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喆
1941年,一支叫“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隊”的隊伍從延安出發(fā),五次易地、十次更名,在近百年的歲月里洗盡鉛華,慢慢積淀成了今天的黑龍江大學(以下簡稱“黑大”)。
立冬已過多時,當南方的朋友夜夜喊著“開空調(diào),趕蚊子”時,身在冰城的我們已開啟0℃土豪模式——在室外大衣加身,在室內(nèi)吃著雪糕看著電視。一句歌詞正是應了此時的景:你在南方的艷陽里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原本只是作為自然現(xiàn)象的雪,也被黑大的學子賦予了浪漫主義的元素,變成了一件與美有關的事:漫步雪中,執(zhí)子之手,雖是青顏,卻已白頭;夜晚吃過餃子,鉆進溫暖的被窩,一早起床拉開窗簾,窗外已變成一個美麗潔白的童話王國……黑大,總是美得不像實力派。
“天下俄語半是黑?!焙诖蟮靥幹袊畋钡氖》?,毗鄰異國,身上的俄語烙印異常清晰:黑大的俄語語言文學專業(yè)教學團隊是國家級的教學團隊,黑大的俄語中心是俄羅斯聯(lián)邦政府在中國所設的3個俄語中心之一,俄語語言文學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學生學俄語最重要的工具書——《俄漢詳解大詞典》,是由黑大的老學者李錫胤、潘國民主持編撰的,該工具書曾獲國家圖書獎,還曾作為國禮贈送給俄羅斯國家領導人。在中國,大概沒有哪一所大學比黑大更通曉俄語了,校園廣播會在每一個清晨用俄語問候同學們,來到這兒,每個人都會說上幾句簡單的俄語;在這里學俄語,不用特地去請教名師大家,隨便在校園里逛上幾圈,聽聽身邊成群結(jié)隊的中外學生聊天,用耳朵記住就可以了。無論是來黑大做客還是學習,你一定要學會說幾句俄語才算不枉此行。
每年的招聘會上,貼有黑大標簽的俄語人才往往表現(xiàn)搶眼,用人單位對他們的評價是底子厚,業(yè)務精,實踐強,素質(zhì)高。
也許是俄語的光輝太搶眼,所以人們提到黑大的其他優(yōu)勢學科時,總是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其實,黑大的其他優(yōu)勢學科也如黑大的發(fā)展史一樣敦厚踏實,比如哲學。
黑大的哲學專業(yè)為省級重點專業(yè)、國家級特色專業(yè)。每年的研究生考試,黑大的哲學專業(yè)都是考生的一大熱門選擇。我認識一個哲學系的學弟,離他考研還早得很,就見他整日查資料、逛書店,后來我實在是好奇,一打聽才知道他想考的是本校的哲學專業(yè),因為擔心目標高、競爭大才會如此緊張。看到外校立志考本校的同學不分晝夜地復習,更是知道了黑大哲學專業(yè)的不同凡響。
而其他的專業(yè)如漢語言文學、英語、日語、新聞學等,學校對它們的重視同樣可圈可點。這些年來,黑大形成了以人文社科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和大學科技園為主的綜合性科技文化創(chuàng)新服務體系,在對地方和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上,黑大也為社會輸送了一大批的人才,如以閻明復、張左己、姜大明為代表的諸多政界精英,以李鳳林、潘占林為代表的數(shù)十名共和國優(yōu)秀外交官,等等。今天的黑大,已經(jīng)成為黑龍江省學科門類最全、專業(yè)覆蓋最廣、后發(fā)優(yōu)勢最強的綜合性大學。
誠然,一所大學的水平不能生硬地以“××大學被冠以××”為標準,但黑大獲得的榮譽,卻是對數(shù)十年來每一位為此付出努力的黑大人的最大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