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峻弘
【摘要】輔導員是高校中接觸到學生最多的教育群體,他們的工作任務大而艱巨??梢哉f,輔導員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有著重要的導航作用。因此,大學生能否健康成長、順利就業(yè)、乃至為社會做出貢獻,成為國家的有用人才,與輔導員所開展的教育管理工作緊密相關。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工作理念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130-01
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導師,他們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有著重要的導向型,做好輔導員的管理教育工作,有利于高校校園穩(wěn)定與高水平的人才培養(yǎng)。輔導員要順利開展工作,即需要一定的工作理念與工作方法,以便在處理學生實際問題中,從思想高度去影響學生,對學生起到榜樣帶頭的作用,從而更有力的去帶動學生的執(zhí)行力。同時由于輔導員工作多是事務性的繁瑣內(nèi)容,這就需要輔導員有著清晰的工作思路,通過恰當方法的使用,提高輔導員的工作效率。
一、工作理念
理念,是思想指導,具體到輔導員工作來說就是學生管理工作的指導方針,其管理實質(zhì)就是通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找尋事件的是非曲直,判斷事物的發(fā)展趨勢,指導學生對未來工作與生活的鑒別,這就是學生的行動指南。輔導員通過“一視同仁,區(qū)別對待”,“求同存異”等理念來指導大學生的工作和學習。
1.一視同仁,區(qū)別對待
“一視同仁”指的是在日常工作中,輔導員要按照相關的規(guī)定和制度,平等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位學生,不可由于個人的喜愛或其他原因而有所偏見,更不能將處理事情過程模糊化。相反而是要充分讓學生享受知情權(quán),努力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校園環(huán)境,這是輔導員所具有的最起碼的職業(yè)道德與工作準則。 由于大學生是多樣化的群體,他們之中有著留學生、港澳臺學生、少數(shù)民族學生、家庭生活困難的貧困生、心理不健康的學生等等,這些特殊的群體需要輔導員們特別關注,“區(qū)別對待”。這種區(qū)別不是說給予他們特殊的權(quán)利待遇,而是在生活工作中給予特殊的人為關懷,真心的讓他們感受到溫暖的校園文化氛圍。度過完美健康、具有美好回憶的大學生活。
2.求同存異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fā)展,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豐富而便捷,對于社會問題也有著自我的看法與見解。這就需要輔導員做出積極有效的引導,在確保正確的思想政治取向基礎上,鼓勵學生通過有效的、合理的途徑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對一些社會現(xiàn)象進行討論分析,引發(fā)他們對社會問題的思考,以便培養(yǎng)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與社會責任感。
3.消弱學生工作中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源于《圣經(jīng)·馬太福音》中一則寓言故事,即“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讓學生知道優(yōu)勢是逐步積累而成的,既要培養(yǎng)骨干力量,又要關注后進生,同時還要照顧到大多數(shù)同學。在一些活動中,要從學生主體出發(fā),通過活動的開展來逐步改變學生行為,形成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設立一些進步獎、集體榮譽獎、道德風尚獎、創(chuàng)新獎、單項獎、進步獎等獎項,以此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評優(yōu)的行列中來。同時,在某些活動中適度地轉(zhuǎn)向集體活動,讓非學生干部等積極參與到學校、學院舉行的活動中來,讓更多學生獲得活動的參與機會。
二、工作方法
工作方法是指在具體的工作中為實現(xiàn)某一目標、效果而使用的方法與手段。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隨著工作實踐經(jīng)驗的增加,輔導員們需要形成一套適合于學生實際工作的工作方法,以此指導學生工作。雖然本人工作時間不長,但是在已有工作實踐與其他輔導員管理工作的借鑒中,總結(jié)出了一些有效的工作方法。
1.通過“正式團體”和“非正式團體”兩種組織形式來掌控學生的思想狀況,興趣愛好等實際動態(tài)。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輔導員通過對正式團體和非正式團體的了解掌握來獲取學生的最新動態(tài),以便為管理工作的展開提供基礎。不同年級的大學生所獲取學生動態(tài)渠道有所不同。在大一、大二階段主要是通過正式團體中的成員主要是學生干部了解學生動態(tài),到高年級時通過非正式團體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在大三之后,由于大學生已經(jīng)對大學生活有所適應,并形成了一些事物的自我看法,他們開始遠離正式團體,而是由于性格、愛好、興趣等形成了不少小團體。在具體實踐中,高年級大學生存在著不少同宿舍之間也不清楚彼此在做什么的狀況,反而關系要好的朋友之間卻知道彼此的動態(tài)。這就需要輔導員對非正式團體的掌握??梢?,輔導員通過掌握好這兩個團體的動態(tài),可有利于輔導員進一步開展。
2.營造積極向上的集體氛圍,對學生的成長投入情感關懷。在整體積極向上的氛圍中,即使有個別學生情緒低落,也可能會被這種積極的氛圍所感染。重視高校中的團隊建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輔導員工作的對象是人,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只要你付出了感情,真心的去關注、關心、關愛學生,學生會慢慢體會、感覺到,從而也自然會配合輔導員的各項工作。輔導員與學生接觸的過程是一個了解-信任-選擇的過程。
3.學生、 家長、 學院“三位一體” 聯(lián)動的共建方式。為了能夠使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三位一體的工作方式尤為重要。輔導員要定時將學生的信息以及在校狀態(tài)反饋給家長,同時每個寒暑假前以信件或者電話的形式了解學生在家期間的表現(xiàn),使輔導員和家長了解學生的情況,以便雙方能夠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并為之提供幫助。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幫助學生不斷地認清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找到自己的職業(yè)目標,并最終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
4.掌握學生管理工作特點,做好心理準備。在大學四年中,針對不同的年級,輔導員工作的側(cè)重點也應有所不同。輔導員對于每個階段的常規(guī)工作和重點工作的時間和特點掌握后,要提早準備,這樣才能從容的應對各項工作,決勝于各種多變復雜的情況之中。
此外,工作中還要講究“剛?cè)岵薄⑤o導員工作定位于教育、管理與服務并存格局,將教育與管理滲透到剛性管理中,在柔性管理也要蘊含著服務與教育。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需要通過規(guī)章管理制度、獎懲等剛性內(nèi)容來進行,在實際活動中,這種不講情面、效率優(yōu)先的規(guī)章辦事,可以形成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校園環(huán)境。同時還要以學生為主體,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生活學習等服務內(nèi)容,以便遵守校風校紀基礎上最大程度地挖掘?qū)W生興趣,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水平。
參考文獻:
[1]祖克拉·塔來提,陳訪賢.試論高校學生工作理念的三重轉(zhuǎn)型[J].科技信息 2010(17)
[2]畢洪東,胡文杰.高校學生工作中“馬太效應”探析[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200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