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昱
張愛玲說,在這個世上總有一個人在等你,無論在什么時候,無論在什么地方,反正總有這樣一個人。如今感覺,其實世上也總有那么一個地方,或者遠在天涯,或者近在咫尺,反正總有這樣一個地方,讓你去過一次還想再去,或許這里能帶給你情景交流的快樂吧!
福建之行是在計劃之外的,2012年的最后一個月,匆匆啟程,沒有過多的準備,只有些許的期待,不知道這個一直有些向往的地方會給我怎樣的一種感受。
因為轉機,路途比想象中要遠。晚間到達廈門后,一出機艙,迎面撲來一股清爽潮濕又溫潤的風兒,冬天里難能有這樣的舒暢感,甚至都有些沉醉了,這樣的空氣才更適合干性皮膚。晚上,沒有旅途的勞累,但也不再出去逛夜景,興奮之余期待明天。
在上杭縣古田鎮(zhèn)的古田會議遺址,蒙蒙細雨中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遠遠地就看到“古田會議永放光芒”八個大紅字矗立在山腳下。紅色,真的可以代表一種氣魄,一種可以在任何年代讓人心心向善的精神。在此分享一下毛澤東為祝賀古田會議后紅四軍的勝利戰(zhàn)略轉移而作的一闋詞:“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彰顯了運籌帷幄之間又含詩人情懷的大氣魄。
單聽“鼓浪嶼”這個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充滿了情調和浪漫的地方,就足以勾起你對它的美好想象?,F(xiàn)在回想起來,開往鼓浪嶼的渡輪,更像是一部時光穿梭機,緩緩地,仿佛穿越百年,把你從現(xiàn)實帶入那遙遠的夢境。鼓浪嶼上有很多經(jīng)典的建筑和特色的小店,一家家店主都將自己的店鋪做了精心布置,各自有著自己的特別之處,這也成為一道道特別的風景,幾乎讓所有的年輕人流連忘返。每走過一個拐角總能眼前一亮看到許多讓人心動的事物。菽莊花園依海建園,海藏園中,傍山為洞,壘石補山,與遠處山光水色互為襯托,渾然一體。園內看海,波浪拍岸,倚欄遠眺,山海相接,鮮花滿徑,綠樹成行,真是難得的勝景。在島上,萬物都是有靈氣的。高大茂盛的百年老榕樹,滿地生根,就像上了年紀的慈祥的老人守望著這座安逸的小島。
踏上島的那一刻,感覺這是一個足以讓人迷失的島嶼。在這浪漫而又平靜的小島上,人們似乎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這里特別適合釋放自己的心靈,新鮮的空氣適合洗滌自己的心情,可以暫時逃避現(xiàn)實的瑣碎和自己慵懶的心態(tài),真的是可以讓人陶醉的世外桃源。在這里,一個人,可以很安靜;兩個人,可以很甜蜜。不管你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都可以找到最美最真的自己。在這里,什么都不要想;在這里,時間是用來浪費的。半天的時間匆匆而過,下次還想再來,在島上住幾天,細細品味這座充滿歷史滄桑感又富有朝氣充滿活力、耐人尋味的“海上花園”。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閩贛兩省交界處,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chǎn)”,由于遠古時期地殼運動,加上雨水侵蝕、風化剝落的綜合作用,使山體發(fā)生了奇特變化:峰巖上升,溝谷下陷;山色因地熱氧化而顯紅褐,山形因擠壓而變得千姿百態(tài),有的直上云霄,有的橫亙數(shù)里,有的如屏垂掛,有的傲立雄踞,有的亭亭玉立。聽到泉水流淌之聲輕快清脆,好像嬰兒牙牙學語之音,原來是到了語兒泉。石碑上鐫有沈宗敬的詩:“夜半聽泉鳴,如與小兒語。語兒兒不知,滴滴皆成雨?!薄磷碓谠评镬F里緩緩爬山,猶入人間仙境般神秘而縹緲。九曲泛舟漂流,的確很有特色,溪水清澈見底,曲曲彎彎,如一條玉帶盤繞群峰。所謂九曲就是溪水共彎九曲,溪邊有很多著名的山峰,一路上聽撐筏的艄公講著它們的故事。乘竹筏順九曲溪而下,山狹水轉,忽而水平似鏡,忽而急流湍湍,兩岸美景盡收眼底,無登山之勞,有涉水之樂,妙不可言。正好趕上雨中漂流,更有一番情趣。武夷山不高,平均海拔在300多米,適合攀爬,氣候冬暖夏涼,又有武夷山機場,所以也很適合周末游玩。
土樓又是福建的一大特色景點,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型夯土居民建筑,是中國古建筑的璀璨明珠,被譽為“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永定的土樓群,青山環(huán)抱,綠水環(huán)繞,田園烘托,很是壯觀,既有詩情畫意之感,又有豪邁之英雄氣概,給人留下無窮的想象空間。分方形和圓形兩種,風格獨特、歷史悠久、千姿百態(tài),種類繁多,規(guī)模宏大、結構精巧。圓形土樓就像地下冒出來的“一朵大蘑菇”,又如天上掉下來的“飛碟”,還曾被西方國家誤認為是我國的核反應堆。最有名的是振城樓,有“土樓王子”之稱,建于1912年,按照“八卦圖”布局構建,由內外兩環(huán)樓構成,整體上有羅馬建筑的味道。土樓是以生土作為主要建筑材料,摻上細沙、石灰、竹片、木條等,經(jīng)過反復揉、舂、壓建造而成,從古代至新中國成立前,都是客家人自衛(wèi)防御的堅固樓堡。圓形土樓一二層不開窗戶,有雙層的外層開窗,除用于通風納光外,也便于狙擊入侵之敵。土樓最高層處設有瞭望臺,以便了解敵情。樓頂覆以火燒瓦蓋,經(jīng)久不損。一座土樓就是一個小社會。客家人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fā)展,需要最大限度的自給自足,而土樓的結構及功能充分滿足了這個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特色需要。樓內的水井、廚房、倉儲、臥室等設施一應俱全。高可達四五層,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樓聚居。全家族人在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同時,又盡享幾代同堂、合家團圓的天倫之樂。穿過一個個土樓群,頗有些世外桃源的感覺,如果有時間能在這邊住上幾天是最好不過的了。
幾天的行程,只是走過了八閩大地的邊邊角角,福州、寧德、泉州都有很不錯的景點。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去廈門大學轉轉,參觀最美的大學校園;可以在鼓浪嶼住一晚,總覺得沒有地方比這里更浪漫;還可以在土樓群里住一周,坐下來品一壺大紅袍,聽他們講閩南語、客家話,感受當?shù)氐娘L土人情。
但愿多年后,這些都能實現(xiàn),如果有機會,一定還會再去。
高原神韻
“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是誰留下千年的祈盼,難道說還有無言的歌,還是那久久不能忘懷的眷戀。
是誰日夜遙望著藍天,是誰渴望永久的夢幻,難道說還有贊美的歌,還是那仿佛不能改變的莊嚴。
哦,我看見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連,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每當聽到韓紅演唱這首高亢激越、蕩氣回腸的《青藏高原》,便會對那片神秘的遼闊大地充滿無限遐想,作曲家究竟置身于怎樣的神奇土地上,才譜寫出了如此震撼的佳作……
七八月份,當家鄉(xiāng)這邊盛夏如火的時候,西北地區(qū)涼爽宜人,正適合走進大美青海,感受那里的高原神韻。
西寧是古“絲綢之路”南線的經(jīng)由之地,雖說“絲綢之路”已成為歷史,如今走在繁華喧鬧的街道上,看到的只是水井巷、莫家街、青稞酒、牦牛肉,但依然會想起那條神秘而陌生的絲綢古道,因為蘊含著太多的歷史與文化,吸引著無數(shù)的人們對她心馳神往。
佛教圣地塔爾寺
塔爾寺是青海省藏傳佛教第一大寺院,原名塔兒寺,得名于寺中大金瓦殿內紀念宗喀巴的大銀塔。塔爾寺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爾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俗稱喇嘛教)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在車上遠遠望去,就能感受到這座佛教圣地的莊重和威嚴,整座寺依山疊砌、蜿蜒起伏、錯落有致、氣勢磅礴,寺內古樹參天,佛塔林立,壯麗非凡。首先進入眼簾的是八寶如意塔——八個白色的佛塔,東西向一字排列,依次是:蓮聚塔、菩提塔、四諦塔、神變塔、天降塔、息凈塔、尊勝塔、涅塔,矗立在寺前廣場上,猶如一個個高大威武的勇士,守衛(wèi)著這塊佛教凈土,成為塔爾寺的象征建筑物。
我們一路拍照走到寺院門口,看到很多藏族信徒在虔誠地原地磕長頭,為了不計算錯誤,他們在磕長頭時都拿著一串佛珠計數(shù)。一個人至少要磕一萬次,叩頭時赤腳,口誦經(jīng)文,心中念佛,這樣才能表示虔誠。據(jù)說為了達到功德圓滿,有的信徒會用好幾個月的時間,磕完十萬個長頭。如此的毅力,可見信仰的力量多么強大。
大金瓦殿,位于全寺正中。綠墻金瓦,金碧輝煌,殿內供奉的菩提大銀塔是青藏高原最珍貴的圣物之一,塔基處為宗師誕生地,塔頂是鎏金的。喇嘛一邊在大聲地念誦經(jīng)書,一邊擂著掛在面前的大鼓,非常虔誠。據(jù)說這樣能將自己的念經(jīng)聲通過掛在寺前柱子上面的經(jīng)幡傳播到四方,為四方的教徒祈福。高亢的念經(jīng)聲在寺廟繚繞不絕,更增添一份神秘的感覺。
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絢麗多彩的壁畫和色彩絢爛的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色彩斑斕,著實具有藏族特色,突顯了這個民族的熱情奔放、原始淳樸,祖國絢麗多姿的藝術瑰寶在里這得到充分體現(xiàn)。寺內還珍藏了許多佛教典籍和歷史、文學、哲學、醫(yī)藥、立法等方面的學術專著。據(jù)說,每年舉行的佛事活動“四大法會”熱鬧非凡,游人如潮。
寺內佛像造型生動優(yōu)美,超然神圣。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全寺每一個佛殿、經(jīng)堂,都有數(shù)量和大小不等的宗喀巴大師像,充分顯示出眾信徒和藝人們對宗喀巴大師的無比崇敬。出寺院門時不忘轉一轉祈福轉經(jīng)筒,轉經(jīng)筒內裝有經(jīng)文,右手順時針方向轉動底座,口中念著“嗡嘛呢唄咪吽”,能與佛美妙溝通,為自己和家人祈福。處在這樣莊嚴肅穆的環(huán)境中,讓我這個非信徒也虔誠了許多。
最美青海湖
青海的地圖像個兔子,而青海湖就是這個兔子的眼睛。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由日月山、大通山和起伏連綿的青海南山環(huán)抱,被評為“中國最美的五大湖”之首。距離西寧150多公里,海拔3000多米,乘車走了一個上午,途中看到了綠綠的草原,不知名的紫色小花,高山牧場,成群的白色牦牛,游動的帳篷,淳樸的藏族人民。高原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就連石頭都非常有特色。當看到遠遠山脈下隱約的藍色湖面時,我知道青海湖到了。隨著越來越接近,真的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因為這里比我想象的要美得多,呵呵,原來對美景也可以一見鐘情?;蛟S是小時候在掛歷上見到過的景色,或許是曾出現(xiàn)在夢中的景色,總之,走近青海湖的第一感覺,是美得讓人窒息,讓人沉醉,讓人疑惑是在人間還是在仙境。大家驚呼著“實在太美了!”于是都貪婪而瘋狂地按動著相機快門,忍不住向那彎碧綠跑去。腳下是綠色的草甸、濕地,身邊是藍綠的湖水,遠處是起伏的山脈,頭頂是藍藍的天,低低的白云,富有極強的線條感。難以想象,大自然的元素原來可以結合得這樣好,極為震撼。
乘坐游船到了二郎劍景區(qū),這是一個狹長的地帶,就像一把寶劍插入湖中,又有像象牙的說法。青海湖是藏民心目中的圣湖,每年都要在二郎劍舉行祭祀活動。不遠處是環(huán)形的祭臺,祭壇上一根高桿直插云霄圍繞祭臺輻射出多根繩索,上面掛著寫滿藏文的經(jīng)幡和象征吉祥如意的哈達,像撐起的一把大傘,繞著祭臺有一圈金色轉經(jīng)筒。在藏民心目中隨風飄動的經(jīng)幡和親手轉動的經(jīng)筒,就代表他們在虔誠地朗讀經(jīng)文,會帶來美滿和幸福。
青海湖的美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一切形容詞都會顯得過于平淡。雖然天氣已轉涼,也抵不住一些大人小孩兒光著腳丫在湖邊戲水。在這里,俯身就能觸摸湖,伸手就能碰到天,踩在軟綿綿的沙灘上,看著白云緩緩地游動,有種想擁抱大自然的沖動,久久凝望,陶醉其中,很幸福的感覺。似乎怎么也看不夠,甚至希望自己能化成一尊石像,立于湖邊,永不分離。
傳說中的油菜花
青海的油菜花聞名全國,那是因為這里的油菜花地最大氣,有十足的西部味,而青海門源的油菜花又是景色最壯觀的。據(jù)說,7月的門源是人間的天堂,60萬畝油菜花形成的百里油菜花海成就了博大壯闊的特有奇觀,綿延近百公里,繁花一片,無邊無際,宛如金黃色的大海,展現(xiàn)出油菜花在藍天、白云和高山下鋪天蓋地的霸氣。
而我覺得青海湖畔的油菜花,更是一道絢爛的美景。在藍藍的天空下,大片金燦燦的油菜花與湛藍的湖面相接,構成一幅天然的美麗畫卷,絢爛的顏色像是油畫中著意的渲染,而實際上這道美景是任何油畫都不能比擬的。水天相接下的黃色緞帶,黃色的花毯,給夢幻般的青海湖增添了無限生機。
從青海湖離開時已是下午2點多,大家在車上并沒有困意,只盼著能趕緊找片合適的油菜花停下來,好盡情地拍照。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下了車,面對盼望已久的美景,拍照時竟有點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用何種角度才能把眼前的美景盡收眼底,盡收在有限大的鏡頭里。金黃一片,在這里拍照,無論穿什么顏色的衣服,都可以與這艷麗的油菜花相搭配。
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一望無際的金黃色顯得異常斑斕,我想我是因為喜歡這種非常純粹的大片金黃色,這種強烈的色彩感,被這種撲面而來的恢宏氣勢所吸引吧,而這種震撼力,來源于她的浩瀚廣博。
車子在廣闊的青藏高原上行駛,盡管有時會達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度,我們也不曾有高原缺氧的感覺,大概是一路上被窗外的美景深深吸引了吧。連綿不斷的群山覆蓋了各種綠色植被,好像沒有盡頭。不用什么奇峰怪石,他的高大雄偉足以算得上氣勢磅礴了。青稞、油菜花,在農(nóng)田形成黃綠相間的美麗圖畫,綠得那么樸實而又超凡脫俗,遠遠勝過那些五顏六色的庸脂俗粉。加上幾只牦牛像灑落的幾顆黑、白珍珠點綴在上面,誰不為眼前的美景震撼呢!
接下來的幾天里,感受到了有名的金銀灘草原,因王洛賓那首《在那遙遠的地方》而名揚天下;到號稱“東方小瑞士”的祁連卓爾山,在山上目睹了集雪山、森林、草原、河流、梯田于一畫面的勝景;穿過了有“動植物王國”之稱的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地質公園,品嘗了酥油茶、糌粑、手抓羊肉、牛尾湯;參觀了互助土族風情園,欣賞了土族婚禮表演,見證了青稞酒的釀造,還現(xiàn)場觀看了藏族歌舞表演;到貴德阿什貢國家地質公園參觀了七彩峰叢的多姿多彩、秀麗壯美。而這些,只是掀開了她神秘面紗的一角。
“大美青?!保嗪U羌鬄槊?,大江大河大山大川大草原大湖泊都體現(xiàn)了一個“大”字,眾美為大,多元景觀、多元文化、多元歷史和多元宗教在青海大為集中。這里確實有種神秘的力量,它或附于寺廟的經(jīng)幡,或藏于青海湖的湖水,或蘊于熱情淳樸的藏族人民那臉上淡淡的高原紅和陌生明亮的雙眸中。抬頭看那無比清澈的藍天白云,眼前無比耀眼的斑斕色彩,隨風飄動著藏族同胞那無比純潔的哈達。閉上眼睛,呼吸著大自然的氣息,恍如隔世。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如果您問我青海湖到底有多么美,油菜花到底有多么壯觀,那我只能說得自己親身去體會那片異域風光、奇異世界,若不曾環(huán)游那美不勝收的青海湖,若不曾親臨到油菜花海中、聞過油菜花兒的香,不曾看到那壯觀的百里花海,那種感覺便不會懂。因為無論我怎樣表達,當你領略過那高原神韻之后,都會覺得是我騙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