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泓秋
“丁零零——”這節(jié)語文課,不知王老師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驚喜呢?
“牧童騎黃牛……”語文課代表正帶領我們朗誦古詩文,王老師大步流星走進了教室:“打開你們的默寫本,準備聽寫詞語?!敝宦牭谩皣W啦啦”一片翻找聲,同學們?nèi)悸裣骂^去找默寫本。
“看來,同學們的準備工作做得很不到位呀!”王老師搖了搖頭,“唉,都上五年級了,你們還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子上課前就要準備好,放在桌子左上角。下次可不能再忘記了!”
“好,開始默寫!”隨著老師一聲令下,同學們紛紛拿起了手中的筆。
“第一個詞,柿子!”
什么?“柿子”!我呆住了,難不成是要默寫第7課?可這一課我們還沒學呀,老師昨天只是讓我們回家預習而已。這下完了,我回家可沒好好預習,只把課文粗枝大葉地讀了一遍,并未關(guān)注生字詞,這回肯定死定啦!唉,世上沒有后悔藥,還是趕快打起精神應付吧。
第一個詞“柿子”,太簡單了,我輕松過關(guān);第二個詞“搜索”,對我來說,簡直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第三個詞“協(xié)調(diào)”,可把我難住了?!皡f(xié)”是十字旁還是豎心旁?我猶豫了半天,連蒙帶猜地寫了個十字旁。再看看周圍的同學,一個個大眼瞪小眼,都傻眼了。
“嘿嘿,誰讓你們回家不好好預習的,現(xiàn)在難住了吧!”王老師“得意洋洋”地笑了。
這下,同學們恍然大悟,老師果然默的是第7課《金蟬脫殼》的詞語,怪不得……
“第五個詞,配合?!薄芭浜稀??哎呀,完了,我忘記“配”字怎么寫了!我不由得著急起來。對了,應該是“佩”吧,反正八九不離十,寫了再說吧!
“第七個詞,趴著?!薄芭恐保€是“扒著”?我小心翼翼地寫著,端詳著,努力在空空如也的記憶里挖掘著……
結(jié)果出來了,成績可謂“驚心動魄”“慘不忍睹”。一共才八個詞語,全班就八個同學全對。
“哈哈,默寫八個,全對八個,真是吉利呀!第四大組,全軍覆沒;第一大組,就剩一人孤軍奮戰(zhàn);第二、第三組,也就碩果僅存那么三四個。這就是你們認真預習的‘戰(zhàn)果呀!”聽著老師的“夸獎”,在座的同學們都尷尬不已。
我終于明白王老師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了。為了讓我們養(yǎng)成認真預習的良好習慣,他有意發(fā)動了這次突然“襲擊”,可真是煞費苦心哪!
這是語文課上的一個小花絮,難能可貴的是,小作者觀察入微,娓娓道來。尤其是對人物語言、神態(tài)、心理的描寫,細膩生動。更讓人欣慰的是,同學們從這突然“襲擊”的背后,能領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實屬不易。
(王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