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 雅 趙亞紅 郗鳳祥
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
鉆探公司實驗室的安全管理
郗 雅 趙亞紅 郗鳳祥
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
對鉆探公司各類實驗室現狀特點和事故隱患進行原因分析,提出鉆探公司實驗室安全管理對策建議,確保實驗室安全管理良性循環(huán)。
實驗室;安全管理對策
鉆探公司的各類實驗室承擔著公司科研試驗等專業(yè)工作,屬于高風險場所,但在日常的安全檢查中,屢有“三違”現象,這不符合公司安全生產、清潔生產的HSE理念。加強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嚴格落實安全職責,積極開展危害因素辨識和落實預防措施,保障科研試驗等工作的順利進行,顯得十分必要。
實驗室具有以下特點:實驗儀器設備設施多,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險化學品種類多,經常接觸高(低)溫高壓真空強磁輻射高電壓高轉速等實驗環(huán)境,產生的“三廢”處理難,實驗人員連續(xù)工作時間長,發(fā)生問題時應急處置復雜困難等。
實驗室比較常見的事故類型有:觸電、火災爆炸、機械傷害、腐蝕、輻射、中毒等。
2.1實驗室常見的不良習慣或事故隱患
人:個人穿戴不符合要求進入實驗室;個人衛(wèi)生差;實驗過程中個人防護不齊;在實驗室聊天、吃東西或吸煙;實驗數據記錄不齊;實驗過程中暫時脫崗;實驗操作不規(guī)范等。
機:實驗室器具、儀器、設備標識不清;實驗儀器不清潔;試驗完畢后水電氣沒有關閉;私自拆裝儀器及相關部件;有機溶液、紙張等易燃物隨試驗品在烘烤箱內一起加熱等。
料:實驗器具不清潔,沒有按照類別擺放;實驗試劑沒有按類別擺放;有些試劑瓶沒有標簽、標注不全或使用飲料瓶裝試劑;廢棄的有毒廢液直接倒入下水道等。
法:實驗標準不全;實驗記錄造假等。
環(huán):實驗室內衛(wèi)生差;安全通道不暢;臨時電源線多等。
2.2實驗室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2.2.1前期策劃不周,硬件先天不足
有的實驗室由于策劃不周,常新增實驗項目和實驗設備,用電負荷增加,電源臨時線路增加;為了擺放新增的設備,調整實驗室內部布局,難免要侵占或堵塞安全通道,這都造成不少的火災事故隱患。
2.2.2安全意識不強,安全知識缺乏
有的實驗室員工(包括管理人員、科研試驗人員)都不同程度存在著重科研試驗輕安全管理,重工作進度輕操作規(guī)程等麻痹思想,心存僥幸;由于缺少專業(yè)安全教育培訓師和教材課件,實驗室員工受到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訓少,或安全教育浮于常規(guī)教育,針對性和專業(yè)性不強,安全知識貧乏,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識,存在憑經驗、想當然的觀念,勢必造成事故隱患。
2.2.3安全制度不完善,措施落實不嚴
有的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全,缺少設備操作規(guī)程、保養(yǎng)要求記錄以及防護用品的使用要求;有的實驗室雖然有制度,常常是簡單概括性的要求,缺乏規(guī)范化、科學化、系統(tǒng)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多強調“禁止”“嚴禁”,執(zhí)行難落實難;有的實驗室在安全檢查的制度化、常態(tài)化、專業(yè)化不到位,沒有公示通報發(fā)現的事故隱患,對隱患問題整改閉環(huán)管理的督促手段欠缺、力度不夠。
2.2.4勞動防護用品缺失,自我保護意識不強
有的實驗室配備不全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僅僅是白大褂;有的實驗室配備不符合實驗要求的個人勞動防護用品;有的實驗室配備了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在實驗過程中,實驗專用服裝、防毒口罩、護目鏡、防護手套等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卻存在不知使用、不會使用、不能使用、不會保養(yǎng)的現象。
2.2.5危險化學品管理疏漏,過程缺失控制
有的實驗室對危險化學品、化學品等購置管理缺少有效的監(jiān)管,沒有健全的申購、領用、使用、回收、銷毀的全過程控制制度和記錄文件,只有危險化學品出庫領用手續(xù),沒有使用、回收、銷毀等過程、結果登記記錄等。
2.2.6化學“三廢”處置,有待不斷規(guī)范
有的實驗室沒有按規(guī)定對廢液分類,其回收容器沒有警示標識和標注,沒有建立全面有效的監(jiān)督措施,以防止直接排放到環(huán)境中;廢氣的處置也有待改進,有的實驗室沒有建設廢氣處置設施,在密封裝置或通風管道收集的試驗廢氣也直接排放到環(huán)境中;有的實驗室將實驗固廢物與生活垃圾沒有分類處置,特別是有毒廢棄物隨同生活垃圾一同處置的現象比較普遍,有待進一步細化與落實處置措施。
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必須以安全文化為引領、安全制度為保障、標準現場為基礎、規(guī)范行為為支撐、預警監(jiān)控為手段,有效增強全員的主動責任意識,推進安全管理良性循環(huán)。
3.1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安全意識
推進安全文化建設,解決員工的思想意識問題,使“安全成為員工核心價值觀”的思想落地生根,實現全員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根本轉變。
加強安全教育,倡導安全文化,實驗室通過舉辦安全知識講座、事故案例分析會、觀看事故教育片、消防和應急器材使用和基本技能訓練課、法律法規(guī)教育會,利用網絡、宣傳畫等各種媒介,在員工中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與宣傳,把安全教育作為一種常態(tài)教育,使員工了解安全知識,養(yǎng)成重視安全的習慣,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
3.2完善規(guī)章制度,落實責任制度
建立安全生產制度,解決制度規(guī)程完善與落實的問題,做到制度規(guī)程“全覆蓋、無漏洞、零缺陷、可操作”,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實現安全管理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和程序化。
3.2.1建立可操作性的安全管理制度
實驗室應根據國家法律法規(guī)及政策,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實驗室的人員準入制度、員工健康監(jiān)護制度、實驗室事件事故的緊急處置制度、實驗室設備儀器定期檢查(安全去污染、維護)和更新制度、實驗室個人防護裝備的選擇使用維護制度、培訓意識和能力控制的制度、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管理制度、實驗室應急手冊、實驗安全操作手冊、實驗室設備設施使用說明及操作規(guī)程、實驗室危險物品(化學試劑)的使用和處理方法以及廢物處理辦法等配套的安全管理制度,張貼明示在墻,保證實驗室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專人負責實驗室日常安全工作,在執(zhí)行過程中要做到嚴、細、實。3.2.2 建立切實有效的安全責任制度
本著“一崗雙責、黨政同責、齊抓共管”、“管業(yè)務必須管安全”“管工作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實驗室應制定所有崗位的安全職責,具體明確每名員工在安全工作上應該承擔的職責,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內容符合崗位實際、具有可操作性和針對性,真正形成層次清晰、分級負責、覆蓋全員的安全責任體系,使得安全責任從“人人參與”向“人人負責”轉變。
實驗室的負責人、安全員、設備所屬員、試驗操作員等員工,簽訂崗位安全責任書,明確界定安全職責、責任范圍,詳細記錄履職情況,加強責任心,做到一切活動,有據可查。
3.2.3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
實驗室還應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或考核機制,在日常各種級別獎項評選中,安全作為其中的內容或方面,占有一定的比例權重;在崗位任期或年度考核中,安全應作為其中重要考核內容,作為獎懲的依據,真正將安全制度(規(guī)范)、安全職責等落實在崗位工作中。
3.3注重崗位培訓,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3.3.1崗前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訓
加強實驗室員工崗前學習培訓各種儀器及器皿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其熟練掌握操作方法,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程序進行標準化操作試驗,全面提高實驗室員工從事試驗的操作技能和理論水平,樹立人人遵守安全操作規(guī)程的思想,同時具備分析實驗現象和影響因素的能力,具有控制試驗全過程的能力,從而減少隱患、事件事故的出現。
3.3.2定期進行安全知識技能的培訓
定期對實驗室員工進行安全知識培訓教育和應急技能的學習,使之掌握相應的安全知識、安全操作和應急救援技能,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增強安全責任心,學會避險技術,養(yǎng)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從而保證科研試驗的正常進行。
加強對實驗室員工安全技能的訓練,定期進行事件事故應急救援演練,請專業(yè)人員講解安全生產知識、滅火常識和各類滅火器的應用場合和使用方法。通過培訓和演練增強員工的安全技能,在有意外的情況下,能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減少人員傷害。3.3.3 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固化安全意識和良好的實驗習慣,是杜絕事件、事故的發(fā)生,確保實驗安全進行的重要保障。實驗室員工應通過安全標準化操作,規(guī)定試驗過程中各種工況、工序作業(yè)的步驟、事故風險及防范措施、應急操作,明確做到何種程度才是標準化操作,實現“有現場有標準、有標準才可操作”,達到固化良好的工作習慣的目的。
3.4實施現場標準化,優(yōu)化試驗環(huán)境管理
優(yōu)化試驗環(huán)境管理,解決試驗中設備和環(huán)境問題,打造標準化試驗現場,實現“現場無隱患、設備無缺陷、管理無漏洞”,從源頭上降低事故風險,規(guī)范現場。
加大實驗室安全設施的投入,提高安全系數,根據實驗室危險因素的具體情況,更新、改造、配置勞動保護設施、用品和應急物資(含急救藥品),安裝必要的檢測、監(jiān)控設備,以期及早發(fā)現隱患,將事故苗頭封殺于萌芽之中。
設備設施從定置擺放、規(guī)范安裝、完好運行、定期維護保養(yǎng)等階段做到標準化管理,試驗現場安全目視化和上鎖掛簽,隔離能量防止誤操作,時刻警示事故風險,提示員工自覺做好防范措施。
應保證實驗室房間的水、電、氣、暖等管線設施規(guī)范,實驗室布置合理、通道暢通,各種安全標識齊全直觀,安全防護設施可靠。
3.5加強安全督查,實施安全預警監(jiān)控
實施安全預警監(jiān)控,解決實驗室操作現場安全規(guī)章制度等措施的執(zhí)行和落實,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事件、事故對生命造成的傷害、對財產造成的損失。
實驗室應由專人負責安全巡檢,每天對試驗準備情況、危化品庫房等重點部位進行巡檢,并填寫安全巡檢記錄;定期對實驗室現場設施、設備、消防器材等涉及安全因素的場所進行檢查,發(fā)現安全隱患及時整改;節(jié)假日前必須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實驗室員工應認真檢查水、電、氣及門窗等是否關閉后才可離開實驗室。有條件的實驗室,可以安裝消防報警系統(tǒng)、防盜報警系統(tǒng)或遠程視頻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實現安全管理的技防,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
3.6開展危害因素辨識,消除事故隱患
開展危害因素辨識的目的是提高員工的風險意識和管控能力,識別風險、消除隱患,杜絕事故發(fā)生。
實驗室應采用工作前安全分析(JSA)、安全檢查表(SCL)、故障樹分析(FTA)、事件樹分析(ETA)、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等方法,對試驗操作班組、崗位人員、操作工序、工藝技術、設備設施、作業(yè)環(huán)境進行評估,制定和嚴格實施有針對性的風險削減和控制措施;大力推行崗位操作“五先工作法”,即:進入試驗現場前先觀察環(huán)境是否安全,啟動設備前先檢查是否完好,動手操作前先思考操作規(guī)程、程序是否掌握,操作作業(yè)前先識別是否存在安全風險,作業(yè)中優(yōu)先關注是否做到“三不傷害”,實現事故風險的有效管控。
3.7狠抓危險化學品監(jiān)管,落實危險化學品法規(guī)
實驗室應嚴格落實國家、行業(yè)有關危險化學品管理的各項制度,建立實驗室危險化學品使用、儲存等安全管理制度,規(guī)范危險化學品的使用及管理。
實驗室儲存危險化學品,應當符合國家標準對消防安全要求,設置明顯標志。儲存設備、安全設施和應急裝備應當定期檢查。
應建立危險化學品臺帳,實行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制度,由專人負責管理。危險化學品必須標識清楚,分類存放。入庫、存儲、使用都要登記,實行領用制度,由專人對其使用、儲存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
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化學品采購量要適當,庫存儲量不能過大,使用時隨用隨領,確保使用安全。
定期檢查危險化學品存儲情況: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化學品應存儲于陰涼、通風的庫房內,遠離熱源、明火,避免陽光直射。庫房內照明采用“防爆型”照明燈具,庫房應采取必要的防靜電接地措施。危險化學品庫房應實行“雙人雙鎖”管理,庫房內應配備足夠數量的滅火設備,如滅火器、滅火沙等。
實驗室員工使用危險化學品前必須熟知其危險特性、預防措施和急救措施,以避免發(fā)生危險,并能夠在發(fā)生危險情況是做出正確的應對處理。
3.8嚴控“三廢”處理,確保綠色發(fā)展
實驗室工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廢氣、廢液、廢渣,處理不當,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對人群造成傷害。實驗室應制定“三廢”處理制度,以規(guī)范實驗室人員對“三廢”處理的行為。應遵循如下原則:
(1)實驗室應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guī)及行業(yè)要求,建立健全化學廢棄物處置規(guī)定和程序。
(2)實驗室應按照回收、吸收、水溶解、化學分解等分類進行收集化學廢棄物,儲存于標明物質的危害性質和風險性的容器中,定期清理。不得將不同性質的危險廢棄物混放,以免發(fā)生危險。嚴禁隨意棄置堆放和排入環(huán)境中,以防引起事故和環(huán)境污染。
(3)實驗室應定期監(jiān)督檢查對分類收集的化學廢棄物的化學、物理及火災危害的控制措施,以確保其確實有效可行,應保存監(jiān)管記錄。
(4)實驗室應按照國家法規(guī)制定詳細的危險廢棄物轉移程序,按照程序將需要進行安全處理的廢棄物移交給有資質、有處理能力的環(huán)境保護部門統(tǒng)一處理。以保證廢棄物的處理完全符合安全環(huán)保要求,使這些廢棄物安全、合法地脫離實驗室控制。
實驗室是專業(yè)的高風險的工作場所,實驗室安全是實驗室管理的重要部分,是科研試驗正常運作的保障,如果發(fā)生事故,既有財產損失,可能還有高素質人才的損失。因此,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固化實驗安全管理制度和員工良好的工作習慣,確??蒲性囼炚_M行,對企業(yè)科學發(fā)展、安全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1]王隴德.實驗室建設與管理[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
[2]夏敏.淺談如何做好實驗室人員培訓工作[J].計測技術,2009,29(6):52-56
[3]駱巨新.分析實驗室裝備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
[4]馬桂銘.化驗室組織與管理[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2
[5]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 13690-200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學品分類和危險性公示 通則》[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
[6]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編.危險化學品安全評價[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