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首屆“亭文化暨園理學研討會”即將召開
亭子作為中國古建筑門類中的一種,在時空發(fā)展的長河中具有縱橫交錯的普及而清晰的民族特色,與人們的生活隨形隨影。其歷史價值、社會意義與文化積淀的研究,可以成為中國建筑門類中一種最具普世意義的學問。造園是一種“人造自然”的行為,造園之理即“園理”,對“園理學”的研究有助于推進當代園林建設與理論的發(fā)展。
在清華大學朱鈞珍教授倡議下,現研究決定于2016年5月13日至5月15日,在“天下第一亭”醉翁亭所在地——安徽省滁州市召開中國首屆“亭文化暨園理學研討會”。中國建筑業(yè)協會古建筑與園林施工分會、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景觀系和滁州市相關單位為主辦單位,安徽省風景園林學會為承辦單位,天津市公園綠地行業(yè)協會為協辦單位。
會議誠邀相關專家學者、業(yè)界精英人士踴躍參會并撰稿。論文結稿時間:2016年4月30日。參加會議的代表請將回執(zhí)于4月20日前返回安徽省風景園林學會秘書處,以便發(fā)第二輪通知。
近日,朱鈞珍教授親自為研討會擬題。
一、關于“亭文化”方面
1.中國亭子的文化性似乎主要不在亭內而在亭外,既深且廣,為了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當前園林建設蓬勃發(fā)展的今天,是否有必要組織一個小規(guī)模的亭學研究會。
2.如果將滁州建成為一座亭城,則號稱“天下第一亭”的醉翁亭的地位是提升了還是降低了。
二、關于“園理學”方面
1.在中國古代的園林中,尤其是皇園和私園,其中是建筑物多達30%左右,這樣如何來體現中國造園“天人合一”的要求。
2.中國園林的基本體系是什么?
3.上海興建的迪士尼(Disney land)即將開園,您對此事有何認識與感想?
4.在中國傳統(tǒng)園林中,您認為有哪些是具有復興的價值或可在當代持續(xù)發(fā)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