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囡囡
【摘要】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尤其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它打破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課堂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加客觀,更加真實的教學情境。在新課標的推行下,要求教師在初中語文的“深度閱讀”教學中運用微課教學,教師通過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閱讀方面的小視頻,提高學生對閱讀教學的興趣,提高初中語文“深度閱讀”的教學效率,讓學生感受信息化教學的便捷。本文通過對微課概念和特點的介紹,分析了利用微課促進初中語文的“深度閱讀”的方式和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微課 初中語文 深度閱讀 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090-02
伴隨著現(xiàn)代信息化的不斷發(fā)展,初中語文的教學方式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我國教育的教學方式也逐步向多元化的角度發(fā)展。比如微課的發(fā)展,就是現(xiàn)代教育的延伸,它主要是通過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對現(xiàn)代教育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和創(chuàng)新。我國在初中學生的教學中,已經(jīng)通過微課教學的方式來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求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一、微課的概念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的載體,通過記錄教師在課堂上或者課堂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的某一個知識點或者某個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內容精彩豐富的教與學這樣一個活動的全過程。微課最主要的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或者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一些其它的因素,比如與該堂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教學課件的素材、教學中的反思文件、練習測試、學生的反饋信息、教師的點評等這些輔助性的教學資源,這些元素通過特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xiàn)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具有結構化和主題式的資源單元的應用小環(huán)境。微課和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課件、教學設計相比有一定的區(qū)別,微課主要是在傳統(tǒng)單一資源的基礎上繼承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二、微課的特點
微課的特點有很多,最為顯著的有這幾點:1)教學時間比較短,最長的不超過十分鐘;2)教學內容非常少,微課的問題聚集的比較集中,主題非常突出,和傳統(tǒng)的課堂內容相比,微課是將眾多的教學內容濃縮,然后將教學中的疑難問題進行講解;3)資源的容量比較小,微課的容量非常小,為教師和學生的下載和使用提供方便,教師在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時使用更靈活;4)資源的結構情景化,使用更方便;5)主題比較突出,內容非常具體;6)人人都能研究,創(chuàng)作具有趣味性;7)研究成果的轉化比較簡單,并且是多樣性傳播;8)在問題的反饋方面,比較及時,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三、以微課促進初中語文的“深度閱讀”的研究
如何利用微課促進初中語文的“深度閱讀”教學,是接下來重點概括的問題。
(一)深度閱讀教學中,微課的教學主題要非常明確
微課在教學中一定要突出其本身具有的特點,尤其在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必須要凸顯出主題鮮明的特點。當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內容設計時,應該把握好閱讀素材的取材范圍,教師不能找一些超出初中學生學習范圍以外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學習,這樣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微課教學內容的主題一定要非常明確,一個微課視頻只有一個主題,全程只能圍繞一個中心對閱讀內容進行講解。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入討論的環(huán)節(jié),那么,當學生對微課的講解內容進行討論時,只能圍繞一個線索展開討論,不能出現(xiàn)多條線索共同討論,這樣容易使微課的內容顯得分散,不夠集中。教師在微課的閱讀教學內容設計上,必須要突出問題的重點,對知識點的羅列要條理清楚,先后有序,內容框架要完整,控制好微課的時間,提高學生的閱讀教學效率。
(二)對微課的質量要提高要求
要想讓微課在教學中起到應有的作用,制作微課視頻時,對其質量一定要嚴格把好關,比如,講解者的聲音,語速等,都是制作微課時需要考慮的問題,講解者要務必保證吐字清楚,聲音洪亮,語速適中。同時,還要考慮外部環(huán)境的因素,有時由于受一些特殊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會使微課的視頻效果和音頻效果都受到影響,講解者在講解的過程中,對知識點不能重復講解。制作微課視頻之前,講解者應該避免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提高微課制作的質量要求,務必保證微課的全程效果。
(三)微課能幫助學生感受到詩歌的意境
微課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能夠把文字、聲音、圖像和視頻共同結合起來,有機的教學,帶給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微課能將靜態(tài)的書面內容轉化為動態(tài)的視頻,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利用微課教學,能使枯燥的教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活潑愉快的課堂氛圍,更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智力,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fā)揮。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材中王家新的詩歌《在山的那邊》,這首詩中蘊含了困難、挫折、理想、信念等非常熟悉又非常抽象的東西,學生在學習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用微課教學,讓學生感受帶有思想感情的朗誦,體會詩中的情感,通過微課把學生帶進詩歌的具體意境中,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幫助學生理解詩歌中所蘊含的道理,用微課視頻為學生展現(xiàn):人生道路上總是會遇到挫折,尤其是在實現(xiàn)理想的道路上,會有各種崎嶇,但是要勇敢地面對困難和挫折,不斷努力,最終將困難戰(zhàn)勝,實現(xiàn)理想。這個過程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教會學生正確面對困難。學生看完微課視頻后,會輕松的理解詩歌的內容,減小教師的教學難度。
(四)微課能夠幫助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教學的重點內容,要想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中,興趣是關鍵因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微課教學,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從而提高閱讀的興趣。學習語文課文是鍛煉學生閱讀能力的最好機會,通過微課讓學生學習語文課文,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最好途徑,因此,教師務必利用好微課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五)微課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微課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有了閱讀的興趣,就會自主的閱讀大量的書籍,那么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得到提高,這對學生的作文教學也有很大的幫助。教師要求學生觀看一些作文教學的微課視頻,學生會從中知道很多的寫作技巧,學生會從微課視頻中獲取大量的信息,掌握一些寫作方法,加之學生自主閱讀了大量的課外書籍,那么,學生寫作文的水平就會上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從而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整體的語文成績。
總而言之,微課教學是一種非常新穎,便捷且高效的教學模式,尤其對初中語文的教學非常有利,微課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對于學生的閱讀教學也非常有利,微課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微課促進初中學生語文學習是一種科學的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但是,教師在利用微課促進學生“深度閱讀”的教學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初中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該不斷努力,總結教學經(jīng)驗,創(chuàng)新出微課教學的更好方式,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同時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方彩紅.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有效追問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2]商偉偉.信息技術應用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理論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