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在鄭州火車站公共設施設計中的運用,是將中原文化的內容與所體現的人文精神通過鄭州火車站公共設施為載體對往來于火車站的人們以及當地居民進行宣傳和弘揚,以此來借助鄭州火車站的窗口作用來提升鄭州的城市形象以及良好的人文氛圍。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文化的代表,大力發(fā)展中原文化有利于宣揚中原地區(qū)的文化內涵與文化精神,樹立中原地區(qū)的良好形象,將對加快我國中原經濟區(qū)建設起到推動作用。鄭州火車站地區(qū)作為城市門戶其文化的宣揚必將加深往來人們對鄭州城市的公共意向,通過對其公共設施的文化融入設計會起到增加城市的文化底蘊與內涵建設的作用,進而提高人們對鄭州的良好認知,提升城市整體形象。
公共設施是文化的載體,記錄歷史,傳承文化。歷史的發(fā)展在建筑尤其在城市公共設施中留下了歲月的痕跡。公共設施不僅起到方便人們使用和美化環(huán)境的作用,還能呈現出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以及文化特色,一定程度上是城市文化品位的體現?;疖囌镜貐^(qū)做為城市的窗口,其公共設施的設計尤為重要。時代的發(fā)展給火車站公共設施提出了更專業(yè)、更細化的要求。因此,作為人流量較多的火車站,相應的公共設施要滿足更多不同人群的需求,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努力創(chuàng)造出代表城市文化良好形象的空間景觀環(huán)境?;疖囌竟苍O施的與時俱進性,將致力于服務社會,便利人們的日常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品味與人文精神從而起到帶動城市經濟發(fā)展的作用。
1.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是我國中華文化的代表,也是其核心內容。中原文化分開來解釋的話, “中原”是個地域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中原是指今河南地區(qū),河南又稱“中州”、“中原”,中國古有九州,河南稱“豫州”,因居九州之中,故稱“中州”,又因境內平原多,故又稱“中原”。文化的發(fā)展必將成為標志一個國家進步的特征要素。當今世界,人們越來越注重本民族的文化,文化已經成為維系一個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強大動力。
2.中原文化推廣下的鄭州火車站公共設施設計
我國高度重視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河南省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大力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而努力,全面推進中原經濟區(qū)建設,本選題就是從如何推動中原經濟區(qū)建設入手,把推動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背景下的社會經濟發(fā)展體現在中原文化在火車站公共設施設計中的運用上,讓火車站公共設施成為一種文化傳承的載體,通過公共設施范圍設置的普及性和人們較高的使用率來使文化的傳承在人流量較為集中的火車站區(qū)域能夠發(fā)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鄭州火車站是全國鐵路網絡的樞紐中心,是全國范圍內和北京、上海等車站同樣重要的特等站,其地位和作用以及對全國經濟的拉動、發(fā)展都是非常重要的。選擇中原文化在鄭州火車站公共設施中的研究是有著重要的價值的,它可以通過鄭州在中原地區(qū)的核心與輻射地位,從而帶動中原經濟區(qū)其他省市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共同響應國家提出的加快中原經濟區(qū)建設的政策要求。
3.中原文化設計運用原則
(1)增強公共設施的層次化與連續(xù)性
目前在鄭州火車站站前廣場的公共設施如廣告、招牌、地面鋪裝等,建議對其加強設計中的層次化,這樣才能突出鄭州火車站作為河南省省會和城市門戶這樣的公共空間的景觀秩序感。鄭州火車站作為這樣一個城市門戶,其整體空間與公共設施所占用空間之間要形成清晰的空間層次,其中包括建筑群體的天際輪廓線與公共設施所形成的各自清晰的輪廓線層次。設計的層次化還將通過不同類型的公共設施中不同尺度的變化和組織,使它們之間避免產生與建筑物之間相互沖突、削弱的關系,這樣賦予層次化的設計將展現火車站作為城市門戶地區(qū)富于變化的景觀特征,加深人們的城市門戶印象。
從色彩上增加公共設施的連續(xù)性。日本色彩學專家小林重頓說:“色彩的廣泛應用已成為新時代的重要標志,人們已經進入了“色感時代”。跟據日本立邦設計中心對色彩進行的研究成果表明,色彩能為產品及其品牌完成的信息傳播擴展40%的受眾,提升75%的受眾認知能力。鑒于上文中分析的鄭州火車站候車廳與站前廣場上公共設施色彩搭配混亂的現狀,建議在公共設施的色彩設計方面增加其連續(xù)性。色彩的連續(xù)性設計可以使廣場上各種公共設施的主題突出,具體到每一類公共設施的色彩設計中,其選色也不僅限于使用同一色相的色彩設計,可以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色彩色調或系列。
(2)在公共設施設計中運用中原文化元素,樹立城市整體形象
公共設施的設計脫離傳統(tǒng)的地域文化,會使設計失去個性。我國各地域風情、民俗習慣、審美風格等不盡相同,對公共設施的需求也就不同。在中原文化中,鄭州古都文化中的商文化是最有代表性的。鄭州商城遺址是鄭州有代表性的物質文化遺產。在商品貿易時代發(fā)展的今天,鄭州也曾被冠以“商城”的稱號。在商代我們所熟知的物質文化遺產中,青銅器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筆者建議通過傳統(tǒng)青銅器形態(tài)和青銅器上的圖案紋樣裝飾的融入,來進行鄭州火車站中公共設施的古都名城文化要素的運用設計。同時傳統(tǒng)紋樣所蘊含的吉祥象征寓意對公共設施設計來說也賦予了新的設計含義。這對于城市的文化內涵建設的加強和傳承地域文化等具有重要作用,從而達到塑造城市形象的目的。
(3)增強火車站地區(qū)公共設施的系統(tǒng)化設計,增強識別性
公共設施設計中運用系統(tǒng)化的設計原則是要將公共設施的系統(tǒng)化方式通過設計的連續(xù)性、多樣性、協(xié)調性以及特定符號和使用方式的統(tǒng)一性來塑造公共設施識別的特征,從而產生加強識別和加深對該地區(qū)公共設施印象的作用。系統(tǒng)化設計的公共設施將會把整個城市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烘托出城市的特色和風格。同時,公共設施的系統(tǒng)化設計還要有能共同體現區(qū)域文化特征的原則,這種區(qū)域文化特征體現的系統(tǒng)性,不僅起到不斷加深往來旅客對當地文化的印象的作用還使得城市擁有了特定的人文精神和藝術內涵形式,是促使人們區(qū)別城市間特征的重要因素。
4.設計方案舉例
(1)衛(wèi)生設施
鄭州火車站垃圾桶設施的設計同樣體現了中原文化元素的融入原則,同時其在色彩上也滿足了增強系統(tǒng)化和識別性的設計原則。垃圾桶造型的設計來源來自“天地之中”的中字(如圖1),“中”字既顯示出中原地區(qū)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也是中原文化的首字,以此來宣傳中原文化的地域優(yōu)越性。
圖1 鄭州火車站垃圾箱設施設計方案
(2)公交候車亭
在考慮中原文化在設計中的運用時,要采用具有中原文化特征和能體現中原人文精神的設計元素來加以運用。例如在鄭州火車站附近的公交候車亭設計方案中以書卷為設計造型元素(如圖2),以此來表示中原文化的眾多內容都被載入史冊為后世人們所熟知,另外在候車亭的廣告燈箱部分可以用來展示中原文化的相關內容或是歷史古跡等宣傳文化特色并能定期更換,為等候公交車的人們認知到更多的文化知識和宣傳當地的文化旅游景觀起到一定作用。同時,筆者在進行設計時,考慮到了公共設施與周圍建筑環(huán)境的融合與協(xié)調問題,因此在公交候車亭的材質使用上采用了不銹鋼的白色反光材質,希望使公交候車亭設施設計達到既擁有文化元素的融入又不缺少現代設計感,能更好的與周圍環(huán)境融合的特點。
結語
本文所論述的論點是針對中原文化在鄭州火車站地區(qū)公共設施設計中運用的分析與論述,其運用的價值不僅僅在于通過人流量較大的火車站地區(qū)公共設施為媒介推廣和繁榮當地文化,筆者更是想要通過這種文化宣傳的潛移默化作用,達到樹立當地城市門戶形象進而為打造城市良好人文形象和拉動該地區(qū)經濟增長等起到有利作用。這種文化的推動作用在國內其他城市的火車站公共設施設計中也能夠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例如我國國內的嶺南文化、巴蜀文化和各地區(qū)民族不同的歷史文化等等,這些文化將通過火車站公共設施為媒介傳達給來往的各地旅客,為宣傳不同的文化特色,打造不同的城市人文環(huán)境及體現不同的人文精神,共同為避免公共設施“千篇一律”的現象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單位:鄭州輕工業(yè)學院易斯頓(國際)美術學院)
作者簡介:孫亞婷(1981—),女,河南鄭州人,鄭州輕工業(yè)學院易斯頓(國際)美術學院產品教研室工作,本科畢業(yè)于鄭州輕工業(yè)學院,研究生畢業(yè)于河南大學藝術學方向,碩士學位,講師,專業(yè)方向: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