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宗燦
18年前,北京新聞廣播舉辦了建臺5周年聽眾見面會
1998年3月1日是北京新聞廣播建臺5周年的日子,當(dāng)天在勞動人民文化宮舉行了一場大型公益咨詢暨聽眾見面活動,我和老伴早就計劃一定前往,能夠一睹天天只聞其聲未見其面的節(jié)目主持人的芳容,是我們多年的愿望。平時在聆聽、享受他們那親切悅耳、不時激起心靈浪花的甜美語音時,我們會猜想,他們一定是和善、令人溫暖又機(jī)智、敏銳的廣播人,但到底是什么模樣呢?這次有機(jī)會,我們要去解開這個“謎”。
《老年之友》主持人晨瑞大姐給我和老伴兒寄來了兩張票,邀我們?nèi)⒓印N覀儼堰@兩張票貼在了來信上,作為珍藏的紀(jì)念,到勞動人民文化宮后自己再買票。我們住在遠(yuǎn)郊區(qū),路上花了兩個多小時,趕到勞動人民文化宮已是9點(diǎn)多鐘了。
進(jìn)了會場只見人頭攢動,新聞廣播的十幾個咨詢臺前擠滿了聽眾,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熱烈火爆的場面。我和老伴兒事先想好要和主持人說的話,看來是沒有機(jī)會說了,甚至連擠到跟前去請他們簽名、合影都很困難。老伴兒怕擠,就讓我“沖鋒在前”,她在一旁在我向晨瑞、紅力、邢云幾位主持人問候、請他們簽名時攝像和拍照,留下這難得的美好瞬間。從《老年之友》咨詢臺擠出來,我們來到《京城人家》,主持人曉然正在埋頭給廣播迷簽名,外圍的人看不到曉然的身影急得直叫:“曉然,站起來讓我們看一看!”我費(fèi)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擠到曉然身邊,請她簽了名,但攝像和拍照是不可能了,只好暫時放棄,想等過一會兒再來。我和老伴兒又去了另一個展臺,排了好長時間隊,請《曉宴溫馨俱樂部》的曉宴等主持人簽了名、合影,還攝了像。碰到正在進(jìn)行采訪的韓月,人們又把她圍了起來……等到人群不再那么擁擠了,我和老伴又回到曉然那里和她照相留念,了了我們的心愿。
看到這些熱烈的情景,感動之情油然而生。我想,這些可愛的主持人平時只是在直播室里對著話筒娓娓道來,看不到千千萬萬的聽眾。他們可曾知道,廣播對改變大眾的生活甚至改變他們的命運(yùn)都起了些什么作用;他們可曾知道,有多少癡心的聽眾在熱愛著他們,眷戀著他們,感謝著他們,因為他們?yōu)閺V大聽眾營造了一個溫馨的心靈之家,一個避風(fēng)的精神港灣。他們那抑揚(yáng)頓挫、層次分明、親切悅耳、極富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的動人語音,似夏日清涼的甘泉,像絢麗多姿的風(fēng)景,滿足了收音機(jī)前千萬聽眾的種種精神需求,甚至可以說是種藝術(shù)享受。能夠和這些日夜相伴的良師益友見面,一睹他們的風(fēng)采,怎能不令人激動呢!
小圖:作者(左)和當(dāng)年《老年之友》主持人邢云(右)交談
大圖:作者(中)與當(dāng)年《老年之友》主持人晨瑞(前左)、紅力(前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