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琦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C 收稿日期:2015-07-23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睍且还P巨大的財富,它使人足不出戶就可領略精彩紛呈的大千世界。因此,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興趣,激活學生的閱讀熱情是十分必要的。而在進行“創(chuàng)設和諧讀書環(huán)境,促進學生主動閱讀”這一課題研究時,筆者認為,引發(fā)學生閱讀期待是促進學生自主閱讀的關鍵。
什么是“閱讀期待”呢?專家們給了它這樣一種定義:源自接受美學, 是讀者自己內心所預想的情景,反映讀者的知識層次、個人愛好和閱讀能力,構成一種綜合的閱讀要求和欣賞水平。簡單地說,“閱讀期待”就是一種迫切求知的心理狀態(tài),是通過懸念的制造、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起學生體驗的欲望、探究的欲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蹦敲?,如何引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呢?筆者結合實際做法談談體會。
一、潛移默化促期待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營造“書香”氛圍可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之效。
首先,黑板報、墻壁等就是可利用的平臺。我組織學生在板報上刊登“好書推薦”“書海拾貝”等欄目,墻壁上張貼“名人名言”,既美觀舒適、溫馨和諧,又使學生汲取知識的陽光雨露,獲得可貴的閱讀期待。
其次,班級圖書角的創(chuàng)辦給孩子們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分享是一種快樂。每學期初,學生們先向班級圖書角獻出3~5本書,他們由此能閱讀到幾十本甚至上百本書籍?!皶墙璨荒茏x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期待。
最后,老師的榜樣作用不容忽視,因為學生在身心發(fā)展過程中有很強的向師性。
二、形成懸念誘期待
生活需要熱情,讀書亦是如此。課堂教學中的大疑小問,皆是能吸引學生閱讀與思考的磁石。例如,在教學《三個兒子》一文時,我引導學生巧抓文本矛盾設懸念:“老爺爺說:‘我只看到一個兒子。這是為什么呢?”上《路旁的柳樹》一文時,上課開始,我引發(fā)學生思考:“這條路像箭一樣筆直,只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說它‘筆直,可為何要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呢?”問題的出現(xiàn),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
同時,教師要善于鼓勵,讓學生由敢問到善問,并進一步由自主質疑到主動釋疑。主動質疑將使孩子帶著問題有效地閱讀,與文本對話呈現(xiàn)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的動態(tài)局面,充滿積極效應。
另外,從課內所學內容進行知識遷移,激活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設置懸念也是極為有效的。如上完《驚弓之鳥》一課時,我在學生的心頭畫上了另一個新問號:“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化傳統(tǒng)的光榮民族,在文化寶庫中有一顆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成語。它們有的源于歷史故事,有的源于寓言故事,有的源于童話故事。你們還知道哪些成語呢?它又是怎么來的呢?”
三、創(chuàng)造情境導期待
以境入情、以聲傳韻無疑是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辦法。其策略有:恰當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或音樂感染,或動畫激趣,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巧妙使用極具感染力、藝術性、審美性的教學語言以創(chuàng)設激活思維的活動背景??傊?,要使學生在心情舒暢、寬松和諧、富于啟發(fā)性、新奇感的氣氛中,在情感強烈的情緒中,對文本產生探究興趣。
四、互動交流促期待
書的海洋妙趣橫生,令孩子流連忘返,他們徜徉于讀書的快樂體驗中,也一定有可貴的心靈感悟。
如果給他們一個展示的平臺,讓他們一吐為快、暢談感受,也是激發(fā)其閱讀興趣的重要舉措?!鞍嗉壸x書會”就是一種常見的活動方式。通過自主、平等的讀書交流互動,構建和諧讀書交流環(huán)境,讓思維在碰撞中閃現(xiàn)智慧的光芒,讓情感在活動中自由地宣泄,讓快樂在溝通中盡情地釋放。大家共同開拓視野,分享閱讀中收獲的果實,同時又喚起新的閱讀期待。
世紀老人冰心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弊x一本好書,可以使人凈化心靈,明辨是非,可以使人盡情品味生活,享受情趣。希望我們能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引領他們沉醉在濃郁芬芳的“書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