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格書
摘 要:對于高校后勤部門來說,服務群眾、激勵關懷是極其重要的,后勤本著"三服務、兩育人"的理念,又有許多繁瑣細微的工作,對于服務、激勵,有不可分離的烙印。建立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采取多種手段增強對黨員群眾的服務引導是增強組織凝集力、戰(zhàn)斗力的最主要因素,在促進校園高效發(fā)展、和諧發(fā)展進程中,調動內外各方力量,整合資源,引導"大后勤"思想,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長效機制,使其作用得到最佳發(fā)揮,具有深遠的實際意義。本文旨在探析當前黨內激勵關懷和服務機制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尋求改善的方法和對策,實現后勤工作的甚至校內工作的和諧快速發(fā)展、高效運作。積極推進服務工作機制化、常態(tài)化,培養(yǎng)造就一支服務類型多樣、發(fā)揮作用明顯的服務隊伍,構建起服務為先、特色鮮明、師生認可的志愿服務活動組織體系。
關鍵詞:黨內激勵機制;關懷幫扶;服務群眾;工作機制;研究
學校是培養(yǎng)國家棟梁的地方,正確的引導學生,就是正確的引導國家的未來。培養(yǎng)好萬千學子,首先靠基層工作的黨員群眾,讓黨員有可為、有作為,本質提高黨員基層干部福利,逐步縮小收入差距,加強日常關心和愛護,是當前新形勢下增強黨組織穩(wěn)定性和凝聚力的有效手段,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新途徑、新方式,建立起關懷、凝聚黨員和聯(lián)系服務群眾的新橋梁,按照“三服務、兩育人”工作要求,把服務鏈頭延伸到每一個角落,建立黨內激勵幫扶機制。
一、剖析黨內激勵機制關懷幫扶和黨員聯(lián)系服務群眾工作機制的問題 1、工作生活安排緊湊
基層一線廣大黨員存在一定流動性,工作繁雜,時間安排充實,對黨員的管理教育比較困難,加之有些黨員的責任心不強、負擔重、競爭壓力加劇等一系列的問難事實擺在面前,從而使對黨內關懷缺乏一定的組織保障。沒有真正認識到黨員的主體地位,對黨員的權利保障力度不夠,組織生活也是流于形式。
2、社會價值理念蛻變。
當前,有些群眾不想入黨,歸屬感不強,有些黨員干部不關心政治,不講政治,不信馬列信宗教,不信科學信迷信,公然認為“馬列主義是空的,共產主義是遠的,黃金白銀才是實的”,提出“丟掉遠的,不要空的,只要實的”, 喊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錢就圖”,世界觀落后,人生觀模糊,價值觀錯位。尤其是當代的眾多黨員,在生活方式、學習方式、交往方式、娛樂方式甚至是語言習慣的大改變,許多黨員受到暴力、金錢、色情、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消極、頹廢思想的包圍,就會滋生不良思想,價值觀念的迷失和蛻變。
3、關懷機制不全面
在黨內關懷機制建立上,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時代性、長效性,黨員對優(yōu)秀群眾的引導入黨缺乏主動性,入黨過程相對緩慢且繁瑣,在培養(yǎng)中面臨生活、工作等許多壓力。在幫扶機制上,沒有將普遍關愛和重點幫扶結合起來,造成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的嚴重脫節(jié),物質收入差異大,沒有完善激勵條文,干五年、十年一個樣,消磨自信心和上進心。有的就是流于幫扶的表面,沒有形成對黨員內心思想和行為的驅動力,激勵關懷與幫扶沒有形成統(tǒng)一性、連接性的制度,影響到對黨員幫扶制度的作用發(fā)揮。
二、黨內激勵機制關懷幫扶和黨員聯(lián)系服務群眾工作實現方式
(一)工作實現靠實踐
1、 熱心服務能化雪。應該高度重視抓好“三個方面的服務”,即服務人民群眾、服務教職工、服務學生。堅持面向弱勢群體,真心實意為師生辦事實,結合維修服務站、膳食咨詢及“物業(yè)維修、醫(yī)療保障、司機24小時值班制”,熱心服務,主動服務,為廣大師生提供服務咨詢、技術指導、上門到家、24小時班制等多項服務;建立黨員群眾需求信息反饋機制,定期查找基層黨員群眾所需所難,量身定做提供服務活動,努為黨員群眾排憂解難,接受黨員群眾咨詢,逐個幫助解決困難,并后期反饋與跟進。
2、基層黨員樹模范。為基層無職黨員設置多個崗位,無職黨員在自己選好的崗位上開展服務工作;在部門無職黨員圍繞帶領群眾做好服務、維護校園和諧、幫扶困難群眾、支持學校公益事業(yè)等內容,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并以黨員示范點,帶頭誠信、肯做敢當,帶頭為全校師生提供優(yōu)質服務。同時,開展結對互幫活動,幫助幫扶極其困難學生,不僅物質上,思想上也要做到有力的幫扶,與學生黨支部結成互幫互助對子。
3、集體活動凝聚力。黨員委員會和黨員群眾定期組織開展張貼、印發(fā)醫(yī)療小知識、季度飲食健康知識,開展飲食健康講座等宣傳活動。設置維修服務點,服務到家,及時上門解決師生宿舍日常小困難,組織黨員群眾植樹、除草共同攜手建設美好校園。此外,組織開展“秉從雷鋒精神”黨員志愿服務月活動,引導黨員“一人做一件好事、一人解一次民憂、一人幫一個群眾” 、走訪慰問受災群眾和結對幫扶等愛心活動。
(二)工作飛躍靠反思
1、完善監(jiān)督穩(wěn)發(fā)展。切實加強黨內監(jiān)督、群眾監(jiān)督和輿論監(jiān)督,確保聯(lián)系群眾、服務群眾各項工作的有效進行。各部門要聯(lián)合做好對這項工作的監(jiān)督工作,廣泛聽取群眾對黨組織和黨員個人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處理群眾投訴,及時向群眾反饋處理意見。
2、獎懲制度壯士氣。對聯(lián)系群眾好、群眾公認的干部,可在學校干部選撥工作開展期間,由基層黨組織聯(lián)名推薦在提拔重用上給予優(yōu)先考慮;對群眾意見較大的干部在基層黨組織內給予通報批評,對連續(xù)幾年受到批評的人員,由基層黨組織向學校黨委反映后給予降免職務處理。通過獎優(yōu)罰劣,調動廣大干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3、健全機制新飛躍。黨組織在決定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問題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著眼于解決教職工反映突出的問題。困難群體在高校并不完全意味著生活困難,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指處于利益沖突中的某些臨時性或持久性的弱勢群體,聯(lián)系群眾就要首先關心這些人的利益問題。目前,高校發(fā)展也面臨效率和公平的問題,而且關注和實現公平更具有重要的意義,這就需要高校黨組織高度重視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使黨組織所做的決定符合實際,使大多數群眾滿意。
三、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和黨員聯(lián)系服務群眾工作機制兩者密不可分
1.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和黨的活動的主體,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不僅關系到黨的號召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還關系著黨內和諧建設的進展,進而影響中國和諧社會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推進。
2.我們黨來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務于人民。我們的一切工作和事業(yè)要取得成功,必須真正依靠群眾,密切聯(lián)系群眾。黨員聯(lián)系群眾是我黨堅持執(zhí)政為民、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領導核心的必然要求;是不斷推進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的重要保證。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yōu)勢就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黨執(zhí)政后最大的危險就是脫離群眾。黨員只有在聯(lián)系群眾和服務群眾的實踐中,才能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關系,才能體現黨員的先進性本質。如果我們脫離了群眾、脫離了實際,那么我們黨的最大的政治優(yōu)勢就有可能不復存在,甚至變成最大的危險。
3.兩者是如親兄弟一般,密不可分,做好黨員激烈?guī)头龉ぷ鳌⒔Ⅻh員聯(lián)系群眾、服務群眾制度,提高黨在基層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和號召力,有利于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促進校園的和諧發(fā)展,正確的引導學生,做到真正的引導國家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