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嶺縣長嶺鎮(zhèn)山灣村簡介
在長嶺縣城西郊,最近幾年出現一個靚麗的村莊,長白路在其境東西穿過,5個自然屯星羅布散在風光秀美、景色怡人的田野上。整個村莊在平坦的沃野上凸顯出現代氣息,在美好的環(huán)境中,村民人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就是長嶺縣長嶺鎮(zhèn)山灣村。
走進山灣村,映入眼簾的是綠色的田野、園林式的村莊、花園般的庭院。紅墻碧瓦風格各異的農舍掩映在綠樹繁花之中;深入屯中,似已置身于花園之間;每個庭院都是一個小的景點,前菜后果,春華秋實,煞是美觀。春天時節(jié),早春花木和各種果樹枝頭花團錦簇,芳香四溢;盛夏時節(jié),路旁、庭院中鮮花爭奇斗艷,處處芬芳;秋天來時,各類水果琳瑯滿目掛在枝頭。配上綠色的葉、金黃的田野、紅墻彩瓦,遍地花果香的秀美農村景色如畫鋪展。
平坦的水泥村路四通八達,不但屯屯相通,而且與國道相連,與外部世界緊密溝通;道路兩側楊柳依依,云杉碧綠,金錢榆黃,花卉嬌艷,花草樹木把道路裝扮成一條條多色彩帶,人走在其間猶如穿行在花的長廊中。
用紅磚鋪設的屯內巷道平坦整齊,與各家各戶相連;排水溝由水泥構建,灰白色溝渠與紅色巷道相襯紅白分明,渠清巷雅;農戶院墻整齊,墻面新風尚彩畫質樸文明,形成新農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整個村路和屯內巷道兩旁,節(jié)能路燈高高矗立,白天如傲視草木群小的衛(wèi)士,夜晚給整個村莊帶來了光明;整個村莊內還安裝了遠程安保監(jiān)控網絡,即使在千里之外,邊邊角角,一覽無余,保護著全村的安全。
全村新建了3個文體廣場,文體活動設施一應俱全,這里成了村民晨練、晚間娛樂的好地方。到了晚上,當彩色電子燈閃爍、旋燈照耀之時,村民們便聚集在廣場上,祥和的景象,盡顯山灣村農家生活的幸福美滿。
幾年來,按照生態(tài)環(huán)保的發(fā)展理念,在上級新農村建設部門的指導下,從改善村民生活環(huán)境、提高生活質量入手,開展類型多樣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工程建設。全村修建水泥路13.3公里,磚路3.8公里,解決了出行難、產品外銷難的問題;修砌排水溝2600延長米,解決村屯內澇問題;修建紅磚圍墻2500延長米,解決了各家各戶院墻參差不齊,不美觀的問題;繪制宣傳政策、法律、制度、兩個文明院墻宣傳畫300多平方米,給村民以全新的生動活潑的視覺宣傳教育;建文化大院一座1200平方米,貯藏各類圖書一萬余冊,配有電腦、電視對村民進行遠程教育,村民不出村就可以接受農業(yè)新科技的培訓,了解外部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狀況;實施“改水、改路、改廁、改灶”工程,大面積推廣自來水、衛(wèi)生廁所、節(jié)能灶、太陽能熱水器等節(jié)能、衛(wèi)生生活項目;全村危舊房改造全面完成,無危房和泥草房,村民都住上了寬敞明亮、磚瓦結構的房舍;對垃圾、路障、草垛等進行了全面清理,徹底改變了村屯內垃圾滿天飛,柴草胡亂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臟亂差等現象。
山灣村環(huán)境的改善,源于干部心中裝滿群眾觀點,勤思考、無虛假、有耐心、不松懈、有創(chuàng)意,困難面前勇于闖關。干部與群眾齊心同力,有一個共創(chuàng)美好新村的目標;村民體諒干部工作的不易,積極配合新村建設,拋棄一己私心雜念;形成上下同心搞村屯建設,干部牢守規(guī)矩,贏得了今日山灣村美好、富裕、和諧的新環(huán)境、新局面。
近年來,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環(huán)境和精神文明建設,堅持把改善生產條件,調整產業(yè)結構,發(fā)展經濟作為推動全村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活環(huán)境,提高村民生活質量的根本性工作來抓。村領導班子帶領村民大膽開拓,興水利、調產業(yè)、促增收、建基礎、改環(huán)境,做得有聲有色,年年有變化,一年一個樣。
針對多年制約本村經濟發(fā)展的干旱問題,大力開展水利建設,打農田機電井84口,安裝變壓器10臺;配置膜下滴灌設施19套、噴灌設施19套,水利設施覆蓋了大部分耕地,徹底扭轉了靠老天定收成的局面。在有了水利保證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臨近縣城這一有利條件,將產業(yè)結構調整向井旁經濟發(fā)展作為村民致富增收的好路子來抓,引導支持村民大力開展西瓜、香瓜復種、套種和一畝園頂十畝田的棚膜蔬菜生產及葡萄、草莓等特色水果生產,不但滿足了縣城居民的需求,而且使村民獲得了豐厚回報。同時鼓勵村民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全村養(yǎng)羊發(fā)展到40余戶,年存欄2600多只,年產值320萬元;蛋雞養(yǎng)殖存欄8萬只,年產值500多萬元。從而徹底改變了山灣村單一的經濟結構,促進了村民的增收。
生產的飛躍式發(fā)展,收入的跨越式提高,改善了村集體的經濟狀況,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提高了生活的質量,也為建設改善村屯面貌打下了良好的經濟基礎。在村干部們的帶領下,經過不懈的堅持和努力,在基礎設施和環(huán)境等民生工程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村屯面貌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
(省新農村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