng)然,剛才描述的只是游戲的基本思路,每個細節(jié)還可以大做文章,比如,這個孩子在生活中,時常會對同伴充滿敵意,動不動就很兇地說不跟人家玩了。那么,在游戲中,就可以讓虛擬的樂樂和苗苗這兩個角色,來重演這個過程,假設(shè)其中一個懦弱地央求,另外一個強勢地拒絕,然后請這個孩子來安慰、協(xié)調(diào),我負責(zé)在旁邊配音“刁難”這個小丫頭,引導(dǎo)她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這其實是非常有價值的人際關(guān)系練習(xí),讓孩子學(xué)會換位思考。
我常常跟熟悉的家長說,其實,我最擅長的事情還不是教育咨詢,而是陪孩子玩。不夸張地說,像這個小游戲,我能陪孩子玩上好幾年,而且絕對不會審美疲勞。我為啥敢這樣說呢,因為就算比這更簡單的游戲,比如老鷹捉小雞、兔媽媽兔寶寶的游戲,我都曾經(jīng)連續(xù)地陪我小侄女玩了好幾年,以至于我的昵稱都變成了“老鷹”。
當(dāng)然,也有人會說,那多累啊。是的,會累,不過,這個累也是想象出來的。當(dāng)我們真的跟孩子玩起來的時候,那種歡樂本身,早就把累的感覺給稀釋了。為啥游戲會這么重要呢?其實很簡單,游戲能讓孩子體會到無盡的愉悅,同時,我們透過游戲和孩子在一起。
對孩子而言,玩游戲是最愉快、最溫暖的時刻,會玩的孩子,內(nèi)心都比較明媚。
(摘自“楊杰的媽媽圈”)
網(wǎng)友討論:
夢琛若塵
哈哈,我昨晚和兒子用積木搭建各種建筑物、構(gòu)筑物,當(dāng)搭建好一個橋洞后,試著用各種東西通過??戳四愕奈恼挛抑懒烁玫耐娣?,謝謝。
雨中燕
陪伴孩子不僅僅是單獨的陪伴,要真正投入孩子的游戲之中,這才是高效的陪伴!
遇見未知的你
其實我平時也會和女兒沒大沒小地玩在一起,但我們僅限臨時發(fā)揮,玩成“連續(xù)劇”的方式啟發(fā)了我。讓我置身其中,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小時候和隔壁鄰居拿著破碗鍋瓢玩過家家的樣子。此時,女兒是我的玩伴。
寶媽
“對孩子而言,玩游戲是最愉快、最溫暖的時刻,會玩的孩子,內(nèi)心都比較明媚?!边@就是玩的魔力。只是對于家長來說有時很難走進去,不知所措。
千黛百合
游戲是小孩的主要活動,孩子更喜歡在游戲中完成一些大人的要求。昨天涵涵從學(xué)?;丶揖透嬖V大家,他是服務(wù)員。晚上,我們的小小服務(wù)員就正式上崗了,晚餐前親自給大家擺碗筷。開飯時還特意走過來溫柔地告訴我:“媽媽,我是服務(wù)員,有什么需要叫我?!币煌砩纤家苑?wù)員的身份活動,晚上服務(wù)員乖乖刷牙洗臉,干干凈凈的才能更好的服務(wù)別人?,F(xiàn)在想想當(dāng)時對孩子有點應(yīng)付了事,應(yīng)該象征性地使喚一下他,給大家“添油加醋”,使游戲更有樂趣。說到底還是對孩子不夠用心,只在需要的時候利用。晚上關(guān)燈后,是我們的英語時間,正在想今天學(xué)什么呢,孩子說:“叩叩叩,誰在敲門?”這也是最近孩子最喜歡的游戲,模仿爸爸敲門。我靈機一動,決定從這里入手。兒子:“叩叩叩!”媽媽:“who's that?”“it's me,daddy.”“come in.”然后是見面相互問好,然后就自己最喜歡的顏色和水果進行了討論,還列舉了各種顏色的常見物品,將孩子之前學(xué)習(xí)的內(nèi)容以新的形式復(fù)習(xí)了一遍,同時引人了幾個新單詞。很明顯,角色扮演是孩子最近較喜歡的一種游戲形式,我們的日常管理可以融入到孩子的階段性興趣中,效果更明顯。非常同意楊老師說的一句話:想辦法做有意思的父母。但對于我們這些工科男、理科女來說,做起來并且做好并不容易,只能在不斷的思考和實踐中前進!
豐色
很受啟發(fā)。最近娃兒吃飯總是發(fā)呆,要和我聊天,那天看了一位爸爸的分享,靈機一動,就說:“你看你看,米飯、青菜、木耳還有魚肉都在排隊,等著進入候車站呢(娃兒的嘴巴),他們都搶著想滑滑梯(食管),進去娃兒的胃里面排排坐?!蹦翘斓耐聿?,吃得出乎意料的迅速,連平時不吃的紅薯也因為“想要滑滑梯”吃掉了半個。只是如何把這個游戲變成多集連續(xù)劇,真的需要一番思考,特別是自己很累、情緒不佳的時候。
鏡優(yōu)
周一晚上,女兒還在磨嘰要再看一集電視的時候,我說平時都是媽媽給你講故事,今天你和媽媽演故事吧!”正好家里有一本只有兩個角色的新故事書,我問她演A還是B。一上來就只給角色選擇,不給她演還是不演的選擇,這樣她就沒法拒絕,把故事分角色繪聲繪色讀了一遍,講完我又提議對換角色再講一遍,這樣其中不會認的字也會認了。兩遍下來她意猶未盡,就想再來第三遍。等到第二天晚上,她又興沖沖地拿著書和妹妹去演了,其實妹妹剛會說話,所以最后都是她自己分兩個角色在講整篇故事。我相信有了這個好的開始,她自己慢慢就能學(xué)會獨立閱讀,把這件事當(dāng)作一個有趣的探索。我覺得把游戲玩成連續(xù)劇并不是絞盡腦汁地去刻意地做到怎么連續(xù),只需要在孩子身邊多用一點點心,稍微換一換思路,同一件事對小孩也是有無限的樂趣。另外,我也體會到家長的創(chuàng)意也是無限的。思想決定態(tài)度,態(tài)度影響行為,只要敞開那個寬容接納之門,與孩子的相伴之路就是我們的共同尋寶之路,孩子收獲的是現(xiàn)在和未來感知幸福的能力,我們收獲的是心底的平和、安樂與成長。
汶靜
孩子有個小熊娃娃,手掌那么大,她每天睡覺都把它放在被窩。早上她不起床的時候,我就驚訝著把她推醒,告訴她小熊掉地上了或者小熊找不到了,她就迅速去起來找小熊了。自己出了被窩后趕快把小熊放在被窩里,怕小熊的被窩涼了。這樣玩兒一會,就沒有睡意了,開心地洗臉?biāo)⒀馈M砩纤X的時候繼續(xù)說要給小熊暖被窩、看著小熊睡覺什么的,這樣每天都開心得睡覺、起床。吃飯的時候把游戲帶入,是我一直用的。早飯的時候,孩子的食欲總是不強,但通過游戲總能讓她吃的開開心心。吃進去的食物搭上稀飯,我們一邊吃一邊說稀飯喝了后,食物寶寶們就可以進去游泳了,還靜靜的聽一下,食物們開心不開心。這樣愉快的氛圍里,孩子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吃飽飯再去上學(xué)。
(責(zé)編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