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菲
?
半壺紗
⊙王菲
七月,為了生計和發(fā)展,我開始去了很遠的地方上班。這遠,是相較于故鄉(xiāng),相較于故鄉(xiāng)這片氣息熟悉的土地而言的。距離不過幾百公里,但,真的遠了,這遠,在心上,也在故鄉(xiāng)。
開始往來穿梭于故鄉(xiāng)和現(xiàn)今工作的小城。常常是,穿過一片片樹林,越過一塊塊稻田,聽耳邊沒有邊際的風,看大野上爛漫的花草。當然,還有那條路,在故鄉(xiāng)和他鄉(xiāng)之間,仿佛永遠也走不完的一條路。
夏天轉(zhuǎn)瞬便過去了,在我所認為的他鄉(xiāng),在我工作的地方,仿若無端地多出一大把的光陰,每天都是如此。好在,我工作的辦公室樓下就是圖書館。那空間如此大,書一排一排地置在書櫥上,書櫥很高,比我高出很多。一列一列地立在窗子前面,正反面都是書庫,安安靜靜的,從有史以來到現(xiàn)在,似乎所有文字和文字承載的內(nèi)容,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都在那里靜靜地看著我,安靜到無人問津,安靜地等著我的到來。
我想,它們一定是候著我的,畢竟人與物之間也存在著緣,不早不晚最好,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
我一向心性簡單,有時間可用,有閑書可讀,就已經(jīng)是很奢侈的一種生活了。
突然記起素心花對素心人這幾個字,這是張伯駒寫給他妻子的。
張伯駒,一代名士,為保護國寶而不遺余力,傾盡家資,“文革”期間卻落得個吃不飽穿不暖的下場。妻子過生日時,他想,能送點兒什么呢?應(yīng)該送點兒什么的,最后提筆為妻子寫下了一句話:素心花對素心人。
多美的幾個字,單純明凈,質(zhì)樸無華,不僅道盡了他人生的多舛、況味,也道盡了夫妻間相濡以沫不離不棄的伉儷情深。
素心花對素心人,看著便是幽素滿懷,有著貼心貼肺的暖 。
人這一輩子,總覺得只有經(jīng)歷幾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才不至于枉負青春年少烈焰烹油一場??蓯矍檫^后,當一切歸于平淡,那些千回百轉(zhuǎn)的過往,都不過是回憶中的一抹流沙,一片浮云。每日里一粥一菜相顧展顏的每一個細小瞬間,那才是人生最平凡最動人的煙火。那樣的時光才是真正的素心花對素心人呢!
后來,再有想家的時候,便去二樓的圖書館,在一排排書中流連。我知道,當時的那種心境,貼著文字總會找到志趣相投的人,哪怕這人在百年千年之前。因為文字,我知道,那一刻,我們是相通的。
用文字打發(fā)時光是最美的,因為只有文字是最長情的東西,可以永遠的忠于自己,而不用擔心會有背叛。
秋風起時,約了友人去看飄落的黃葉。秋天了,黃葉隨處可見,我們要去的是一條路,一條和我的青春年華有染的路。
仍記得去年的飄零,分外的凄清和灑然,像兀自飄落的雨,像漸行漸遠的青春和慢慢滑翔的人生。因為它總和我的過往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我一直記得。記得那黃,記得那凜冽的心境。
青春總有無限的回憶可供我們憑吊和懷念。
還記得初畢業(yè)的那個暑假,同學(xué)十幾人,男男女女,或站或坐地在公路一側(cè)的路邊石上,臉上肆意著年少時的輕狂,還有初露端倪的青春的張揚。十幾個人,眉目如畫,那年輕的容顏便是勢不可擋的一種風情。
相約著去喝酒。酒醉了,吸著男生遞過來的所謂好煙。那時,真?zhèn)€是年輕啊!一小幫兒齊聚去公園的一個亭子里侃大山,唱當時最流行的歌曲,歡聲笑語。自覺得可以無法無天的那個時代,只一揮手便過去了。遠了,一切都遠了。
年歲愈長,可供懷念的東西愈發(fā)的多起來,懷舊的心態(tài)也愈發(fā)的嚴重。有人說,人若開始懷舊,心便老了。
想起近日和作家班同學(xué)明明在朋友圈里的對話。明明說:她希望可以就此老下去,她喜歡這老。我當時回復(fù)了她,說:我也是,希望可以老下去,從現(xiàn)在開始,有風骨的老。
當時是真的那樣想。我一向覺得自己有自戀的傾向,雖然自戀的人會懼怕時光流盡,容顏盡失??墒?,那一刻,我是真的希望老下去的,老得可以和時光賽跑,也可以和時光說再見。所以,明明說我們是同類。但在別人眼中,我們絕對是異類。
記得在雪小禪的文字中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人這一生,長足跋涉,一直在尋找著自己的同類。是的,一直在尋找,想借由相同的氣息撫慰彼此孤寂著的心靈??墒?,也可能一生都找不到真正的同類,只能一個人在屬于自己的世界里安靜地蟄伏著,用另一幅面目示人,然后用寂寞陪伴自己。
想想,明明說我們屬于同類,有多幸福。
十月開成梨花白。十月,是有梨花可以盛開的,小陽春的天氣,梨花記錯了節(jié)令爭先恐后地搶這暮秋的暖。多可愛的梨花!讓這十月也芬芳入骨起來。
十月是有陽春的,盡管這北方的十月秋已漸漸深下去,寒涼一寸一寸長上來,但陽光好的時候依然流暖。
秋色恁添涼,無來由跑到唇邊的一句話。
昨日走過廣場,當然是小陽春的天氣,一旁可修剪的樹叢里有一朵開得正盛的花,粉紫色,狀如玫瑰,樣子開得正艷,大有要把已經(jīng)生了根的秋天趕跑的架勢。
俯下身去聞,很清香。剛剛走近這片草木的時候,隱隱已有香氣,這一俯身,倒成了一種形式??催@花,品性和樣子很接近玫瑰,但待遇和寓意卻遠不一樣了。我總能想起予人玫瑰手有余香這八個字,玫瑰之香卻也馨予,但為什么一定是予人玫瑰呢?花香襲人的還有夜來香,香氣也濃,牡丹,百合,蘭花,哪一個不可以予人?哪一個不可以留香?其實,說到底不過是那愛情的寓意討巧了文字和寫文字的人罷了。
玫瑰,總感覺是溫室里的花朵,大野上也有,一片一片的,花開起來,似海。但因為被愛情做了框架,便再沒了自由之身,只能任世人去評說。它們只能忠誠于愛情,在愛情的千回百轉(zhuǎn)中俯首低目,不可以有一絲妄想。
可是,公園里的這片刺玫就不一樣了,姑且就叫它刺玫吧!因為它周身也生著刺,它和玫瑰一樣,也香。有美麗的花冠,卻是自由之身,沒有那么高貴的定義,身邊之人,老少皆宜,有那種俗世里慣有的熱鬧。這樣大面積的溫暖,像春天來時連天的小草,生機勃勃,有厚積薄發(fā)的氣勢,又似是身邊這些三六九等身份蕪雜的人,一個個在生活的邊緣游移著,卻裝著滿滿的快樂。它們也不會因為某個什么節(jié)日的到來,被剪了枝修了形,強加著賦予一種神圣而需要去走場。
玫瑰是無奈的,它沒有辦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失去自由,身份再尊貴卻也蒼白了生活和日子。多像那些籠中的金絲雀,或者是那些為了金錢而被藏嬌的女人。
玫瑰,親愛的玫瑰,請原諒我這么說你。我是覺得,人可以艷俗,但一定要艷俗得恰到好處。我們每日里可以衣香鬢軟,可以歌舞升平,但也要懂得紅袖添香,煮字烹茶。
比如二人轉(zhuǎn),喜樂怒罵一出戲,但這戲,可以大俗,也可以大雅。
又比方說女子,笑時含蓄,展顏而不露齒,既入得了廳堂,又下得了廚房,懂得小資,也知道格調(diào),把日子過得溫馨美滿。
其實,最主要的是,人要有一雙可以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還要有一份悲憫的情懷。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慈悲這兩個字說的多好,質(zhì)樸而生動。
慈悲是什么?慈悲是放下舊恨就可以煙火重生的人,是一草一木,是菩提樹下那些散碎的有情過往,是墨入水中渡起的滿池蓮花,是相思結(jié)上那豆蔻的年華。
劉珂矣在《半壺紗》中唱到:倘若我心中的山水,你眼中都看到,我便一步一蓮花祈禱。怎知那浮生一片草,歲月催人老,風月花鳥一笑塵緣了。
風月花鳥一笑塵緣了,多深的開悟。人生百年,萬事,一笑之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