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燕
(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3)
高職營銷英語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
文燕
(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3)
市場營銷英語屬于市場營銷專業(yè)開設的一門ESP課程。針對高職生的特點,綜合考慮四個因素:以培養(yǎng)結果為導向,教學目標與社會需求相結合;以學習為中心,追求有效教學;以學生為中心,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以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為實現(xiàn)方式,文章探討營銷英語課程的設計與教學方法,提出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的對策。
營銷英語;課程設計;教學方法
[Abstract]Marketing English is an ESP course.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considering the following four factors:combining the teaching goals with social demands to reach the training aims,taking learning-centered teaching?principle into account and pursuing effective teaching,taking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al concept into account and adjusting teaching contents,combi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with autonomous learning,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design marketing English course and teach it,and then it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improve marketing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marketing english;course design;teaching methods
市場營銷英語作為市場營銷專業(yè)開設的一門專業(yè)外語課程,其設定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能夠掌握市場營銷的基本知識和專業(yè)術語,能夠用英語自信流利表達獨到商業(yè)觀點,加強商務英語溝通技能,提高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市場營銷英語屬于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專門用途英語)課程,體現(xiàn)了對基礎英語、市場營銷學、國際商務等課程知識的綜合運用,是英語語言教學的一個分支。與普通用途英語(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相對而言,ESP有著自己的特點:課程設置必須滿足學習者的特別需求;課程在內(nèi)容上與某些特定的學科、職業(yè)以及活動有關;學習重點應放在努力使詞法、詞匯、篇章結構與特定的活動相適應的語言運用上。[1]
由于高職生的英語基礎一般較差,英語讀寫能力較弱,專業(yè)知識掌握得也不夠透徹,教師普遍覺得ESP課程不好上,感覺課堂設計和課堂教學實施均有一定難度。筆者結合從事該課程的教學體會和經(jīng)驗,探討營銷英語課程的設計與教學方法,提出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的對策。
課程設計的基本理論認為,課程設計是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指導下,根據(jù)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基于學生的學習特點與需求,對整個教學過程所作的整體系統(tǒng)化策劃和具體安排,它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內(nèi)容、學生的學習活動以及課程評價等,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益,實現(xiàn)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課程設計直接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實施和具體的教學效果。課程設計必須考慮學生需求、教學環(huán)境、教學目標設定、教學大綱實施、教材設計、教學過程、評估(Hedge2002)[2]等七個方面。合理的ESP課程設計應當將學習內(nèi)容、教學媒體、教學對象同教學效果、教學目的以及教學環(huán)境有效地加以結合。綜合考慮,本人在教學中的課程設計思路如下:
(一)以培養(yǎng)結果為導向,教學目標與社會需求相結合
學生步入社會,其能力和畢業(yè)去向都應滿足社會需要,幫助學生達到這個需要是所有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fā)點,也是教學的歸宿。
美國哈特研究中心2013年發(fā)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93%的美國雇主認為應聘人員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清晰溝通能力及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比他們大學主修專業(yè)成績還重要。[3]而麥可思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在2013屆畢業(yè)生中,理解交流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有效的口頭溝通能力,高職高專生重要度為74%,滿意度為85%,批判性思維能力高職高專生重要度為59%,滿意度為88%。[4]
因此,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批判與創(chuàng)意思考能力,以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專業(yè)知識點與語言技能點相結合的設計思路,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英語是一種工具,我們要通過學習英語,最終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并提高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zhì)。語言技能必須服務于學習、工作、生活、研究和其他人生目標。外語學習既需要訓練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技能,也要幫助學生獲得語言之外的知識,包括一般知識和專業(yè)知識,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習效果。同時,語言課還應承擔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的任務。[5]因此,營銷英語課應該設定“語言”、“主題知識”和“能力培養(yǎng)”三個目標。
我國教育歷來重視知識的傳授,對學生獲取知識后能否轉(zhuǎn)換成相應的能力并表現(xiàn)出來卻關注不夠,從而導致有的學生在校學習成績很好,畢業(yè)后的發(fā)展一般。相反,有的學生在校時似乎表現(xiàn)一般,工作后卻能很快小有成就。因此我們的教學目標要與社會需求相結合,以能力培養(yǎng)為導向。
(二)以學習為中心,追求有效教學
從課程的角度看,“以學習為中心”要求教學必須實現(xiàn)教學目標和促成有效學習的發(fā)生,學生能學到什么是在設計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首先要關注的。而有效教學是指學生學有所獲,教師教有所獲,不做無效勞動,避免微效勞動。有效教學是一種教學策略,它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關注教學效益,關注可測性和量化,要求教師要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
教學效率與教學方式有關。研究表明,如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能記住5%的知識;學生自己閱讀文字能記住10%的知識;視聽并用的方式能記住20%的知識;教師演示能記住30%的知識;學生討論能記住50%的知識;學生親身實踐能記住70%的知識;而生生互教卻能記住95%的知識。[6]
可見,學生的相互學習才是最有效的。大多數(shù)高職學生英語水平低,教師不應該過分追求教學形式與手段的創(chuàng)新,只需抓住教學重點和難點,研究了解學生,研究透徹教學內(nèi)容,改變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改變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學習方式。教師要“導學、導思、導練”,留下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把學習自主權交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能有效運用現(xiàn)有的語言能力去拓展知識。
(三)以學生為中心,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
充分滿足學生的需求是我們應有的教育觀念。以學生為中心,就是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目標應緊緊圍繞學生的發(fā)展來確定;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教學內(nèi)容應根據(jù)學生的需求而設計;挖掘?qū)W生潛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評價的焦點是學生學習效果與表現(xiàn);教師應該善用示范、評價、反饋以及建設性介入等策略,實現(xiàn)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轉(zhuǎn)變,從而幫助學生達到預期的學習結果。
本人共教授了2011級、2012級、2013級、2014級四屆高職營銷與策劃班的《營銷英語》(教材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營銷英語》第一版,主編金陽)。在每屆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本人都對學生進行了訪談,對《營銷英語》課程的訪談表明:①在高職層次的學習者中,90%的人認為課程的學習有利于鞏固加強他們的專業(yè)知識;②幾乎99%的學生認為營銷英語難,課本生詞太多,句子看不懂也讀不出,因此,90%的學生基本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③高職層次的學生在上課時最關注的內(nèi)容與學習興趣主要是老師和他們談論的與現(xiàn)實相關的事例。前兩點似乎矛盾,卻客觀存在,幫助學生調(diào)整學習狀態(tài)就成了老師的首要任務。
所以,本課程本著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和專業(yè)需求,強調(diào)知識、能力、素質(zhì)三維度提高的培養(yǎng)目標和“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理念,對課本教學內(nèi)容進行了取舍,選擇對學生比較實用的、有趣味的內(nèi)容;同時又不局限于教材,針對學生的基礎、興趣和就業(yè)定位增加營銷典型案例分析討論,增加情感、生活化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側重朗讀、口語交流、討論;關注學生進步,以寬容對待高職生的專業(yè)英語學習,增加形成性評價的比例。
(四)以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為實現(xiàn)方式
要真正使一切教學活動都以學生的能力提高為導向,就必須首先變革教學方法,即從知識傳授轉(zhuǎn)向能力培養(yǎng),“以教為主”變?yōu)椤耙詫W為主”;“以授為主”變?yōu)椤耙詫橹鳌?;學生從“依賴老師”變?yōu)椤白灾鲗W習”。
在現(xiàn)有的教學條件下,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組織形式是最佳的選擇。營銷英語課堂的合作性學習主要包括口語對話練習、營銷案例研討、課文翻譯討論等;而自主學習主要要求學生養(yǎng)成預習查單詞的習慣,課前收集營銷案例等。學生課外自主學習是課堂學習的自然延伸,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成效。
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可以訓練學生獲取知識、評判知識的方法與能力。學生與人溝通合作的能力可以通過小組成員分工合作、相互交流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口頭表達能力可以通過對案例資料的收集、分析、歸納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在課堂的研討中逐步養(yǎng)成。所有在知識學習過程中隱含的能力訓練,既可以改變枯燥乏味的被動接受式學習,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課堂教學活動應該在課程設計的指導下進行,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服務。
(一)“簡”
根據(jù)教材的體例,每個單元的教學設計由基礎理論介紹、對話、討論、擴展練習等不同的教學板塊組成。本人的教學原則是:
1.教學板塊簡潔,每節(jié)課的教學板塊不宜過多。
2.教學內(nèi)容簡約。語言材料無論在形式還是在知識內(nèi)容方面都有很多東西值得挖掘,但應重點突出某一方面,用好有限的課堂時間,讓學生“學”與“用”融合。
3.教學目標簡明。教學目標有宏觀目標與微觀目標之分。而課堂教學一節(jié)課的目標應該是微觀的、具體的、可操作的。語言目標應該具體到學生需要學習掌握的詞匯、語法及語用知識,學生需要訓練的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主題知識目標應該具體到對某一方面話題的了解熟悉。能力目標也應具體到某一標準或要求。[5]所有這些目標都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此,每次課事先設定目標,重點解決兩三個問題,或是相關知識及背景的了解,或是幾個詞語的運用,或是讀順一段對話,讓學生清晰明確一節(jié)課后自己該掌握什么內(nèi)容。
4.教學環(huán)節(jié)簡化。不搞熱鬧的花架子,教的內(nèi)容要大于形式,任何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必須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真正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產(chǎn)生有效的教學效果。
5.教學方法簡便。方法應符合大學生的心理和認知特點,易于高職生接受。
6.教學媒介簡單。適當運用PPT,除了聽力,不浪費不必要的多媒體技術。
7.教學用語簡要。片言概要,有的放矢,不拖泥帶水,以教學性的語言為主,不廢話連篇;為了適應高職生的水平,母語和英語交叉使用。
(二)“應用→原理→應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程序
本人以“應用→原理→應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程序進行教學。首先學習具體的應用實例(教材中為特定情景的對話),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部分為口語,比較有趣和容易。絕大多數(shù)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感到口語教學比聽、寫、譯等教學要生動得多,更易于接受。重視口語教學,讓學生在交際中學會交際,提高語言交際能力也正是我們的教學目標之一。比如讀,要逐一糾正發(fā)音和語音語調(diào),督促學生真正會朗讀;指導學生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結構緊湊、可套用性強的句子和段落,使學生在需要使用相同或相似的表達時,可以出口成章;鼓勵學生樂于開口,注重機械性的讀和創(chuàng)造性的說相結合。
其次,在理解對話文本的過程中,穿插相關行業(yè)知識及背景的學習;在閱讀教材提供的理論介紹文本及練習中,學習鞏固學生在專業(yè)課上學過的行業(yè)知識。本人主要以提問的方式鼓勵學生把自己已知的知識表達出來,大家各抒己見。本人還不失時機地提供一些案例幫助學生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和運用。比如,在學習“Price”這一單元時,通過引導學生描述自己的購物經(jīng)歷而總結談判中討價還價的技巧;以同一商品不同的成交價格讓學生分清CIF、FOB和C&F的區(qū)別。
接著,在歸納總結中,讓學生舉一反三,從而能夠應用于實踐。讓英語和專業(yè)知識很好地融合,應用和實踐成為可能,營銷英語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
(三)安排必要的Presentation和小組討論,輔之以案例教學
高職生的英語課基本是沒有社會實踐時間的,因此,營銷英語理論運用于實踐的能力只能安排在課堂里解決。實踐證明,挖掘營銷案例,引導學生討論,由學生在課堂展示(即Presentation)其得出的結論,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把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機融入課堂教學。
案例教學是專業(yè)課程實踐教學的主要形式,確切地說,營銷英語課只是借鑒案例教學的形式,并不是完全的案例教學。對于ESP課程,因教師和高職學生專業(yè)知識積累程度的有限,如果不能正確選擇、準確把握和分析案例,不能有效組織學生研討活動,案例教學就會成為一場熱熱鬧鬧卻收效甚微的游戲,對英語的提高也無益處。
營銷英語課的案例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每個單元提前布置學生尋找案例,市場營銷的案例很多,要求學生必須選擇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在現(xiàn)代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這個任務可以由學生在課外完成。為保證學生的參與度,把一個班分成3-4個小組,每個小組要在課前收集一個案例,確定一個發(fā)言人,代表小組總結發(fā)言。課堂上主要采用討論式教學,即小組介紹案例+全班課堂討論,教師進行相應的組織和指導。根據(jù)高職生的英語水平,允許他們中英文交替使用。實踐證明,每個單元的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參與最熱情的,不論是 Marketing planning,還是 Marketing research、Distribution、Promotion、Advertising,學生都能找到相關的案例,多數(shù)學生能積極發(fā)言,因為他們在學習內(nèi)容和方式的選擇上處于了主動地位。
高職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略差,對教材中一些文本的翻譯本人也采用小組討論和發(fā)言人Presentation的方式,教學效果比單純的老師講解要好。
(四)增加形成性評價的比例
對學生的評價是以滿足教育為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在功課上取得進步。教育界已形成共識,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應采取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重的原則,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
形成性評價需要教師通過考查、觀察和與學生的交流,對學生的書面作業(yè)、口頭問答、演講、朗讀等課內(nèi)外學習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參與程度、合作精神等作出評價。形成性評價還應包括學生相互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等方式。實施形成性評價要著重考慮簡便易行,不過多加重教師和學生的負擔。我們學院的整體大環(huán)境還是以終結性評價為主,為此,筆者針對營銷英語課在教學實踐中是這樣設置的:
1.終結性評價,即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40%,側重考查學生對課程主要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形成性考核占課程總成績的60%,側重監(jiān)控和管理學生的學習過程。
2.形成性評價主要包括學生出勤率,課堂參與度,課外作業(yè)和小組互評。在60%中,出勤率占10%,課堂參與度占20%,課外作業(yè)占20%,小組互評占10%。如前所述,我們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和發(fā)言,要求學生自主學習,但如果課堂教學上沒有相關的評估,學生就很可能不積極響應教師,教學有效性就無從談起。因此,形成性評價的各項內(nèi)容起到監(jiān)督、調(diào)控學生學習的作用。
3.為提高形成性評價的信度,教師以客觀的態(tài)度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每一項都盡可能量化,特別是小組互評,讓每個組訂立相同的互評標準。
高職生對于英語的學習大多是被動接受的,對專業(yè)英語更是畏懼和排斥,我們只有對營銷英語課程的特點和教學目標有充分的認識,做好課程設計,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才能夠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1]Strevens P.ESP after twenty years:A reappraisal[A]. ESP:State of the Art[C].Singapore: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 1988.1-13
[2]Hedge,T.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342
[3]郭坤.標準化考試“峰回路轉(zhuǎn)”?[J].麥可思研究,2014(121).15
[4]麥可思-中國2013屆大學畢業(yè)生社會需求與培養(yǎng)質(zhì)量調(diào)查
[5]束定芳.課堂教學目標設定與教學活動設計——基于第四屆“外教社杯”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聽說組比賽的分析[J].外語界.2014年第4期
[6]李志剛.課堂風暴[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52
[責任編輯:蔣慶紅]
Marketing Englis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Course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s
WEN Yan
(Guangxi Administrative Cadre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Nanning,Guangxi,530023)
H319.9
A
1008-8628(2016)02-0126-04
2016-02-01
文燕(1970-),女,湖南株洲人,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教授,研究方向:外語教育,英語教學,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