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微生物檢驗內(nèi)容及檢測技術研究
□ 黃 浩河源市食品檢驗所
在當前社會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食品安全的相關問題更加重視。而對于食品安全來說,有很多因素都會對其造成影響,其中微生物污染是一個十分主要的影響因素,由微生物造成的食源性疾病也不斷增加。因此,要保障食品安全,應重視食品微生物檢驗內(nèi)容,并且采取有效的檢測技術進行檢測,從而確保食品安全。
隨著社會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食品安全、質(zhì)量檢測等方面越來越關注。而在當前社會中,人們對于微生物污染問題也更加重視。食品微生物指的是與食品相關的微生物,主要包括引起人們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如面包、味精、飲料、酒等發(fā)酵食品中的微生物,以及造成食物發(fā)霉變質(zhì)的微生物等。而很多食品微生物都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因此需要通過相應檢測技術進行檢測。
在食品安全衛(wèi)生檢測中,細菌菌落數(shù)能夠提供充分依據(jù)。食品質(zhì)量可以通過人畜排泄物中大腸菌數(shù)量進行判定,因此,在檢驗食品微生物污染程度指示菌時,大腸菌的檢驗發(fā)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在糞便污染指標中,大腸菌是一項重要指標。在食品檢驗內(nèi)容中,通常以每100 g或每100 mL樣品中檢驗出的大腸菌群作為食品安全判定指標。通過檢驗得出的大腸菌群數(shù)和食品質(zhì)量安全標準進行對比,能夠判定食品污染程度。在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了食品中微生物含量,因此,在檢驗食品微生物時,需要對其中的微生物致病菌進行檢驗。在食物微生物檢驗中,金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都是較為常見的微生物致病菌,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很大傷害。因此,在食品微生物檢驗中,應加以注意。在1 g樣品中,通過特定條件培育得到的細菌菌落數(shù),稱為細菌總數(shù)。
代謝學技術
在代謝學檢測技術中,包括了很多種不同的檢測方法。例如在檢測沙門氏菌、酵母菌、金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的過程中,可以采用電阻抗法進行檢驗。在培養(yǎng)基中,大量培育和繁殖細菌,得到代謝物,利用其導電性改變培養(yǎng)基的阻抗。通過檢測阻抗的變化,就能夠掌握細菌特性、生長規(guī)律、類型等信息。在放射測量檢測方法中,細菌的生長繁殖代謝出碳水化合物,把微量放射性的C14標記引入鹽類、碳水化合物等底物分子中進行檢測,在細菌生長繁殖過程中,就會吸收和釋放含有C14標記的二氧化碳??梢圆捎梅派鋬x器對其進行檢測,從而判斷細菌類型、數(shù)量等。在快速酶觸反應、代謝產(chǎn)物檢測等方法中,可以通過細菌生長繁殖對酶的合成與釋放,利用相應指示劑進行檢測。
分子生物學技術
在分子生物學技術中,主要包括聚合酶鏈式反應、核酸探針技術等檢測方法。在受熱情況下,雙鏈DNA會分解為兩條單鏈,將得到的兩條單鏈作為DNA的引物、聚合酶等,然后通過降溫來實現(xiàn)DNA分子的寡聚核苷酸引物退火、互補序列等。通過升溫繼續(xù)合成DNA,加熱3~4 h,能夠得到1 00倍的DNA。在實際應用中,具有檢測結果準確、檢測效率高、檢測靈敏度高等特點。利用同位素的方法,標記核苷酸序列已知DNA片段,并將其添加到已變性DNA樣本中。放置在特定條件下,如果樣品中的DNA片段、被標記的DNA片段具有相同源序列,就會形成雜交雙鏈,然后檢測樣品中的DNA,就可以實現(xiàn)對食品微生物的檢驗。
抗體和免疫分析技術
在當前的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中,抗體檢測、免疫分析檢測等方法,都發(fā)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在實際應用中,主要包括了免疫磁珠分離、熒光抗體檢測、免疫酶等檢測方法。其中,免疫磁珠分離檢測方法主要利用抗體包被的免疫磁珠,通過磁場裝置收集磁珠。免疫酶檢測方法是利用共價結合的方式,融合酶中的抗體特異性反應、高效催化作用等,從而得到酶抗體復合物,并應用在食品微生物檢測中,在免疫學分析技術中,具有良好效果。熒光抗體檢測技術包括直接法和間接法兩種。直接法是在檢驗樣品中,直接滴加特異性已知的熒光標記抗血清,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反應,利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和檢測。間接法則是在檢測樣品中,直接滴加細菌特異性已知的抗血清,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反應,再加入熒光標記抗體,然后利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和檢測。
在當今社會中,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一個主要的社會性話題,由于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因此,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微生物作為食品安全問題的一大影響因素,對食品質(zhì)量產(chǎn)生直接影響,因此,在食品安全檢測領域中,必須重視食品微生物的檢驗內(nèi)容和檢測技術,根據(jù)相關質(zhì)量標準的要求,采用有效方法對食品微生物進行檢驗,從而更好地確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