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明奇
(黑龍江省地質調查研究總院齊齊哈爾分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36)
地球化學勘查在黑龍江省陸角嶺區(qū)地質找礦中的應用
■呂明奇
(黑龍江省地質調查研究總院齊齊哈爾分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36)
在礦產資源勘察的過程當中,地球化學勘察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技術,利用該技術,能夠極大的提高找礦的效率和效果。陸角嶺區(qū)是黑龍江省一個十分重要的礦區(qū),在該區(qū)域地質找礦的過程當中,采用地球化學勘察及其新方法,實現(xiàn)了十分良好的找礦效果,為陸角嶺區(qū)礦產資源的探明和開發(fā)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依據(jù)。
地球化學勘察黑龍江省陸角嶺區(qū)地質找礦應用
在當前社會中,礦產資源的應用范圍很廣,作用也十分重要。但是由于礦產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因此對于現(xiàn)有礦產資源的充分勘察和開發(fā)尤為重要。陸角嶺區(qū)作為黑龍江省重要的礦產資源區(qū)域,在該區(qū)域的地質找礦更為重要。在實際應用中,采用地球化學勘察方法進行地質找礦,能夠得到十分良好的找礦效果,對于礦產資源的高效開發(fā)和利用都有著十分良好的意義。
黑龍江省陸角嶺區(qū)位于佳木斯地塊東南緣太平嶺隆起帶的中段位置,在綏芬河火山、老黑山的山坳銜接位置。在該區(qū)域當中,主要的巖石、地層包括上元古界黃松群的板巖、角閃片巖、石英片巖、變粒巖、變質砂巖等。在上古生界,二疊系平陽鎮(zhèn)主要有變質砂巖、板巖、千枚巖,在二疊系洞子溝組,主要是中酸性火山碎屑巖[1]。在中生界,三疊系上統(tǒng)大興溝群天橋組,主要有安山質凝灰?guī)r、凝灰角礫巖、凝灰質砂礫巖、英安巖等,在侏羅系綏芬河組,主要是橄欖玄武巖。其中,太平嶺復式背斜、綏陽斷裂、敦密斷裂等是其主要的構造。在陸角嶺區(qū),具有較為強烈的巖漿活動,主要有花崗閃長巖、流紋斑巖、花崗斑巖、華力西期花崗巖等巖漿巖。
熱事件與上元古界黃松群閻王殿組發(fā)生接觸,花崗巖長巖、二長花崗巖等結晶變質,活化呈硫化物,同時與方解石、石英等石脈形成礦。陸角嶺區(qū)主要是北北東向、北北西向等構造。其中,北北東向和北北西向的構造分別為深部的導礦和導巖,以及中部的導礦和導巖。同時,北東向、近東西向的斷裂構造尤其所派生,主要為淺部的導礦和導巖。其所派生的次級構造,是非常關鍵的容礦構造。在燕山期花崗閃長巖、上元古界黃松群地層之間,其接觸位置的地段對于金成礦十分關鍵。
在重點的成礦地帶和經(jīng)濟區(qū)域當中,基于多技術、多學科、多目標的基本需求,對地球化學勘察技術進行應用,開展有效的地質找礦活動,從而對地質礦產情況進行更為詳細的掌握,為國家礦產資源的儲備提供助力。在黑龍江省陸角嶺區(qū),已經(jīng)開始進行了1:5萬區(qū)域礦產調查工作,在調查礦產的過程當中,采用了綜合地質考察方法,而地球化學勘察則是其中最為快速、有效、直接的工作方法。因此,在綜合地質勘查當中,發(fā)揮著重要的指引性作用,在主要的成礦區(qū)帶,對元素分布規(guī)律進行詳細的調查,對可能找到超大型礦床和大型礦床的礦化有利地段、礦化集中區(qū)域等進行確定,從而為后續(xù)的找礦或開采工作提供基礎。
為了對國家礦產資源儲備戰(zhàn)略提供更大的幫助,在地質找礦工作當中,應當不斷提高效率和效果,在找礦中積極應用地球化學勘察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從而對黑龍江省陸角嶺區(qū)礦產資源潛力進行科學的評估,對找礦效果加以凸顯,取得更為良好的找礦效果[2]。而在地址綜合勘察的過程當中,可以采用快速、有效、直接的地球化學勘察方法。在勘察過程中,可以采用點到面、面到點、面中求點、點面結合等技術。
在黑龍江省陸角嶺區(qū)的地質找礦當中,對地球化學勘察技術的應用,可分為由面到點、由點到面、點面結合的方法。在實際操作中,首先進行區(qū)域化探掃面,然后加密取樣1:5萬水系沉積物,然后測量土壤的剖面,最后進行工程揭露見礦體。在利用化探異常查證方法,對靶區(qū)不斷縮小的過程中,是一種較為常用的方法。另外,可以首先進行稀疏工程揭露見礦,或是地表礦化轉石,然后利用地球化學方法對1:2萬土壤控制含礦帶進行測量,最后通過系統(tǒng)探槽揭露對礦體進行圈定。在應用中,對于異常區(qū)內直接發(fā)現(xiàn)的找礦標志和礦化巖石,以及利用少量槽探揭露圈定的礦體,以此為基礎對整個異常區(qū)進行推斷,從而更加準確、快速的對異常查證結果進行獲取,并對礦致異常進行評價[3]。此外,還可以首先進行區(qū)域化探掃面,然后利用地球化學普查測量1:5萬水系沉積物,再利用地球化學測量1:2萬土壤,最后進行工程揭露。在陸角嶺區(qū),通過區(qū)域化探掃面,對地球化學成礦遠景區(qū)帶、地球化學異常等進行圈定,然后進行測量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1:2萬土壤等地球化學普查工作。
在黑龍江省陸角嶺區(qū),太平嶺成礦帶具有重要的銅多金屬和金多金屬成礦資源。因此,應當注重在該地區(qū)開展地質找礦工作。在實際應用中,地球化學勘察作為一種重要的找礦方式,在實際找礦過程中發(fā)揮出了十分良好的優(yōu)勢和效果。為了進一步提升找礦效果,應當積極研究和應用地球化學勘察的新方法和新技術,從而為礦產資源的勘探和開采提供更為充分的依據(jù)。
[1]劉軍,武廣,王峰,羅大鋒,胡妍青.大興安嶺北段岔路口斑巖鉬礦床成礦年代學、巖石地球化學及其地質意義 [J].礦床地質,2013,06:1093-1116.
[2]王建新,張俊華,王超,付洋,孫振明,丁培超.東北地區(qū)中生代火山巖成分空間變異及其成礦規(guī)律 [J].吉林大學學報 (地球科學版),2010,04:752-763.
[3]熊索菲,何 謀 惷,姚書振,崔玉寶,胡新露,陳斌.大興安嶺岔路口斑巖鉬礦床流體成分及成礦意義 [J].地球科學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14,07:820-836.
F407.1[文獻碼]B
1000-405X(2016)-6-2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