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楠
延邊大學
從女性主義角度分析《時時刻刻》中的女性生存狀況
孫 楠
延邊大學
《時時刻刻》是邁克爾.坎寧安在1998年寫的一部小說。它獲得了1999年普利策小說獎,1999年??思{小說獎和1999年的男同性戀,女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人圖書獎。作為一部后現(xiàn)代和女性主義的代表作,它多年來被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本論文試圖分析書中三位女性角色的被壓抑的生活,展現(xiàn)她們面對壓迫的不同方法,從而揭示社會對女性持續(xù)的歧視。通過展現(xiàn)三位女性角色的壓抑生活和她們的命運,本論文意圖揭示作為女性,她們在生活中有著不可言說的痛苦,無論社會怎樣發(fā)展,來自社會對她們的歧視從未停止。
女性主義;歧視;父權(quán)社會
邁克爾.坎寧安 (1952年11月6日—)是一位美國作家和電影劇本作家。他以1998年出版的《時時刻刻》聞名于世,這本小說獲得1999年普利策小說獎和??思{獎。目前邁克爾.坎寧安是耶魯大學的一名創(chuàng)造性寫作的高級講師。
《時時刻刻》描述了身處三個時代的不同女性的生活經(jīng)歷。這三位女性都被弗妮吉亞.伍爾夫的小說《達洛維夫人》所影響,并且這三位女性的生活都在一定程度上與弗妮吉亞.伍爾夫所描寫的達洛維夫人相似。與弗妮吉亞.伍爾夫的時間設(shè)定不同,邁克爾.坎寧安筆下的女性人物跨越了幾乎一個世紀,他給讀者呈現(xiàn)了女性在這幾乎一個世紀的生活變化。
這三位女性人物都在社會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性別歧視,所以女性主義理論適合分析這三位受害者的生存狀況。
不可否認的是先前關(guān)于《時時刻刻》的女性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有關(guān)這三位女性所遭受持續(xù)歧視的研究并未找到。本論文試著呈現(xiàn)這三位女性的悲慘生活和她們的壓力,然后展現(xiàn)她們面對社會歧視的掙扎。
在這本小說中,三位女性人物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和不同的工作。她們的相似之處是她們的家庭角色—妻子。他們都感受到了針對女性的壓力并都在努力克服性別歧視。
1.伍爾夫夫人的壓抑生活
作為一名天才的女性作家,伍爾夫夫人深受精神病的折磨并煩擾同時來自家庭的壓力。
伍爾夫夫人的名字是弗妮吉亞。她的故事發(fā)生在1923年的倫敦郊區(qū)。她的丈夫認為郊區(qū)的安靜環(huán)境有利于她的精神疾病,事情上弗妮吉亞并不喜歡這里。清晨,伍爾夫夫人起床并打算構(gòu)建新小說《達洛維夫人》的情節(jié)。她害怕女仆們的質(zhì)疑并竭力躲避家務事。不久,她逼迫自己去為丈夫創(chuàng)造一種充滿愛和平和的環(huán)境。然后,她的姐姐和三個孩子來拜訪她,在這次拜訪中,他們找到了一只快要死的鳥并為它辦了一場葬禮。伍爾夫夫人突然意識到死亡是如此美好并想成為那只鳥。晚飯前,她逃離家里想去往倫敦,但被丈夫找到。她裝作什么也沒有發(fā)生并表現(xiàn)良好以讓丈夫相信她的病已經(jīng)好轉(zhuǎn)。夜晚,伍爾夫夫人打算以后會尊重自己心里的聲音做自己想做的事。
從她的故事中,可以看到伍爾夫夫人所遭受的來自家庭的壓力和他所承受的痛苦。
作為一名作家,伍爾夫夫人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生活,對此她感到很愧疚。家庭的女仆認為一個妻子應該做到一個女主人的義務照顧家庭,而不是無意義的寫作。伍爾夫夫人并不擅長管理家務,因此她躲避女仆們責備的目光。盡管她不滿意女仆做的午餐,但她假裝很滿意。因為她知道,如果不是寫作占據(jù)了她大部分的時間,她是可以自己制定餐單給仆人們。
在她的姐姐來訪時,她并沒有裝扮好。她感到非常不安,因為她知道她的著裝并不是一個女主人該有的樣子。
作為一名女性,伍爾夫夫人感到自己的生活被其他人偷走了,而且她還不能有絲毫的反抗。她完全地被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各種需求所束縛。
2.布朗夫人的壓抑生活
布朗太太的生活被她的家庭緊緊地禁錮。
小說的時間跳躍到1949年的洛杉磯,布朗夫人在閱讀弗妮吉亞.伍爾夫的《達洛維夫人》。此時,布朗夫人懷著她的第二個孩子在床上閱讀,她不愿意下樓去參與丈夫和兒子的早餐。盡管她愛著自己的丈夫和兒子,但她感覺自己很難成為一個好妻子和好媽媽。最終,她逼迫自己下樓并準備制作一個晚餐生日蛋糕。當和兒子一起完成蛋糕后,布朗夫人感覺很難受,因為這個蛋糕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當她的鄰居基蒂來拜訪她時,她扔掉了這個充滿恥辱的蛋糕?;賮韺で蟛祭侍膸椭驗樗剂税┌Y打算去檢查身體。布朗太太安慰她的過程中親吻了基蒂。當基蒂離開后,布朗太太重新做了一個蛋糕并把孩子送去臨時保姆那里。她找一個旅店讓自己安靜的讀書并在那里放棄了自殺的念頭。她回家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但她再一次感到了家庭的壓力。在晚上睡覺前,她還在掙扎是否要自殺。
從布朗太太的故事中,她是一個典型的家庭主婦并在竭力扮演好這一角色。正如波伏娃所說,女人并沒不是天生的家庭主婦,她是被傳統(tǒng)觀念和來自男權(quán)社會的需求所塑造的。二戰(zhàn)后,男性想要一種平靜的生活,他們期待家庭是一個能讓他們被愛港灣。
布朗太太試著從丈夫那里獲得理解,但她一次次地失敗了。無論她送什么給丈夫,丈夫都是一樣的表情,。最終她意識到丈夫的幸福在于她,丈夫想要的是一個家和時時刻刻想他的妻子。布朗太太的兒子也像她的丈夫一樣,瘋狂地索取媽媽的愛和關(guān)注。
當時的社會把布朗太太禁錮在家庭中,家庭又把布朗太太禁錮在房子中。蛋糕的失敗讓布朗太太否認自己的價值,而來自家里兩位男性的索取讓她窒息。沒有人關(guān)心布朗太太想要什么。
3.達洛維夫人的壓抑生活
達洛維夫人的故事設(shè)定在2001年的紐約。達洛維夫人是一位同性戀并與一名女性同居多年。清晨,她為一位摯友理查德準備派對。理查德是一位艾滋病患者,他寫的作品獲得了一個獎項。買完花后,達洛維夫人去往理查德的公寓并照顧他。當她下午在家里準備晚宴時,過去的朋友路易斯來拜訪她。他們一起回顧了年少的日子。然后達洛維夫人去往理查德的公寓幫他著裝,但理查德在她面前跳樓自殺。夜晚,達洛維夫人的愛人賽莉、她的女兒茱莉亞和理查德的媽媽布朗太太互相安慰。
從時間上來說,二十一世紀似乎對女性應該更加寬容,但事實并非如此。盡管社會對同性戀更加容忍,但她們?nèi)栽谠馐芷缫?。作為一名妻子,達洛維夫人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非常在意。因為女兒茱莉亞是通過達洛維夫人買來的精子而生下的,她對不能給女兒一個父親感到愧疚。她一直在假裝自己生活的很開心,但并非如此,她不敢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那樣別人會不喜歡她。她不敢打破世俗的規(guī)矩,與一名女性戀人同居已經(jīng)讓她備受爭議,她在生活其他方面中只好小心翼翼的扮演好女性的角色。
作為女性,三位人物感受到了來自家庭和社會不可言說的壓力。但她們?nèi)栽谂?chuàng)造一種有意義的生活。面對壓力時,她們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1.伍爾夫夫人—自殺
伍爾夫太太所處的社會對女性是相當嚴格的。盡管遭受身體和精神的折磨,伍爾夫太太并沒有想輕易地放棄自己的生命。
伍爾夫夫人一直在考慮自己是否可以戰(zhàn)勝自己的精神疾病。面對精神痛苦時,她試圖尋找并欣賞生活的美麗。但最終,她感到自己被來自家庭不可能完成的需求和藝術(shù)的失敗所擊垮。
伍爾夫太太最終決定溺水身亡。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壓力對她來說實在不可承受。
2.布朗太太—逃離
面對家庭的壓力,布朗太太在書中找到了自由并幻想自己也可以擁有同作者一樣的創(chuàng)作天分。但現(xiàn)實告訴她,她既不能完全解決家務事,也不能像弗妮吉亞作家那樣寫書來表現(xiàn)自己的想法。
布朗太太也一直在死亡和生存之間掙扎。有時,她享受家庭的愛和生活的美好。然而,社會給女性所留的空間太小了。她感到自己被孩子、丈夫和蛋糕掏空了。發(fā)生在丈夫派對中的事情堅定了她逃離家庭的決心。
布朗太太喜歡閱讀并可以在書中找到安慰和平和。最終,她逃到了家拿到并找了一個圖書館的工作。這是她面對壓力的方法。
3.達洛維夫人—找到生活的美麗
不可否認的是達洛維夫人所處的時代對女性的束縛更少,但并不等于不存在。同前兩位女性相比,達洛維夫人面對壓力的解決辦法更加積極。一方面是由于社會更加開放,另一方面是達洛維夫人對生活的熱愛。
在故事的最后,達洛維夫人意識到:我們總是可以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但連孩子都知道那些美好的時刻終會逝去。但那有怎樣,我們?nèi)匀粺釔圻@個城市、這個清晨和更多美好的東西。盡管社會給她帶來了各壓力,但她熱愛殘酷但堅不可摧的生活。
邁克爾·坎寧安是一位杰出的文學作家。他運用出色的文學功底展現(xiàn)了女性在小說時代的處境。通過對女性壓抑生活的分析,她們所遭受的社會歧視和家庭壓力都展現(xiàn)出來了。
伍爾夫夫人的故事在1923年,布朗太太的故事中在1949年,而達洛維夫人的故事在21世紀。時代在進步,但女性的生存狀況并沒有取得飛速的發(fā)展??此?1世紀對女性更加寬容,但一種歧視消失,新的歧視出現(xiàn)。女性沒有完全的自由。作為女性,她們?nèi)匀辉馐苤豢裳哉f的痛苦和壓力。社會和家庭只為她們留下一點狹小的空間。上述探討的分析意在展示社會對女性的歧視是持續(xù)不斷地,本文意在通過這三位女性的生活展現(xiàn)社會對女性持續(xù)的壓迫。
[1]Michael, Cunningham.(1998).The Hours.Picador USA.Farrar, Atraus and Giroux.
[2]馬淑娟.(2014).時空的呼喚——從意象解讀看《時時刻刻》中的女性主義.青年文學家, 第102期.
[3]王佳英.(2015).《時時刻刻》中現(xiàn)代知識女性的“牢籠”之惑.學術(shù)交流,第二期.
[4]西蒙.德.波伏娃.(1998).第二性.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5]周紅燕.(2014).女性主義的繼承與發(fā)展--《時時刻刻》評析.山東行政學院學報,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