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井香,陳 霞(徐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骨創(chuàng)傷外科,江蘇徐州 221000)
舒適護理在骨科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盛井香,陳霞
(徐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骨創(chuàng)傷外科,江蘇徐州221000)
舒適護理;骨折;護理模式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y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對住院環(huán)境及護理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舒適護理是一種具有整體性、個性化、創(chuàng)造性的有效護理模式,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達到最愉快的狀態(tài)[1]。骨科患者大多由于突如其來的創(chuàng)傷導致疼痛、長期臥床等因素,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和負性情緒。2015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將舒適護理應用于我科80例骨折患者護理工作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骨折患者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齡4-81歲;上肢骨折22例,下肢骨折30例,胸、腰椎骨折18例,鎖骨骨折10例,均進行手術治療。全麻68例,局麻10例,硬膜外麻醉1例,腰、硬聯合麻醉1例;行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57例,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10例,髖關節(jié)置換8例,椎體融合術5例。
1.2舒適護理
1.2.1心理舒適護理:患者因身體創(chuàng)傷、疼痛及對預后的擔心,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壓力,并由于相關知識缺乏等因素會引起不同程度的沮喪、焦慮和恐懼。護理人員要充分對患者進行評估,態(tài)度和藹、熱情接待,幫助患者熟悉住院環(huán)境、主管醫(yī)生,并向患者介紹治療過程、配合方法、注意事項等。介紹一些成功的病例給患者,或者請其他患者現身說法,取得家屬的配合和支持,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和機會,多和患者及家屬溝通,動態(tài)了解患者的思想變化,引導患者以適當方式宣泄不良情緒。
1.2.2環(huán)境舒適護理:病室保持清潔、整齊、舒適,保持空氣清新,溫、濕度適宜。每日濕式打掃2次,定時開窗通風,且避免患者受涼。及時更換、清洗床褥。根據需要擺放綠植,且要保持病房安靜,給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
1.2.3疼痛舒適護理:疼痛會影響患者的飲食、睡眠、心情和功能鍛煉。護理人員要認真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對于肢體功能障礙的患者除飯前半小時-飯后1小時外,要每2小時翻身拍背一次,翻身時應妥善安置肢體,避免受壓。動作要輕柔,拍背時背部墊毛巾。為避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應進行基本預防、物理預防和藥物預防。對于輕度疼痛的患者可以通過聊天、按摩、放松、播放患者喜歡的音樂或視頻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來減輕疼痛;對于中重度疼痛患者,應遵醫(yī)囑使用止痛藥物,并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
1.2.4生理舒適護理:護理人員要全面掌握患者的睡眠、飲食、排便情況。良好的睡眠能消除疲勞,促使身體康復和機體生理功能的恢復,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發(fā)生率[2]。對于睡眠欠佳的患者要查找原因,對癥處理,以保證睡眠的質量和時間。每天為患者做好生活護理,協(xié)助患者擦澡、洗頭、更衣及口腔護理。指導患者進食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熱量飲食。便秘的患者可以空腹喝蜂蜜水或溫開水,多食香蕉、紅薯、青菜等,給予腹部按摩,必要時應用藥物治療。為患者提供隱私的排便環(huán)境,如病情允許,可以將床頭盡量抬高,以利于患者排便。
1.2.5體位護理:對于制動的骨折患者,在不影響治療的情況下盡量保持舒適體位。下肢牽引的患者膝下墊薄軟枕;腰椎骨折的患者軸線翻身,必要時用腰圍保護;平臥的患者根據需要在頸下及腰下墊厚度適宜的毛巾。定時按摩患者肢體,活動關節(jié)。
1.2.6功能鍛煉護理: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即可開始進行功能鍛煉,以從被動到主動,從床上到下床鍛煉方式,可以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最大限度恢復患者的生理功能。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功能鍛煉知識,擔心鍛煉會引起再次損傷而不配合。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病情,制定鍛煉計劃,并講解功能鍛煉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項。請患者家屬參與其中,并發(fā)放功能鍛煉手冊和簡圖等,在鍛煉時護士在身旁協(xié)助、指導和鼓勵患者,讓患者有安全感,能夠主動配合鍛煉。
2.1滿意度調查結果應用我院《護理服務質量第三方滿意度調查表》對80例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內容包括入院介紹、服務態(tài)度、住院環(huán)境、生活護理、人文關懷、溝通交流、健康宣教、護理專業(yè)知識和技術水平、檢查和手術治療前后的安排及護理、護理質量總體評價。結果顯示,80例患者的滿意度達到98.75%(79/80)。
2.2患者轉歸情況在積極治療的同時給予患者個性化的舒適護理,8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均無明顯并發(fā)癥發(fā)生。
舒適護理注重“以人為本”,針對每位患者的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盡可能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適合的生物-心理-醫(yī)學模式,能全方面提升護理質量[3]。實施舒適護理可以使人身心處于最佳狀態(tài),從而幫助患者盡快適應住院環(huán)境,積極配合治療,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從而提高患者的滿意度[4]。
骨折患者因意外入院,體位受限,疼痛明顯,臥床時間長及社會角色的轉換,身心均承受巨大壓力和創(chuàng)傷[5]?;颊咦鰹橐粋€完整的個體,不僅渴望健康,更有著對生理、心理舒適及自我實現的渴望。本研究通過對骨折患者住院期間進行舒適護理,提供溫馨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滿足患者各種生理需求,充分尊重患者的權利和愿望,使患者感到被關心、受重視,激發(fā)了患者的主觀能動性。疼痛是不舒適最常見且嚴重的感受形式,是引起患者焦慮、煩躁、失眠的重要原因[6]。本研究通過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及時評估疼痛,采取個性化的舒適護理,有效解除疼痛,消除了患者緊張焦慮情緒,增加了患者舒適度和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肢體功能障礙導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可造成患者情緒低落、焦慮,本研究通過個性化功能鍛煉計劃的實施,輔以良好的溝通與有效的指導,使得患者依從性好,鍛煉效果佳,最終最大限度恢復了患肢功能。
舒適護理作為一種整體護理干預模式,符合以人為本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內涵,能為患者提供高效、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1]吳寶青,李愛軍,謝柔珍.手術室舒適護理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7,21(21B):3244-3245.
[2]卿恩明.疼痛與治療[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3):286-287.
[3]陳惠芳,郭翠瑩,張艷秋.探討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2,18(16):2477-2478.
[4]高玉玲,李賢化,魏崇敏.探討對175例骨科患者行臨床舒適護理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27):59-61.
[5]李小凈.下肢骨折78例舒適護理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7,13(6):14.
[6]鄭修霞.護理學基礎[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2000.125.
R473.6
B
1004-6879(2016)06-0501-02
(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