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亮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四川成都 610065)
?
王船山論初唐詩歌
朱新亮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四川成都 610065)
摘 要:王船山習慣于以四唐論詩,對初唐詩歌評價很高,往往凌駕于盛唐之上。他于初唐詩人中,最為推崇沈佺期、杜審言、宋之問、張九齡等詩人,并總結初唐詩為“善于體物”、“不昧宗旨”、“大體清安,寫生深潤”、“生氣靈通”等藝術特征。
關鍵詞:王船山;《唐詩評選》;初唐
王船山有《唐詩評選》行世,他對唐代詩歌的看法基本集中于此。除此之外,《古詩評選》、《明詩評選》、《姜齋詩話》里也有部分關于唐詩的看法。他習慣于以四唐論詩,而對初唐尤為推崇。
《唐詩評選》的初唐選詩,船山最推崇的是沈佺期、杜審言、宋之問、張九齡等人,分別選詩14首、12首、11首、10首;其次是王勃8首;陳子昂、太宗皇帝、張說、蘇頲各5首;駱賓王4首、王績3首;劉庭芝、郭震、李嶠、劉憲各2 首;盧照鄰、楊炯、崔融、張若虛、邢象玉、崔液、薛稷、王丘、馬周、宗楚客、姚崇、王無競、楊師道、蘇味道、宋璟、李乂、鄭愔、馬懷素、武平一、趙彥昭、韋元旦各1首。而沒有入選上官儀、劉希夷、虞世南等人的詩。船山對初唐詩,側重于選五言律,其次是七言律、五言古,再次為樂府歌行。雖然《唐詩評選》亡佚了3卷,但考慮到船山《姜齋詩話·夕堂永日緒論內(nèi)編》里說,“七言絕句,初盛唐既饒有之,稍以鄭重,故損其風神。至劉夢得,而后宏放出于天然,于以揚扢性情,馺娑景物,無不宛爾成章,誠小詩之圣證矣”①,對初盛唐七言絕句有“稍以鄭重,故損其風神”之評,因此,初唐七言絕句入選不會太多。船山對初唐五絕也不太提及,初唐四言詩成績平平,因此現(xiàn)在所見到的初唐選詩情況,基本能代表船山對初唐詩歌的看法。
綜上來看,船山選初唐詩110余首,占整部《唐詩評選》的19.7%,若按四唐之分,則初唐詩入選數(shù)量稍少于平均數(shù)。然而,對比一下其他唐詩選本,如《唐詩三百首》(3%)、高棅《唐詩品匯》(13.3%)、沈德潛《唐詩別裁》(8.3%)、《全唐詩》(6%),即可知船山對初唐詩入選已經(jīng)算是非常之多了。船山對初唐詩的評價之高,過于盛唐,更遠過中晚唐。從他對各體詩歌的選詩數(shù)量來看,他對初唐近體詩的成就是很肯定的,而樂府歌行則極少入選。這體現(xiàn)了船山對初唐律詩的肯定,而認為初唐樂府歌行成就很一般。船山對四杰,明顯偏愛王勃,其次駱賓王,其余人則只選一首。沈宋、杜審言于律詩之功,自不必言,船山選詩分量也符合其地位,張九齡、張說、蘇頲的選詩也與其詩藝相當,至于太宗皇帝、王績,則是異軍崛起,體現(xiàn)了船山的偏好。
初唐選詩統(tǒng)計表
歷來對初唐詩的評價,大致有兩種。一種是認為初唐詩承六朝余緒,較為浮靡華麗;如:
“唐初承陳、隋之弊,多尊徐、庾,遂至頹靡不振。張子壽、蘇廷碩、張道濟相繼而興,各以風雅為師,而盧升之、王子安務欲凌跨三謝,劉希夷、王昌齡、沈云卿、宋少連亦欲蹴駕江、薛,固無不可者,奈何溺于久習,終不能改其舊。甚至以律法相高,益有四聲八病之嫌矣?!雹?宋濂《文憲集》卷二十八)
“龍朔初載,文場變體,爭構纖微,競為雕刻。糅之金玉龍鳳,亂之朱紫青黃,影帶以徇其功,假對以稱其美,骨氣都盡,剛健不聞?!雹?《王子安集》原序)
“初唐襲隋梁之后,是以風神初振,而縟靡未刊?!雹?高叔嗣《蘇門集》原序)
“初唐人專務鋪敘,讀之常令人悶悶,唯閨闈、戎馬、山川、花鳥之辭,時有善者。求其雅人深致,實可興觀,唯陳拾遺、張曲江兩公爾?!雹?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
“初唐諸作多骨有余而氣不足,肉有余而神不足?!雹?紀昀《瀛奎律髓刊誤》卷二)
“六代的‘落紅’到唐初已化作一團污穢的‘春泥’?!雹摺疤瞥跷迨觊g的類書是較粗糙的詩,他們的詩是較精密的類書”⑧(聞一多《唐詩雜論》)
另一種則認為初唐詩渾淪味厚,品高格適,如:
“大率唐詩初焉,懷胎渾淪;繼焉,風格溫厚;中焉,氣韻宏逸;至晚唐,體質(zhì)輕若無神,其漸銷薄矣。”⑨(《明文?!肪矶恢軓涂 对u點唐音序》)
“初唐居近體之首,質(zhì)而不俚,華而不艷,其渾厚蒨欎之氣有足觀法者。”⑩(《明文?!肪矶逋醺瘛冻跆圃娦颉?
船山論唐詩,則極為推崇初唐,與周復俊、張謙宜的觀點相似,看到了初唐詩“善于體物”、“不昧宗旨”、“大體清安,寫生深潤”、“生氣靈通”等藝術特征。以下分述之。
宋代蘇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里寫道:“自東漢以來,道喪文弊,異端并起,歷唐貞觀、開元之盛,輔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于正,蓋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蘇軾認為韓愈獨起八代之衰,這種觀點非常流行。船山常在詩論中提及這種主張,顯然他把“道喪文弊”不僅僅理解為古文,而是包括詩歌在內(nèi)的廣義文學。他對蘇軾的這種文學主張極不贊同,而認為六代詩高于初唐,初唐高于中晚唐,唐詩又高于宋詩。他對六代詩尤其是晉宋詩高度贊頌,而僅把浮艷之風歸于齊梁。因此,他對“張籍、孟郊一黨昌黎門下客”以“衰”字目六代、初唐非常反對。他在評崔液《踏歌詞》里說道:“在唐人艷詩中已極深厚,足知初唐、六代非張籍、孟郊一黨昌黎門下客所得以‘衰’字目之?!?他認為世人所稱“浮艷”的六代詩歌,已比唐音高出許多?!傲?世稱浮艷,乃取唐音與之頡頏,則唐益卑矣。卑其所高而高其所卑,韓退之始之,而宋人成之也。”?所以,船山的初唐詩論,是有著一個潛在的批評對象的,即對韓愈一派詩人貶六代初唐、尊中唐的詩論觀點的批評與糾正。他正是要通過對初唐詩的重新估定,展現(xiàn)其被忽視的價值。我們且來看一看這首被船山譽為“在唐人艷詩中已極深厚”的《踏歌詞》:
“庭際花微落,樓前漢已橫。金壺催夜漏,羅袖舞寒輕。調(diào)笑唱歡情,未半著天明。”
它是如何“深厚”,暫且不說,讓我們再看一首晚唐溫庭筠的艷詩,讀者自己對比一下,即可發(fā)現(xiàn)。《南歌子詞二首》(其二):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此詩在溫庭筠艷詩里已算是出色了,然而與《踏歌詞》相比,詩境狹窄,設辭淺白俚俗,兩相對比,船山所謂《踏歌詞》的“深厚”便可見可睹了,深者不淺薄也,厚者有韻味也。
初唐詩之不衰,試以沈宋為例,宋之問《夜飲東亭》:
“春泉鳴大壑,皓月吐層岑。岑壑景色佳,慰我遠游心。暗芳足幽氣,驚棲多衆(zhòng)音。高興南山曲,長謠橫素琴?!?/p>
船山評此詩“僅四十字而波折甚大,回合甚曲,深心靜力,亦不知世有陳子昂也。”?評宋之問《奉使嵩山涂經(jīng)緱嶺》“局弘遠”?,《初至崖口》“密好成章”?,《泛鏡湖南谿》“深穩(wěn)蘊藉”?。
沈佺期《獨不見》: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白浪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誰謂含愁獨不見,
更教明月照流黃?!?/p>
船山評為“從起入頷,羚羊掛角,從頷入賦,獨繭抽絲。第七句獅吼雪山,龍吟秋水,合成旖旎,韶采驚人。古今推為絕唱,當不誣。其所以如大辨才人說古今事理,未有豫立之機,而鴻纖一致,人但歆歆于其珠玉?!?評沈佺期《龍池篇》“凝載推排,入神合漠。崔顥《黃鶴樓》詩本此,乃此固自然?!?
船山對沈宋二人的贊語,正是對初唐非“衰”的詩學觀點的具體展現(xiàn)。
在船山眼里,初唐不僅非“衰”,而且以其巨大的詩歌成績,理應成為后人學習的榜樣。他評明代詩歌,常與唐詩相比。他極愛明初詩,認為明初詩承魏晉、初唐而來,“國初詩有直接魏、晉者,有直接初唐者;后來苦為偽建安,偽高、岑、李、杜一種粗豪抹殺,故末流遂以偽元、白,偽郊、島承之,而泛濫無已,不可方物矣?!?即表明了效法魏晉、初唐詩歌的重要性,而后來的前后七子則效法建安、高岑李杜而只得其粗豪,末流則效法元白郊島而泛濫無已,都是因為取法非上而又不善學習的緣故。
船山雅好古體,他喜初唐詩,原因之一,即認為初唐人能紹古,即便是題曰新體,也是紹古之作。所謂紹古,即紹繼六代詩人工于體物的詩歌藝術。
初唐詩和中晚唐詩都曾被人視為綺麗。一般詩論常認為中晚唐雕琢精工,落想巧妙,發(fā)人心光。如:
“晚唐下細工夫,作小結裹?!?(方回《瀛奎律髓》卷一十五)
“大歷、開成之詩深銳,能發(fā)人心光,而亦傷人器度?!?(吳喬《圍爐詩話》卷一)
“敘見中唐以降,雕章縟彩,刻象繪情,多浮靡膚露之詞,乏古者雅馴之體,絀而不取,誠所宜也?!?(《明文海》卷二二五王格《初唐詩敘》)
“中晚之詩,不難于新巧,而難于樸老;不難于情韻,而難于氣骨。”?(紀昀《李義山詩話》卷下)
初唐詩也曾被詩論家認為浮靡雕琢,然而,船山嚴格區(qū)別了初唐詩和中晚唐詩。在他眼里,初唐的“浮靡”是善于體物,而中晚唐則是雕琢剝削。初唐詩生氣本固,而中晚唐則生理全無?!啊咕闷綗o煥’,右丞、拾遺俱無此精彩語。中、晚人學此者愈勞夢想。體物語分巧化工,至初唐而止,嗣后不復有繼者?!?“晚唐即極雕琢,必不能及初唐之體物,如‘日氣含殘雨’,盡賈島推敲,何曾道得?三、四工妙,尤在‘日氣含殘雨’之上?!?體物不同于點染工刻,不同于雕琢,初唐人不屑雕琢,不屑在文字上鉆營,而是寓目自然之景,靈心善感,詩出天然?。船山心里的“體物”、“雕琢”是有很大區(qū)別的。體物,是以我之心去感物;雕琢,是以我之筆去寫物。體物是物我一體,詩歌自然流出;雕琢是物我為二,詩歌琢磨而出。體物和雕琢之分,是船山心里的一個重要評詩尺度,詩歌若善體物,便去古詩未遠。若“刻畫以立區(qū)宇”,便“與古詩分朋而處”。他說,“近體之制,肇于唐初。迨其后刻畫以立區(qū)宇,遂與古詩分朋而處。此猶一王定制,分伯而治,伯之陸梁,挾別心而與王相亢。風會之衰,君子之所愾也。唐之為此體者,自貞觀以迄至德,奉王而伯者也。大歷以降,亢伯于王者也?!?認為初盛唐還是“奉王而伯者”,而大歷以降,則是“亢伯于王者”、“風會之衰”。
在具體詩歌批評上,船山很推崇太宗皇帝和王勃等人,原因之一,即二人都善于體物。唐太宗是初唐宮廷詩派的領袖,學者們對太宗直承齊梁詩風的詩歌不以為然,而認可其《帝京篇》、《正日臨朝》、《于北平作》等體現(xiàn)出盛世氣象的壯麗詩歌。然而,船山的詩學旨趣卻正好相反,他所選太宗皇帝5首詩,其中3首正是“色彩華艷,視野狹小,格調(diào)不高”?詠物詩,詠物詩最能見出體物的藝術魅力。船山所選的這幾首詩中都有精彩的體物狀景之句,頗能發(fā)人心光。如:
《賦得浮橋》:“岸曲非千里,橋斜異七星。暫低逢輦度,還高值浪驚。水搖文鷁動,纜轉錦花縈。遠近隨輪影,輕重應人行?!?/p>
《詠雨》:“和風吹綠野,梅雨灑芳田。新流添舊澗,宿霧足朝煙。雁濕行無次,花霑色更鮮。對此欣登歲,披襟弄五弦?!?/p>
《詠桃》“綴條深淺色,點露參差光。向日分千笑,迎風共一香?!?/p>
《月晦》“罩云朝蓋上,穿露曉珠呈。笑樹花分色,啼枝鳥合盛。”
分別將浮橋、雨、桃、月晦描寫得細致入微,貼切生動,手法之細膩,詩情之盎然,確實是初唐佳構。
對于王勃詩歌,明代陸時雍說,“王勃高華,楊炯雄厚,照鄰清藻,賓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調(diào)入初唐,時帶六朝錦色。”?王勃詩歌成就在四杰中最為突出,得益于其“時帶六朝錦色”的詩歌藝術。船山在初唐四杰中也最為推崇王勃,選其詩8首,船山喜歡王勃的原因,也與其善于體物,能得六朝錦色有關。所選詩歌如:
《郊興》“澤蘭侵小徑,河柳覆長渠。雨去花光濕,風歸葉影疎?!?/p>
《春日還郊》“閑情兼語默,攜杖赴巖泉。草綠縈新帶,榆青綴古錢。魚牀侵岸水,鳥路入山煙。還題平子賦,花樹滿春田?!?/p>
《對酒春園作》“投簪下山閣,攜酒對河梁。狹水牽長鏡,高花送斷香。繁鶯歌似曲,疎蝶舞成行。自然催一醉,非但閱年光。”
《圣泉宴》“披襟乘石磴,列席俯春泉。蘭氣熏山酌,松聲韻野弦。影飄垂葉外,香度落花前。興洽林塘晚,重巖起夕煙。”
這些詩篇用細致的筆觸描繪了美麗的自然風光,如畫如醉。船山卻不選王勃的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大概也是因為與此詩率然直敘,缺乏精彩的體物描寫,不能發(fā)人心光。
船山對初唐詩的評價,是以古詩為參照物作出的。初唐人作詩不講起承轉合,而自然家法不亂,生氣靈通。所謂家法,即古詩之法。船山評沈佺期《雜詩》:“五、六分承,三、四順下,得之康樂,何開闔承轉之有?結語平甚,故或謂之懈。然寧懈勿淫,初唐人家法不紊,乃以持數(shù)百年之窮?!?船山論詩,最推崇康樂,評康樂詩為“天與造之,神與運之”?,“古無創(chuàng)人,后亦無繼者”?,“吾無以稱康樂之詩矣,目倦而心灰矣?!?康樂詩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章法結構極為巧妙,這種巧妙并非人為造作之巧,而是文隨心轉,數(shù)重轉折卻融成一片,神化無跡。船山認為,初唐詩人繼承了這一點,不講起承轉收,而運化無跡。船山在《姜齋詩話·夕堂永日緒論內(nèi)編》中說,“起承轉收,一法也。試取初盛唐律驗之,誰必株守此法者?法莫要于成章;立此四法,則不成章矣?!?認為初盛唐律并不拘泥法度而自有妙詩,若拘泥法度,則不成章矣。因此,船山對《詩式》的作者皎然大為光火,“皎然一狂髠耳,目蔽于八句之中,情窮于‘六義’之始,于是而又開合收縱、關鎖喚應、情景虛實之法,名之曰‘律’,鉗梏作者,俾如登爰書之莫逭。此又宋襄之伯,設為非仁之仁,非義之義,以自蹙而底于衄也,悲夫!”?船山在他的三部詩歌評選和《姜齋詩話》中,提到皎然7次之多,每次都恨罵皎然立下法度,貽誤后人。如“畫地成牢”?,“更有皎然《詩式》一派下游,印紙門神待填朱緑者,亦號為詩?!?“如皎然老髡,以‘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之才,輙敢立‘詩式’以束天下須眉丈夫;”?“過此以往,更欲立畫地之牢,則皎然老髡之狂瀋而已,有須眉者不屑拾也?!?從此我們可以看出,古詩和初唐詩為何會在船山心里有那樣的重量了。
初唐人的不昧宗旨,船山也落實在具體詩歌品評上。如評王績《石竹詠》“得句即轉,轉處如環(huán)之無端,落筆常作收勢,居然在陶、謝之先?!?薛稷《秋日還京陜西十里作》“順序縈紆,自全其雅?!?船山評張九齡的四首感遇詩則集中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他評《感遇詩》其一,“一氣,但在情上托筆,翔折不離。俗筆為之,必于‘漢上有游女’下作數(shù)句妝點。題是《感遇》,以此詩為思君者大妄。不能令俗眼迷其所云,不可作古詩,尤不可作感遇詩?!逼涠?“‘矯矯’下六句皆代鴻言?!婪浞促x作比。層折雖多,終不贅下論斷語。詩惟能凈,斯以入化?!逼淙?“情理各至,文以不窮。末二句說歸己身上去,則凌雜無賓主,不但褊淺。漢光武稱其臣善于恕己,朱子力辨其不識好惡,乃曲江已先之矣。孰謂唐人不知道!”其四,“古無其微至,唐無其和婉,知道人作詩自(原缺)。目既不覯矣,而必憑之,豈非真有所得?釋氏言語道斷、心行路絕之言,徒孟浪爾?!?張九齡詩善用層折而一氣不離,與漢魏六朝古詩遙遙神遇,故得到了船山的稱贊。
初唐人的家法不紊,不僅體現(xiàn)在善用五言古詩之法,也體現(xiàn)在七言上。船山評宋之問《至端州驛見杜五審言沈三佺期閻五朝隱王二無競題壁慨然成詠》“初唐人于七言不昧宗旨,無復以歌行近體為別。大歷以降,畫地為牢,有近體而無七言,縶威鳳使司晨,亦可哀已?!?船山認為七言歌行有自己的本色,“字欲長行”,一氣直下,而大歷以后,七言局守詩法,只有近體,卻無歌行了。因此,他很推崇那些帶樂府特色的律詩。如評楊炯《從軍行》“裁樂府作律,以自意起止,泯合入化?!?評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全自樂府歌行奪胎而出天迥?!?評鄭愔《奉和春日幸望春宮》“超乎入律,七言本調(diào),可稱國色,亦有天香?!?評劉憲《奉和春日幸望春宮》“初唐詩乃可入弦管,后來硯蓋下物耳。詩樂不容異語,故當求之風味,詎以排撰相高!”?從這些評語中可以見出船山對初唐詩歌紹繼了“家法”的肯定。
船山評王勃《郊興》“大體清安,寫生深潤,自初唐絕技。后人但從高、岑起且不知此,況望企及?”?在此條評語中,船山把初唐詩歌絕技界定為“大體清安,寫生深潤”八個字,可謂是初唐詩風的評。初唐詩猶帶六朝余韻,從五古一體得深秀沉靜,且少了很多錯彩鏤金式的描寫,加上聲律技巧的成熟,總體呈現(xiàn)出生氣靈通的風貌。船山對初唐詩歌“大體清安,寫生深潤”的八字評價,也貫徹在其具體詩評之中。如評王勃《對酒春園作》“韻足意凈。盛唐人加以叱咤,大損風味?!?又如張九齡《歲初巡屬縣登高安南樓言懷》,這是一首13句的中長篇五言古詩,“山城本孤峻,憑高結層軒。江氣偏宜早,林英粲已繁。余滋含宿霽,衆(zhòng)妍在朝暾。拂衣釋簿領,伏檻遺紛喧。深俯東溪澳,遠延南山樊。歸云納前嶺,去鳥投遙村。日盡有余意,心惻不可誼。朅來彭蠡澤,載經(jīng)敷淺原。春及但生思,時哉無與言。不才叨過舉,唯力酬明恩。美化猶寂蔑,迅節(jié)徒飛奔。雖無成立效,庶以去思論。行復徇孤寂,亦云吾道存?!蔽逖怨旁娪捎谄^長,描摹較多,易有堆砌辭藻之病,而張九齡此詩既得六朝辭藻,又不板滯,故船山評曰:“佳句如積,而秀雅之度不喪,乃所貴于長篇?!庇秩纭度霃]山仰視瀑布水》一詩,“絕頂有懸泉,喧喧出煙杪。不知幾時歲,但見無昏曉。閃閃青崖落,鮮鮮白日皎。灑流濕行云,濺沫驚飛鳥。雷吼何歕薄,箭馳入窈窕。昔聞山下蒙,今見林巒表。物情有詭激,坤元何紛矯。默然置此去,變化誰能了?”描繪了瀑布從絕頂一直瀉下的美麗、壯觀。船山評之曰,“瀑布詩刻畫極易入俗,夫安得此良善!‘昔聞’以下六句,引勢命意,俱有雅量。五言古詩之必其量,七言歌行之必其氣,非是則必不貴也?!贝揭浴傲忌啤?、“雅量”等詞來評此詩,正是對此詩清安深潤的準確把握。張九齡的古詩如此,沈宋詩則更能體現(xiàn)這一風格。他選沈佺期、宋之問詩分別為14首、11首,位居初唐詩人第1位、第3位,而沈宋之詩,詞采華麗,聲韻流轉,在船山看來,很足以代表初唐詩風。他評沈佺期《游少林寺》“‘碧殿下秋陰’得景細,出句脫。麗者不易貴,西昆之所以侵俗也。此四十字中有惜墨如身血之意?!薄段咨礁摺贰昂蠖?lián)靜光驚發(fā)?!薄斗詈痛喝招彝簩m應制》“輕安一色。又如評宋之問《陸渾山莊》“晴光曉色,良自澹遠,何用捉襟攢眉為?”《泛鏡湖南溪》“深穩(wěn)。結語與‘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一致。此作通首圓切,故去彼留此。即以二結語絜之,亦此蘊藉?!钡鹊?船山對沈宋詩的評語,著意于其輕安、透脫、澹遠、深穩(wěn)的詩風,皆是對“大體清安,寫生深潤”這一風格的多樣化闡述。由此可見,船山對初唐詩歌是非常贊賞的。
注釋:
①《姜齋詩話·夕堂永日緒論內(nèi)編》,《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四,2011年版第836頁。
②宋濂《文憲集》卷二十八,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③王勃《王子安集》原序,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④高叔嗣《蘇門集》原序,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⑤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陳伯海《唐詩論評類編》,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19頁。
⑥紀昀《瀛奎律髓刊誤》卷二,陳伯海《唐詩論評類編》,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16頁。
⑦⑧聞一多《詩的唐朝》,出自《唐詩雜論》,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68頁、6頁。
⑨《明文?!肪矶?周復俊《評點唐音序》,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⑩?《明文?!肪矶?王格《初唐詩序》,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東坡全集》卷八十六,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崔液《踏歌詞》評語,《唐詩評選》卷二,《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928頁。
??《古詩評選·卷六·五言近體》,《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830頁。
?宋之問《夜飲東亭》評語,《唐詩評選》卷二,《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931頁。
?宋之問《奉使嵩山涂經(jīng)緱嶺》評語,《唐詩評選》卷二,《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931頁。
?宋之問《初至崖口》評語,《唐詩評選》卷二,《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930頁。
??宋之問《泛鏡湖南溪》評語,《唐詩評選》卷三,《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992頁。
?沈佺期《獨不見》評語,《唐詩評選》卷四,《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1065頁。
?沈佺期《龍池篇》評語,《唐詩評選》卷四,《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1066頁。
?劉璉《自武林至丁郭舟中雜興》評語,《明詩評選》卷五,《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1347頁。
?方回《瀛奎律髓》卷一十五,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吳喬《圍爐詩話》卷一,陳伯?!短圃娬撛u類編》,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13頁。
?紀昀《李義山詩話》卷下,陳伯?!短圃娬撛u類編》,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36、237頁。
?沈佺期《和元舍人萬頃臨池翫月戲為新體》評語,《唐詩評選》卷三,《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 2011年版第1050頁。
?杜審言《夏日過鄭七山齋》評語,《唐詩評選》卷三,《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989頁。
?劉禹錫《題于家公主舊宅》評語,《唐詩評選》卷四,《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1114頁。
?《古詩評選·卷六·五言近體》,《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830頁。
?吳懷東《唐詩流派通論》,新華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頁。
?陸時雍《詩鏡總論》,丁福?!稓v代詩話續(xù)編》下,中華書局,2006年第二版第1411頁。
?沈佺期《雜詩》評語,《唐詩評選》卷三,《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991頁。
?謝靈運《登池上樓》評語,《古詩評選》卷五,《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732頁。
?謝靈運《于南山往北山經(jīng)湖中瞻眺》評語,《古詩評選》卷五,《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738頁。
?謝靈運《游南亭》評語,《古詩評選》卷五,《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733頁。
??《姜齋詩話·夕堂永日緒論內(nèi)編》,《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四,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826頁、833頁。
?僧宗泐《登相國寺樓》評語,《明詩評選》卷五,《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1457頁。
?僧靈澈《和于使君思上京親故》評語,《唐詩評選》卷三,《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1037頁。
?庾肩吾《和望月》評語,《古詩評選》卷六,《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843頁。
?王績《石竹詠》評語,《唐詩評選》卷二,《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927頁。
?薛稷《秋日還京陜西十里作》評語,《唐詩評選》卷二,《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929頁。
?張九齡《感遇》評語,《唐詩評選》卷二,《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932、933、934頁。
?宋之問《至端州驛見杜五審言沈三佺期閻五朝隱王二無競題壁慨然成詠》評語,《唐詩評選》卷一,《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890頁。
?楊炯《從軍行》評語,《唐詩評選》卷三,《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984頁。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評語,《唐詩評選》卷四,《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1064頁。
?鄭愔《奉和春日幸望春宮》評語,《唐詩評選》卷四,《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1068頁。
?劉憲《奉和春日幸望春宮》評語,《唐詩評選》卷四,《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1071頁。
?王勃《郊興》評語,《唐詩評選》卷三,《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983頁。
?王勃《對酒春園作》評語,《唐詩評選》卷三,《船山全書》單行本之十三,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983頁。
On Wang Chuanshan‘s Theory of Poetry in Early Tang Dynasty
ZHU Xin-liang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610065,China)
Abstract:Wang Chuanshan is accustomed to discuss on poetry with four periods of Tang Dynasties.He evaluated very highly about the poetry in early Tang Dynasty.He thought that poetry in this period is often above the poetry in other period.All the poets in early Tang Dynasty,the most respected ones are Shen Quanqi,Du Shenyan,Song Zhiwen,Zhang Jiuling and others.He summarized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poetry in early Tang Dynasty as good at objects,clear purpose,generally quiet and vividly and lively.
Key words:Wang Chuansha;Selection of Poems in Tang Dynasty;early Tang Dynasty
作者簡介:朱新亮(1990—),女,湖南婁底人,博士生,從事唐宋文學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28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313(2016)01-0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