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
?
借“段”促寫
●高英
中年級是段落訓練的關鍵期。閱讀教學中,教師借助“段”進行習作訓練,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重點段往往是閱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抓住重點段設計習作練習,既能有效地突破閱讀教學的重難點,又能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伯牙斷琴》是鄂教版實驗教材《語文》第七冊中的文章,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這一段先總寫鐘子期特別會聽琴,不管伯牙彈奏什么曲子,鐘子期都能快速而準確地說出曲子要表達的情感,接著圍繞這層意思具體敘述?!缽椬嗔艘皇妆憩F(xiàn)高山的曲子,鐘子期立刻興奮地說:“好一座巍峨的山?。∥液孟竦巧狭颂┥?,親身感受到了那雄偉的氣魄呢!”伯牙彈奏了一首表現(xiàn)流水的曲子,鐘子期贊賞道:“好一條滾滾的大江啊!那洶涌澎拜的江水,多么壯觀!”然后,文章又簡要地敘述說,“樂曲聲時而表現(xiàn)大雨滂沱,時而表現(xiàn)狂風怒吼,時而表現(xiàn)山崩地裂”。教學至此,筆者想,何不讓學生模仿鐘子期的話仿寫句子呢?學生興趣盎然,很快就寫好了?!昂么蟮挠臧?!我仿佛看到雨水如瓢潑一般,在天地間形成巨大的雨簾。”“好大的風??!狂風怒吼,飛沙走石,遮天蔽日?!薄昂靡魂嚿奖赖亓寻?!天昏地暗,日月無光,真是震撼人心啊!”
通過練筆,學生不僅領悟到了伯牙和鐘子期的知音之情,而且增強了語言表達能力。
采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的句子,往往生動形象,令人回味。了解這些句子的特點和作用,并嘗試仿寫,是習作訓練的好方法。如,鄂教版實驗教材《語文》第八冊的《少年》共七節(jié),第1—6節(jié)的第一行都運用“少年——”的句式;第二行運用“像……”或“是……”的比喻句式;第三行是對第二行的補充說明,具體說出了事物的特點,突出了少年的特征。學完課文,教師讓學生運用文中的修辭和結(jié)構(gòu)仿寫幾句話。學生寫出了“少年——是大海上的船,經(jīng)歷風浪努力向前?!薄吧倌辍且欢涠漉r艷的花骨朵,在春風里含苞待放?!钡染实木渥印?/p>
課文中的有些段落或使用了中心句,或運用了過渡句。教師抓住這樣的段落引導學生仿寫,也能收到同步提高讀寫能力的目的。如,鄂教版實驗教材《語文》第八冊《秦兵馬俑》中的“兵馬俑不僅規(guī)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一段,明顯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段。教學中,教師不滿足于僅僅讓學生知道過渡段的名稱并了解其作用,而是從學生習作中找出缺少過渡段的例子,讓大家補寫。通過練習,學生不僅記住了“過渡段”這個名詞,而且初步掌握了它的基本寫法。
留白能給人更多的想象空間。運用課文中的留白引導學生練寫,同樣能收到良好的讀寫效果。
留白可以分為“顯性留白”和“隱性留白”兩種。句中直接使用省略號的地方,一般可以看作顯性留白?!肚乇R俑》中有這樣一段話:“每個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仔細端詳,神態(tài)各異:有的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相互配合,戰(zhàn)勝敵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態(tài)莊重,好像在暗下決心,誓為秦國統(tǒng)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緊握雙拳,好像在聽候號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這個省略號留給我們多大的想象空間??!有的學生寫到:“有的手舉長劍,昂首挺胸,好像在號召著勇士們一起沖鋒?!庇械膶W生寫到:“有的手捻胡須,面帶微笑,好像成竹在胸,勝券在握。”通過補白,學生的思維得到馳騁,習作能力得到提升。
所謂“隱性留白”,是指文字中留下的可供想象的空間。如,鄂教版實驗教材《語文》第八冊《荷蘭風車》第五自然段中有這樣一句:“雖然風車的實際用途已經(jīng)減少,但是荷蘭人對風車的喜愛并沒有減退,經(jīng)常在民歌和文學作品中歌頌風車。”荷蘭人會怎樣歌頌風車呢?教師讓學生借助文中的語言與內(nèi)容寫一段歌頌風車的話。在寫的過程中,學生進一步理解了文本的內(nèi)容。
(作者單位:武漢市東西湖區(qū)吳家山第三小學)
責任編輯姜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