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軍武 唐偉國 朱文欣
【摘要】以國內相關研究成果和氣象部門培訓質量評估實踐為基礎,以“柯氏四層次模型”為評估理論和工具,運用指標體系構建方法,遵循六項構建原則,建立了氣象遠程培訓效果評估指標體系,旨在進一步提高氣象遠程培訓質量。
【關鍵詞】氣象遠程培訓 柯氏四層次模型 評估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245-01
借鑒國內網(wǎng)絡教育教學質量評估研究成果和氣象干部培訓教學質量評估實踐成果,結合湖南分院開展的各級各類氣象教育培訓以及相關評估工作,以“柯氏四層次模型”為評估理論和工具,構建氣象遠程培訓效果評估指標體系。
1.指標體系的構建方法
培訓評估以培訓目標為依據(jù),培訓目標具有原則性、抽象性和概括性強的特征,而評估指標是具體的、可測的、行為化的和可操作的。 構建系統(tǒng)的、緊密聯(lián)系的指標體系,才能較全面地反映培訓目標整體實現(xiàn)情況。從目標到指標,逐層分解,由總目標到不同層次的分級指標,這個過程就是建立指標體系的過程。
2.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構建氣象遠程培訓效果評估指標體系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目標性,即全面、明確反映氣象遠程培訓目標。二是導向性,落實“科教興氣象”、“人才強業(yè)”戰(zhàn)略,實現(xiàn)人才發(fā)展計劃,主要完成繼續(xù)教育和崗位培訓方面的任務,全面提高氣象部門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三是科學性,評估標準合理、符合成人培訓教學規(guī)律,各指標間形成有機整體。四是可行性,在實施過程中具有可操作性,通過量化測定和實際觀察獲得結論。五是有效性,評估指標的結構效度、內容效度、可靠度是關鍵,即,所選擇的價值要素要能內在地包含未被列入指標體系的價值因素;評估的“理想價值狀態(tài)”的內容要有代表性;提供便于收集可靠信息的指標。六是定量與定性相結合,進行綜合評估,以提高評估的公正性、合理性與客觀性。
3.氣象遠程培訓效果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
以“柯氏四層次模型”為評估工具,氣象遠程培訓效果評估指標體系內容及其所占權重應以受訓者的反應評估、學習評估,行為評估和結果評估這四層評價內容為理論依據(jù)和評估指標體系設計指南。這四層評價內容分別為:反應評估指學員對氣象遠程培訓內容、師資、設備、課程安排和培訓方式與方法的評價;學習評估是測試學員對氣象學相關原理、預報技能、氣象管理等的獲取程度;行為評估是測評學員培訓后將所學氣象知識技能向氣象業(yè)務或管理工作的轉化程度;結果評估主要是測評學員培訓后的工作績效提高程度。
在評估量化指標的選擇上,以這四層評價內容為基礎,擬定與學員培訓質量和效果評價關聯(lián)度較高的各項指標,同時征求氣象部門的領導及專家和氣象教育專家的意見,進行遴選和整合。結合課題組2013年中國氣象局軟科學課題《氣象遠程培訓效果評估及影響因素研究》成果以及湖南分院各類面授和遠程培訓評估實踐,優(yōu)化、整合遠程培訓效果評估的各項指標,最后確定評估指標體系的4項一級指標內容:培訓方案、培訓實施、培訓保障和培訓效果,并確定該指標體系應包含的21項量化二級指標及其權重,如下表所示。
現(xiàn)代氣象遠程培訓效果評估指標體系圍繞氣象遠程培訓評估的要求,從效果評估的主要影響因素入手,層層分解,步步深入,涵蓋培訓評估的重點內容和主要方面,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形成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為了適合培訓評估,各級指標緊密圍繞教學、管理和學習支持服務等方面內容,突出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管理與教學服務。在保證培訓的一般規(guī)律和培訓評估的基本要求下,盡可能體現(xiàn)指標的核心內容和關鍵要素,盡量避免指標體系間的重復和交叉。同時,充分考慮遠程培訓的實際和特性,突出遠程教學必要環(huán)節(jié)及內在要求。
氣象遠程培訓效果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設想在現(xiàn)代氣象遠程培訓實踐中的成功應用將極大地提高氣象遠程培訓質量,推進氣象業(yè)務服務、教育培訓之間有機互動,對我國氣象事業(yè)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同時,該研究對我國行業(yè)部門的遠程培訓效果評估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吳建玲.再論現(xiàn)代遠程教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構建——遠程教育教學質量保證指標體系的建立[J].中國成人教育.2010(05)
[2]樊軍武,湯岳華,朱文欣.氣象遠程培訓效果實證研究[J].中國職工教育.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