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舟
【摘要】本文重點分析了現(xiàn)代小學生的基本教學特點,探討了現(xiàn)代小學語文識字的教學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了拓展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等措施,烘托教學氛圍,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保證小學語文識字的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小學生 語文 識字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110-01
1.引言
目前,教育部對小學語文六年的識字要求在5000字左右,教學任務相當艱巨,平均每年需要認識900多個漢字,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比較困難,而且根據(jù)教學任務的分布情況分析,小學語文的識字一般集中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換句話說,學生在低年級階段學習的漢字更多,每年遠遠超過900字。
2.教學對象分析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他們的形象思維、創(chuàng)造思想還處在養(yǎng)成階段,小學生愛玩的天性依然存在,這個階段小學生好動的特征使得他們有時很難靜下來,不能進行有效的學習。其次,一般人的精力集中時間在半小時左右,但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一般精神集中時長更短,一般在十分鐘到十五分鐘左右。超出這個時長,小學生的精神就很難集中,需要有外界的干預(即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多元化)才能再次集中精神。
3.小語識字教學的基本情況分析
小學6年是孩子進入學生時代最初的階段。認識漢字是一個學生開啟學習的主要手段,沒有一定的生詞量,小學生其他能力的提升都是空中樓閣,因此認識漢字就成為了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重要的學習任務。小學1、2年級階段學生認識漢字的總量基本上占到整個小學6年生字量的一半以上,面對這樣一個教學任務,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他們在認識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認識錯誤,漢字書寫不準確、字形記憶不牢等,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1、2年級的小學生剛剛從幼兒教育階段步入小學教育階段,由于幼兒園的教育一般都是游戲式的教學方式,幼師在教學的耐心程度上更加細致,但是到了小學階段,由于小學任務的加重,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方式發(fā)生了一定變化,很多的游戲教學不能滿足現(xiàn)代小學語文的認字要求,教學氛圍的變化使得學生的學習出現(xiàn)了很大困難。其次,教學任務的加大。認字環(huán)節(jié)是小學低年級階段的主要任務之一,因為只有生字量不斷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提升才有基礎和前提。這種學習任務很多學生都承受不起,造成了識字過程中出現(xiàn)了各種問題。最后,教師教學方法需要與時俱進。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教學方式方法的多樣能將學生從枯燥的學習中解放出來,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也是發(fā)展變化的,所以不能夠憑借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來面對新的學生,但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教改建議
4.1教學方法多元化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教學中老師可以尋找一些簡單的規(guī)律,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例如:在“現(xiàn)”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這個字分解成兩個基本字,即“王”和“見”,這也是現(xiàn)代漢字的基本構成,根據(jù)這一規(guī)律,將“現(xiàn)”這個字分解成兩個更為簡單,熟悉的漢字,實現(xiàn)一種思維的轉(zhuǎn)化,使得學生可能更好的理解“現(xiàn)”這個字,同時可以將“現(xiàn)”這個字的學習進一步拓展,一方面可以從構成“現(xiàn)”的基本字出發(fā),觸類旁通提出更多的漢字學習,另一方面可以從組詞出發(fā),引申出更多的詞組,認識更多的漢字。
4.2教學形式的多樣性,拓展認字教學氛圍
學習興趣是教學改革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重點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突出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因為小學生的對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興趣很高,他們可以更好的實現(xiàn)學習主動性的提升,多引入一些小學生喜歡的教學形式和手段,例如游戲識字教學,互動式白板教學,多媒體課件等都可以進一步豐富教學形式,這些多樣性的教學形式主要利用的就是小學生愛玩的天性,在娛樂的過程中就認識了很多漢字,例如教師可以編唱一些兒歌、可以進行一些猜字謎等游戲形式進一步提高教學興趣點。
5.結(jié)語
識字教學是學生學習的起點,是學生學習現(xiàn)代知識的基礎,直接關系到學生個人的未來發(fā)展,是小學教育的核心之一。因此,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拓展教學形式,可以實現(xiàn)學生識字興趣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孫蘭平.河北省教育學會“十二五”規(guī)劃2010年度一般課題《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的研究》研究報告[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第五屆優(yōu)秀課題成果展,2013,11:156-157.
[2]南寧市濱湖路小學學校文化研究課題組,王瑾,李月葵,黃莉,梁惠娟,等.學校文化建設是濱湖路小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藍色的夢——學校文化建設的研究》的研究報告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A].2010,05: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