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月映林塘淡,風含笑語涼。
俯窺憐綠凈,小立佇幽香。
攜幼尋新菂①,扶衰坐野航。
延緣久未已②,歲晚惜流光。
注釋
①菂(dì):蓮子。
②延緣:意為流連徘徊。
簡析
在古詩詞中,“歲晚”常見的含義有三種:一指深秋;一指立春,當這個節(jié)氣有時候出現(xiàn)在農(nóng)歷上一年年末時,即稱作“歲晚”;一指晚年。
此處“歲晚”當取何義?答案當然在這首五言律詩里。
詩人在首聯(lián)里將一幅風月美景圖呈現(xiàn)在了我們眼前:淡淡的月色下,樹林的清影灑落于地上;水塘上,明明滅滅閃爍著點點銀色的月光;微風在一片暖暖的笑語聲中拂過,帶來絲絲涼意……十個字內(nèi),蘊含多少讓人品咂的畫面與情味!
最引人遐想的當屬風中含著的“笑語”了:從后面詩句中的“攜幼”可以看出,詩人至少還帶有一個年幼的孩子;就末句的“歲晚惜流光”之內(nèi)蘊而言,詩人大約已到人生的暮年;那么這笑語該是一老一少月下閑步賞景之時發(fā)出的吧?他們都聊了什么有趣的話題呢?而那歡笑聲又如何被微微的涼風捕捉住,既而傳遞開?隨你想去吧!
而詩人已經(jīng)低下頭來悄悄地觀賞那塘中月下明凈的綠色了。那明凈的綠應該是屬于荷的吧?它們靜靜地沐浴著月的輝光,仿佛被洗過一般,泛著凈潔的光澤,讓詩人產(chǎn)生了憐惜之情。不忍離去的詩人,佇立在這荷塘之旁,一任荷的幽香在身邊彌散……
哦,是那幽幽的清香勾起了詩人旁邊小孩子的興致了嗎?只見詩人帶著幼童劃著小船在塘上尋找那新生的蓮子去啦!一老一少在月下塘里尋覓蓮子的過程一定是充滿了情趣吧!不過詩人確實已經(jīng)年老體衰,不能像小孩子一樣不知疲倦地在船上快意戲玩啦。體力不支的他讓幼童攙扶著坐在了這鄉(xiāng)野間的小船上,暫時歇憩下來。
詩人就這樣靜靜地在那月下,在那林畔,在那塘上,在那荷間,在那微涼的風中,繼續(xù)賞玩流連,不忍離去。是因為時令已到深秋,美景不能長久,還是因為已至暮年,自感人生時光無多,所以格外珍惜這如水流般消逝的時光呢?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是的,詩題中的“歲晚”顯然兼含了“深秋”與“晚年”兩種含義。于是“歲晚惜流光”之句便別具一種含蓄深遠的韻味:珍惜眼前就要消失的美景,珍惜人生有限的時光!而這句話的精警之意又豈只如此?到晚年的人固然感覺如斯水般流逝的時間可貴,那么年輕人呢?轉(zhuǎn)眼人生便將暮,流光從來便須惜呀!
多么有力的收束!于是,《歲晚》無形中便具有了醒世之魅力!
名句欣賞
這首詩的末句“歲晚惜流光”在結(jié)構(gòu)與內(nèi)容上分別有怎樣的作用和表達效果?
這句詩從結(jié)構(gòu)上看,是對全詩的收束;從內(nèi)容上說,則表現(xiàn)了對眼前就要消失的美景及對人生有限時光的珍惜之情,有警醒之效。
(張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