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宏偉
教學的創(chuàng)新是依據學生的基礎情況進行的改革,在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的課堂上,我將焦點放在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上,希望能為學生提高學習效率起到有效的幫助。
一、聚焦問題分析,指導學生思維方向
數學學習離不開習題練習的過程,是學生對課堂所學的有效檢驗和強化的方法。我在數學課堂上融入了綜合與實踐能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希望借此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如“一元一次方程”教學中,方程的問題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是數學科目中的重點知識部分。學生在一元一次方程的計算上基本沒有問題,但是在面對應用題部分時,由于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原因,因此在列式的正確率上略顯不足。我在綜合與實踐能力的導入時,將生活中的問題融入練習題的創(chuàng)設中,通過親切有趣的例子,來提高學生的解題興趣,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如“例1.學校為學生發(fā)放健康食品,將一些面包分給一個小組的每個學生,如果每個學生分得5個面包,那么還剩下4個;如果每人分6個面包,那么最后一個學生將什么都得不到。現在請大家計算:一共有多少個面包呢?”學生們通過對身邊發(fā)生的事情相關的習題計算,有效提高了自身的分析能力,達到了綜合與實踐能力教學的目的。
二、注重手腦結合,提升學生動手能力
我在數學課堂上的綜合與實踐活動中,通過簡單實際的動手操作訓練,讓學生在有趣的游戲情境下,提高自己的數學動手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如“走進圖形世界——展開與折疊”教學中,本課是幾何知識的入門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的基礎。我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的綜合與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進行實際操作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在有趣的折折疊疊中提高了對抽象知識的認識程度。如“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本上的圖形的折疊,下面請大家按照書上的圖形也進行正方體的折疊。我們看看誰折得最好!”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動手,都成功地折疊出了正方體模型。我趁熱打鐵讓學生們進行觀察手中的正方體,讓大家進行思考:正方體都有哪些特點呢?學生們通過親自動手操作和觀察,都很快回答出了正方體的基本特征,有效實現了手腦結合的教學目標。
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很重要,可以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也為其將來進行其他學科的實驗操作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重視興趣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
由于數學知識的嚴謹性,因此數學課堂上避免不了會產生枯燥的課堂氣氛,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的成績的提高。我們在進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過程中,對于學生的興趣的培養(yǎng)也應該納入自己思考中。我在課堂上的綜合與實踐活動中,在內容上盡量選取學生熟悉的事物和人,使學生通過對內容產生足夠的興趣從而激發(fā)學習的動力。
如“普查與抽樣調查”教學中,本課知識較枯燥,并且在學生的生活中并不多見,因此學生們對本課的知識學習起來略顯吃力。我在課堂上進行了綜合與實踐活動,通過幾道與生活相關的問題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更直觀地增加了對課本知識的實用性的認識,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將興趣有效轉化為學習的動力,提高了數學學習效率。如“例題2.學校要為學生訂500套不同的演出服裝,每套衣服市場價格大約為30元/米,為了估計這500套衣服的價格,現在請同學們進行思考:應該用普查的方法好還是抽樣調查好呢?學校隨機拿出來5件衣服,量得它們的總用布為:2.3米、2.1米、1.5米、1.4米、1.9米,請同學們估計一下,大約需要多少錢呢?”學生們根據實際的問題進行了計算與評估,有效提高了對問題分析的興趣。
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避免產生厭倦的情緒,通過綜合與實踐活動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綜合與實踐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數學素養(yǎng),是提高數學成績的良好教學方式方法。這也對我們數學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做到熟悉學生的實際情況,據此在教學上推陳出新,并做出有效的教學效果評估,旨在為學生提供最精良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提高學習能力,為今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