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玲
摘要:在當今新課程改革中,特別強調重視和加強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我國在中小學各學科的新課程標準中,均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培養(yǎng)能力,還要有計劃、有意識、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道德影響和熏陶,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
關鍵詞:高中英語;德育;滲透
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一樣,擔負著德、智、體、美諸多教育的任務。人的各種觀念、情感意志能力必然與發(fā)展其它能力或品質有關,如果不共同發(fā)展,不但整體的成長受到影響,而且單方面的能力也不可能順利培養(yǎng)。中國學生學外語與他的動機、態(tài)度、學習目標有關,而這些都與他的道德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英語教學不是孤立的,它必然與德育有著互相促進或互相妨礙的影響。我們在外語教育中加強育,就能收到兩者互相促進的良好效果。英語教學是整個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利用英語教學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也是學生德育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英語教學中應該培養(yǎng)學生那些良好的品德呢?
一、將德育目標貫穿于英語教學的全過程
思想是行動的準繩,目的是行動的方向。培養(yǎng)“四有”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是中學英語教學大綱的基本精神。作為高中英語老師,首先要明確高中英語教學的目的,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使學生成為思想素質好、英語素質高、身心健全的高素質公民。這就要求我們要從課堂教學到課外活動,從教師的備課、教學、批改作業(yè)、課外輔導到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要滲透德育。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和生活實踐使學生認識到國家的振興,民族的崛起,僅僅靠自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作為祖國的未來,既要認真學習英語知識,又要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意義,端正思想,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英語中去。
二、努力挖掘高中英語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材是寓德的載體,依據(jù)教材挖掘德育資源是課堂寓德的前提。新編高中英語教材,題材廣闊,既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又有很強的思想性、知識性和真實性。如:節(jié)約用水、節(jié)約用電、節(jié)約用紙、預防火災、植樹造林、能源保護、環(huán)境保護、防止污染、愛護動物等方面,都滲透了豐富的德育因素。以模塊5為例,unit1講的是朋友和友誼,初步涉及了人際關系的處理問題;Unif2講的是環(huán)境保護,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unit3主題為科學與自然,閱讀部分為一篇關于克隆的文章,提出了一個如何建立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問題。
三、充分利用其他教學形式滲透德育
其一播放英文歌曲或視頻。課前播放景點英文歌曲或者音樂。舒緩的音樂和歌曲能緩解人的疲勞,放松身心。教師除了利用課前的預備時間播放輕松愉悅的歌曲,還可以進一步對經典的樂曲進行背景知識補充。比如,在上新課標選修6的第四單元Global warming時,筆者就利用網絡搜到了Michael Jackson的“世上最感人的MV”視頻——Heal The World(拯救世界),一邊讓學生欣賞,一邊讓他們學唱,因為這首歌曲的歌詞感人至深。其二背誦英語名言、格言。英語名言、格言是英語語言文化的精髓,是長期以來人們對人生、社會、自然感悟的真實記錄,它們不僅是語言的積淀,更是智慧的結晶,是歷代知名人士的思想精華。學習英語名言、格言不僅能學到純正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也能夠從名人對人生各種問題的看法和觀點上獲得一定的人生啟迪。這樣長期積累,既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知識,讓學生體驗到諺語的翻譯方法,又為以后寫文章積累素材,同時還教會學生很多做人的道理。其三開發(fā)并利用校本課程?,F(xiàn)在許多學校都在開發(fā)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課程。各科都有。英語方面,學生除了課本和習題外,很少再閱讀。為了擴大學生的閱讀量以及知識面,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所教學生的實際水平和需要選擇一些地道的而又具有時代氣息的、具有教育意義的文章編寫一本泛讀,畢竟,知識的獲得很大程度上都源自于閱讀。
四、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工作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進行德育工作要有一個總體規(guī)劃。把德育工作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去,必須根據(jù)英語學科的具體特點,認真鉆研教材,發(fā)掘蘊涵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不能脫離教材,空洞地說教。在具體的語言訓練中,有意識地把思想教育滲透到教學中去。把理想、信念、自我修養(yǎng)和心理素質等各方面的教育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結構體系,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其次進行德育要注意實用性。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要聯(lián)系學生實際,切實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才能引導學生不斷地糾正自己的錯誤認識和做法。第三進行德育要注意藝術性。教師可以采用積極的心理暗示,使它化作一股巨大的動力,使學生把暗示轉變?yōu)樽陨硇枰粩啾薏咦约?。教育過程中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會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德育要激起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在德育中有無窮的力量。第四進行德育要注意針對性。現(xiàn)在的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多,見識很廣。他們的身心處在迅速成長階段,他們的成人感和獨立意識逐漸增強,喜歡獨立思考,對事物有著自己的見解,對教師觀點不再是全盤接受。我們在進行德育時要尊重他們的自主性,愛護他們的自尊心,避免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盡可能地站在學生的立場和角度去考慮問題,理解和尊重他們的思想感情。道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培養(yǎng)出高尚的道德人格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
總之,教師在進行德育滲透時應意識到,德育滲透只是教學目的中的一部分,不能因為太過注重德育滲透而忽略掉既定的教學目標。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教材內容找準德育切入點,加強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