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昆(汝南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汝南 463300)
?
汝南縣仔豬腹瀉的原因調查及防控措施
楊繼昆
(汝南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汝南463300)
仔豬腹瀉的危害主要表現為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高、生長緩慢、降低飼料報酬、易繼發(fā)感染、降低機體抵抗力等方面,在當前生豬生產中,仔豬腹瀉仍然是最嚴重的仔豬疾病之一,也是引起仔豬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預防和控制仔豬腹瀉病成為養(yǎng)豬業(yè)生產的一項重要任務。筆者對汝南縣的仔豬腹瀉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同時制定相應的疾病防治措施。
1.1材料
調查對象的豬來自規(guī)模養(yǎng)豬場的仔豬。大小為1~50日齡,品種不限。在汝南縣隨機選取了10個養(yǎng)豬專業(yè)戶作為調查研究對象,并采集病料進行實驗室檢驗及防治實驗研究。
1.2方法和內容
1.2.1主要臨床表現腹瀉,具體癥狀是指頻繁排糞和糞便性狀發(fā)生變化,并含有黏膜、血液、膿汁等異物和未消化的食物。豬舍地面可見到稀糞,肛門周圍也常有稀糞。仔豬腹瀉后很快即可見到脫水癥狀,如眼窩下陷、消瘦等,并且皮膚干燥、顏色發(fā)紺,指壓后保持牽拉狀態(tài)。
1.2.2調查方法采用以現場調查為主、查閱資料為輔的調查方式。調查內容主要有仔豬的發(fā)病率、死亡率、發(fā)病原因、治療效果及預防效果觀察等,其中以死亡率為主。
仔豬因發(fā)育不完善,腸道尚未建立穩(wěn)定的微生態(tài)系統,自身抵抗力較差,易受外界應激因素及各種病原微生物的侵襲。
2.1非傳染病因素
消化不良:換料、斷奶、過飽。
受寒:賊風、晝夜溫差大、氣溫驟變;潮濕;缺少初乳等。
2.2傳染性因素
病毒性傳染?。毫餍行愿篂a、傳染性胃腸炎、輪狀病毒感染、豬瘟、圓環(huán)病毒病、偽狂犬病等。
細菌性傳染病:仔豬黃痢與白痢、仔豬副傷寒、仔豬紅痢、豬痢疾、豬增生性回腸炎等。
調查表明傳染性因素在引起仔豬腹瀉病的病例中占比更高,常常造成大批仔豬死亡,統計數據見下表。
表 不同傳染病的死亡率
2.3誘發(fā)因素
產房溫度過低是主要的誘因;母豬霉菌毒素中毒加劇病情;藍耳病、圓環(huán)病毒病的高感染率導致免疫力低下可能增加了發(fā)病的風險;衛(wèi)生狀況差的豬場更容易發(fā)病。從調查的10個豬場衛(wèi)生狀況來看,對其衛(wèi)生條件分為好、中、差三個等級。良好、中等、較差的死亡率分別為18%、2%、75.5%。
對腹瀉嚴重、脫水明顯的病豬,應盡快對癥治療;對病程稍慢、脫水不嚴重的病豬,應先對因治療,后對癥治療和防繼發(fā)感染。
3.1傳染性腹瀉的防治
3.1.1病毒性腹瀉
主要通過加強飼養(yǎng)管理和疫苗預防來防治,保持豬舍的衛(wèi)生,加強環(huán)境消毒,注意防寒保暖工作等。在產前4w 和2w對臨產母豬接種傳染性胃腸炎疫苗、輪狀病毒疫苗可有效保護因病毒感染所致的仔豬腹瀉。對病毒性腹瀉沒有特效的治療藥,對患病的仔豬要加強保暖,口服補液鹽,使用抗生素藥物防止繼發(fā)感染,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和碳酸氫鈉進行治療脫水和糾正酸中毒。
3.1.2細菌性腹瀉
主要從飼養(yǎng)管理,疫苗預防和藥物預防三方面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在飼養(yǎng)管理方面堅持自繁自養(yǎng),嚴格控制引種,抓好母豬的飼養(yǎng)管理和仔豬的飼養(yǎng)管理。仔豬黃、白痢對母豬在產前14~21d注射大腸桿菌K88-K99雙價基因工程苗(有條件的最好是自家苗);在藥物治療方面,最好是做藥敏試驗,選擇敏感藥物進行治療。
3.2非傳染性腹瀉的防治
針對仔豬消化機能不健全,可以讓仔豬一出生盡快吃到初乳,以獲得被動免疫保護;仔豬2~5日齡時灌服乳酶生,以提高仔豬的消化功能。
4.1加強母豬的飼養(yǎng)管理
注意分娩前母豬的飼料質量和搭配;同時注意分娩前母豬的保健,適時接種上述相關疫病的疫苗,以增加乳汁中的母源抗體;還要注意豬舍和乳頭的清潔衛(wèi)生與消毒,接產時用0.1%高錳酸鉀液擦拭乳房,產房保持清潔干燥,注意消毒。
4.2加強仔豬的飼養(yǎng)管理、減少環(huán)境應激
仔豬出生后機能尚不完善,對各種應激的適應性較差,很容易造成消化機能的紊亂而引起腹瀉的發(fā)生,因此豬舍的溫度和濕度,應該保持相對穩(wěn)定,同時要加強圈舍內的消毒工作,保持仔豬舍的清潔、干燥、衛(wèi)生。要逐步斷奶和逐漸更換飼料。避免各種應激反應的發(fā)生。
引起仔豬腹瀉的原因很多,其中大部分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仔豬黃、白痢,仔豬斷奶引起的腹瀉,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等。
仔豬腹瀉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當氣溫較低、變化較大時發(fā)病率較高,可達60%~70%。因為仔豬對溫度非常敏感,特別是低溫寒冷或高溫潮濕,豬舍的保溫效果不好或濕度過高都會導致仔豬腹瀉。仔豬的適宜溫度是20~25℃,盡可能接近適宜的溫度,避免溫度急劇變化導致仔豬腹瀉。
根據腹瀉發(fā)生的原因不同,采取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療措施。選用敏感抗生素防治細菌繼發(fā)感染,可以降低腹瀉的死亡率,對于脫水嚴重的豬,可同時口服或肌注補液鹽、黃芪多糖,補充機體水分防止脫水;對細菌性腹瀉在補液的同時,可通過藥敏試驗選用敏感藥物進行治療。
強化消毒、隔離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環(huán)境中致病菌的數量。尤其要做好母豬產房、產床、保育舍的定期消毒工作。認真做好豬瘟、圓環(huán)病毒病、偽狂犬病、大腸桿菌病、傳染性胃腸炎和流行性腹瀉等疾病的免疫工作。
收稿日期:(2016-01-08)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1004-5090(2016)02-00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