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蓮花
摘 要:《走近殘疾人》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第三單元《生活中的你、我、他》的第四個主題《友愛殘疾人》中的第一個話題?!蹲呓鼩埣踩恕愤@一主題旨在讓學生通過活動,體會殘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與困難,以及他們?yōu)榭朔щy所付出的努力,感受殘疾人的堅韌與頑強,培養(yǎng)對殘疾人的理解、尊重和關(guān)愛之情,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完善學生的人格。
關(guān)鍵詞:認識;體驗;學習;關(guān)愛;理解;尊重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181-02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雖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對殘疾人和生活有困難的人群也有直觀的認識和感受,但大部分學生沒有近距離地接觸和認識這一弱勢群體,他們對殘疾人的認識僅僅是停留在憐憫甚至是瞧不起的層面上,并不能真正體會到殘疾人在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以及他們?yōu)榭朔щy所付出的努力,更談不上理解和尊重殘疾人,沒有形成強烈的生活感受和情感體驗。加上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雖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著善良的本性,富有愛心和同情心,但往往又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關(guān)心人,缺乏關(guān)心愛護弱勢群體的意識。
[設(shè)計思路]
本課以學生的生活為背景,以“走近殘疾人”為切入點,以“認識殘疾人、體驗殘疾人、學習殘疾人、關(guān)愛殘疾人”為主線,通過觀察生活、收集資料、模擬體驗、觀看視頻、討論交流、表達關(guān)愛等活動,引導學生走近殘疾人,體會他們的不便與困難、不幸與煩惱,感受他們的頑強的性格和抗爭精神,進而從內(nèi)心深處萌發(fā)對殘疾人的同情、理解、尊敬和關(guān)愛,并化為實際言行。
[活動目標]
1、通過體驗、交流等活動,獲得對殘疾人的親身體驗,感受殘疾人在實際生活中的困難。
2、通過收集和交流殘疾人身殘志堅的事跡,使學生從心靈深處真正理解、尊重和關(guān)愛殘疾人。
3、通過活動,引導學生將情感付諸行動,做到知行統(tǒng)一,將教育落到實處。
[重點難點]
通過模擬殘疾人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殘疾人生活的不便,從而增進對殘疾人的理解、尊重、友愛的情感,并將情感付諸行動。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認識殘疾人
1、介紹無臂舞者——黃陽光,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老師要給你們介紹一位新的朋友,他到底是誰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展示黃陽光的圖片)
師:是的,他就是黃陽光,在5歲時,年幼無知的他不小心觸摸了高壓電,從此,他便失去了雙臂,成為了殘疾人。
【設(shè)計意圖:以學生較為熟悉的人物導入,并以此人物事跡貫穿全文,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興趣,為接下去的模擬活動做好鋪墊。】
2、揭示課題,了解殘疾人。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國家有6000多萬像黃陽光這樣的殘疾人,因為沒有健全的身體,使他們遇到了許多困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殘疾人,了解殘疾人的生活。
(板書:走近殘疾人)
3、認識殘疾人,交流匯報自己觀察到的殘疾人的情況。
師:在生活中,你們見過殘疾人嗎?你能談談你觀察到的殘疾人的情況嗎?
(指名學生說出對殘疾人的初步認識,展示課前老師收集到的殘疾人的生活圖片)
【設(shè)計意圖: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chǔ)。讓學生交流匯報自已觀察到的身邊的殘疾人的一些生活情況,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殘疾人的了解。這里以一組特征較為明顯的殘疾人圖片撞擊學生柔軟的心,讓學生強烈地感受殘疾人的與眾不同,感受他們的悲傷與不易,為后續(xù)活動奠定情感基礎(chǔ)?!?/p>
二、模擬活動,體驗殘疾人
1、進行模擬活動,體驗殘疾人生活。
模擬活動一:盲人畫像。(為孩子準備畫有兩個圓圈的紙)
①在第一個圓圈里畫上眼睛、鼻子、嘴巴。
②緊閉雙眼,假如你是個雙目失明的殘疾人,請在第二個圓圈里畫上眼睛、鼻子、嘴巴。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進行模擬盲人活動,通過正常人與盲人的對比,讓學生知道殘疾人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碰到些“簡單”的困難,更能深刻地體會到殘疾人的不易。】
模擬活動二:無臂解紅領(lǐng)巾
讓學生把雙手放在背后,模擬失去雙臂的黃陽光的生活,嘗試解開胸前的紅領(lǐng)巾。
【設(shè)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本課的重點,教師設(shè)置情境,進行兩次模擬體驗,盡可能地讓每一位學生感受到殘疾人驚恐、茫然、無助和渴求,以獲得對殘疾人最真切的體驗?!?/p>
2、寫一寫:我的感想。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在親身體驗殘疾人的困難生活后,引導學生把此時此刻的感想用簡單的幾句話寫下來,讓學生真情流露,做到有感而發(fā)?!?/p>
3、議一議:我的感想。
先同桌交流感想后再集體交流感想,引導學生表達出此時的真情實感。
【設(shè)計意圖:“我的感想”是本課題的一項重要作業(yè)。在親身體驗的基礎(chǔ)上,教師巧妙地充分地讓學生說出自己最真實感受,在交流互動中增強對殘疾人的理解與關(guān)愛,使得學生在課堂活動的具體情境中有話要說,有情可抒,為感受殘疾人的頑強意志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奠定了重要的基礎(chǔ)。】
三、互相交流,學習殘疾人
1、介紹黃陽光身殘志堅的事跡。
展示黃陽光圖片,結(jié)合圖片介紹黃陽光身殘志堅的事跡
師: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都知道殘疾人的生活太不容易了。生活中,我們必須理解他們。黃陽光叔叔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不僅學會了用腳自理生活,而且學會了用腳寫字和繪畫。在2001年第五屆全國殘疾人文藝匯演中,黃陽光嶄露頭角,獲得了藝術(shù)匯演特別獎。人如其名,黃陽光叔叔用他陽光般的精神感染了人們,得到了人們的尊重!當然了,在生活中還有很多像黃陽光叔叔這樣“身殘志堅、樂觀向上”的殘疾人,卡梅倫就是其中的一位。
2、介紹殘疾人卡梅倫,觀看卡梅倫的勵志故事視頻。
3、交流收集的殘疾人事跡資料,學習殘疾人
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4、說一說:讀完這些感人的故事,你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設(shè)計意圖:殘疾人既是生活的弱者,又是生活的強者。通過活動,讓學生理解、尊重、關(guān)愛殘疾人僅僅是本課教學的一個層面,更深層次的是要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殘疾人頑強不屈和堅忍不拔的一面,從內(nèi)心深處萌發(fā)對他們的崇敬和景仰?!?/p>
5、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
師:是啊,這些“生活中的弱者”,卻給我們展示了他們“強者”的一面,讓我們不得不為之感動,不得不去尊重他們。生活中,也許我們也會遇到許多的困難,讓我們向他們學習,用我們堅強的一面去面對困難,好嗎?
【設(shè)計意圖:結(jié)合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引導學生學習殘疾人這種頑強奮進的精神,使教育效果得到更高層次的升華。】
四、引導行為,關(guān)愛殘疾人
1、行為辨析,通過反面教材對學生進行教育。
(出示學生不尊重殘疾人的圖片,讓學生說說感受)
2、結(jié)合反面教材,談談關(guān)愛殘疾人的實際行動。
3、填寫愛心卡,倡導學生學會關(guān)愛殘疾人。
【設(shè)計意圖: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 ,在學生獲得親身體驗,萌生對殘疾人同情、理解、尊重和關(guān)愛的情感之后,教師隨即讓學生將其化作能夠付諸行動的言語寫在愛心卡上,進行交流共享,做到知行統(tǒng)一,將教育落到實處?!?/p>
4、活動小結(jié)。
師:孩子們,短短的四十分鐘即將結(jié)束,但關(guān)愛殘疾人的腳步將永遠不會停息,讓我們伸出愛的手,去理解、尊重和關(guān)愛每一位需要特殊關(guān)注的人吧!
5、裝扮愛心樹:以《愛的奉獻》歌曲為背景,讓學生把填寫好的愛心卡貼在愛心樹上。
【設(shè)計意圖:利用板書和貼愛心卡活動再次完整地讓學生感受如何以實際行為去理解、尊重和關(guān)愛殘疾人這一特殊群體,鮮明地表達了本課的主題,給人以強烈的感受:以熱誠的心,走近殘疾人,伸出愛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