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紅
摘要: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職業(yè)學校在開展常規(guī)教育工作中,應始終將學生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溫家寶同志曾說:“職業(yè)教育應該以適應社會為準則,職業(yè)教育要注重職業(yè)道德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敬業(yè)、樂業(yè)、德在人先的高尚情操?!北疚闹饕榻B針對職業(yè)學校學生中存在的不良現(xiàn)象和就業(yè)崗位對學生德育的要求,通過在教學和班級管理中大膽開展《弟子規(guī)》特色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愛崗敬業(yè)精神,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完成德育教育目標。
關(guān)鍵詞:德育教育;傳統(tǒng)美德;道德品質(zhì)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1-0044-02
《弟子規(guī)》顧名思義即作為弟子、學生、晚輩等應遵守、遵循的基本規(guī)定和規(guī)矩。它作為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思想精華,高度概括了人類的教育智慧,是古人對人性規(guī)律的把握和對價值觀探索的體現(xiàn),即使在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fā)達的今天,這一古典文化精髓仍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它恰好與我國現(xiàn)代的教育方針:“應使受教育者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相吻合。我將二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對學生實施教育,提高了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樹立了良好的情操風尚,完善他們的人格,使他們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智力素質(zhì)得到提高。
為了不讓學習流于形式,避免枯燥,我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形式,組織多種活動,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具體的工作中,遵循熟讀、理解、踐行三步走的原則。
一、熟讀
新生入學后,我讓學習委員利用自習課時間,把《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有計劃地抄在黑板上,要求每個同學都認真抄寫,不認識的字注上拼音。每天晨讀時,我和同學們一起大聲朗讀。剛開始,我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不認真抄寫,閱讀時濫竽充數(shù)。于是,我就利用一節(jié)自習課,以“為什么要學習《弟子規(guī)》”為題,和同學們交流,有的同學說都啥年代了還學這玩兒意,根本沒用等。于是,我就問大家:“你們到職專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大家紛紛都說是為了學點技術(shù),將來學校能給找份工作。我又問大家:“你們知道現(xiàn)在企業(yè)需要什么樣的人嗎?”有的說:懂技術(shù)的、能干活的等。我聽后接著說,這些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人;對企業(yè)效忠,也就是管理自己和約束自己,對企業(yè)竭盡全力,盡職盡責,樹立愛崗敬業(yè)精神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大家聽后不太理解,我接著說,培養(yǎng)效忠企業(yè),就得從孝敬父母開始,于是,我深有感觸地和大家說,在我的周圍有許多人,看不上父母,動輒和父母吵嘴打架,甚至不養(yǎng)老。這種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誰能和他真正成為朋友呢?哪個企業(yè)愿意用這種人呢?他們能為企業(yè)盡職盡責、做到愛崗敬業(yè)嗎?在古代《弟子規(guī)》中闡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不僅教會我們孝敬長輩,與同學團結(jié)友善、和睦相處、互相幫助、互相謙讓,可以豐富知識,學會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做一個感恩的人。通過耐心的引導,同學們對學習《弟子規(guī)》有了新的認識,并逐步感興趣,在我的幫教下,這幾名學生很快和大家一樣,都能熟背下來。
二、理解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一開始我并不急于解釋書中所有的語句,讓大家自己領悟,有的學生在理解上有難度時,我再把班級劃為幾個學習《弟子規(guī)》的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在一起互相學習和討論,一方面,把有些語句的意思弄懂了,但對于那些確實不懂的、不能理解的語句,我再進行講解。另一方面對《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進行了現(xiàn)實意義的討論:有的同學對某些語句如“父母責,須順承”進行質(zhì)疑,鑒于這些,我就利用業(yè)余時間和大家交流。強調(diào)我們學習《弟子規(guī)》不能照本宣科,而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些內(nèi)容要做到可能有點脫離實際,那么我們可以變通、或者降低要求或改變要求。如“親有疾,藥先嘗”,我們今天的科學相當發(fā)達,很多藥的說明很詳細,對于藥性、藥量不用我們?nèi)ビH自嘗試、體會。其實,學習《弟子規(guī)》關(guān)鍵是學那種精神、那種意識,來提高我們的道德品質(zhì)。
三、踐行
針對我們班上有很多學生,在家毫不顧及父母的感受、我行我素,經(jīng)常和父母頂嘴、吵架;上課玩手機不認真聽講;不聽老師教導等普遍現(xiàn)象,我們圍繞“孝”這一主題,開展了許多活動:
(一)開展演講比賽活動,制造良好的謬論氛圍
每人都寫一篇感恩親情的作文,題目自擬,在全班進行演講評比,演講活動中,同學們有的寫了“爸爸的背”、“媽媽的希望”,這些看似簡單的文題,同學們卻用感人的故事,樸實無華的詞語,道出了他們的心聲:我愛爸爸,愛媽媽。演講中,有時發(fā)出陣陣掌聲,有時又感動得流下眼淚,通過開展這次活動,使大家從心里感知親情、懂得親情、珍惜親情。
(二)以團支部的名義向全班同學發(fā)出“回報父母見行動”的倡議
例如:父母生日,打個電話或發(fā)條短信,給他們送去溫馨的話語和美好的祝福;每天節(jié)約一元錢,在自己生日這天給母親買一件小禮物,禮輕寓意深;利用假期做家務,寒暑假期間,有的在家劈柴、做飯、洗衣服,有的干了許多又臟又累的起豬圈、扎草等農(nóng)活,他們又聽話又務實,收效頗大。有的家長打電話,有的直接來學校向我當面道謝,還有些家長在鄰里、親朋好友中宣傳我校,夸孩子入學以后懂事了,夸老師認真負責、對待學生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這更增添了我繼續(xù)開展感恩教育活動的信心。我還不斷地鼓勵大家,在日常學習中,要加強品德修養(yǎng),尊重老師,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好專業(yè)技能;就業(yè)后愛崗敬業(yè),回報家鄉(xiāng),回報社會,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孝,完成好學業(yè),掌握一技之長,走向社會為父母爭光,給家鄉(xiāng)多做貢獻才是最大的盡孝。
(三)召開主題班會,讓感恩共鳴
與班委會共同策劃一次別開生面的班會,邀請學生家長參加,以“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為主題,上聯(lián)是“知福惜福造?!?,下聯(lián)是“知恩感恩報恩”。同學們準備了各種形式的節(jié)目,有情景劇、歌曲、詩朗誦等,生動形象地描述了父母那雙開裂的手、曬黑的臉、爬滿皺紋的眼、勞累的背……很多同學眼睛濕潤了、變紅了,在場的所有人內(nèi)心深處都受到了震撼。接著,用一段歌伴舞“感恩的心”將班會逐步推向高潮。我即興發(fā)揮,背了一段“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告誡同學:感恩父母,同時也要友愛同學,言行要講信用,要平等博愛,要努力學習有益的知識。一個人只有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并為之努力才是真正對父母的回報。為此,我倡議:在班級建立一個“理想角”。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小彩紙,并說,我和你們一樣,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奮斗目標,都愿意為之努力,但是,理想不是空想,我們必須將它階段化、具體化,下面大家和我一起把自己的本學期理想和目標寫在這張紙上,然后把它疊成千紙鶴,再用線穿起來,掛在班級的墻上。其寓意是:“職專為我們插上理想的翅膀,讓我們帶著理想起飛,在藍天自由翱翔”。這一提議,立即引起共鳴,同學們馬上行動起來!一下子,班會再次推向了高潮。一學期下來,我們在民主鑒定會上打開千紙鶴,當著全班同學的面,一一朗讀自己當初寫的內(nèi)容,請同學們評論。有的同學實現(xiàn)了目標,很自豪,有的卻低下了頭,我?guī)ь^鼓勵每位同學:人只要有理想、有目標就有了方向,有的同學雖然沒有實現(xiàn)當初制定的目標,不要氣餒,只要你向著既定的目標邁出一步,你就在進步,你就有希望,我相信大家都會用不懈的努力和成功來書寫自己的人生。
四、運用弟子規(guī),促進養(yǎng)成教育
(一)勤儉教育
針對一些同學比吃、比穿,講究消費的現(xiàn)象,我就把《弟子規(guī)》中“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寫在黑板上,讓同學們結(jié)合自身實際談感想。我在總結(jié)時說:大家每個月的零花錢超過五六百元,而其父母卻穿得特別簡樸,在家都舍不得買一塊豆腐吃,一點也舍不得亂花錢,今后,每個人消費要考慮家庭經(jīng)濟狀況,把錢花在刀刃上,不可以燙頭發(fā)等,要有正確的消費觀。
(二)團結(jié)協(xié)作教育
有的同學極端自我,動輒和同學動手、打架,不懂得友愛同學,團結(jié)同學。我就把有矛盾的雙方都找來,做耐心細致的教育。同學之間相處的應該像兄弟一樣,要記住“兄道友,弟道恭”,“刻薄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告訴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習氣;“見人善,即內(nèi)省,有則改,以漸躋”,看見別人的好的行為自己就努力達到;“見人惡,即內(nèi)省,有則改,無加警”,見到別人的惡習就立即自我檢討;“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如果無意中做錯了事稱過錯;而明知故犯就是惡;“過能改,歸于無,倘掩飾,增一辜”,知錯就改歸于無錯,而犯了錯還加以掩蓋就是錯上加錯;“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與人交往中應該以理服人。讓他們知道,21世紀講團隊,團隊贏我就贏,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善的團隊,團隊需要每個人的合作,合作就要粉碎自私。
通過一段時間的共同努力,同學們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們見到老師都主動向老師問好;同學之間團結(jié)友愛,互相幫助;自覺地在走廊右側(cè)通行;公共場所也不再大聲喧嘩;保持良好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地面上沒有痰跡和泡泡糖的痕跡了;更欣慰的是我們創(chuàng)造了溫馨環(huán)境,同學們比學習、比紀律的氛圍出現(xiàn)了,你幫我,我?guī)湍?,互相學習,互相鼓勵;課堂的紀律也悄然變化了,科任教師見到我總是夸我班的學生懂事。在各方面的助力下,我們班同學無一人掉隊。在我?guī)н^的班級里,同學們都能熟練地背誦《弟子規(guī)》,一旦有人犯了錯,就會有同學不自覺地說上兩句《弟子規(guī)》,漸漸地同學們已經(jīng)習慣了《弟子規(guī)》的約束,《弟子規(guī)》成了同學們的口頭禪。
多年來,作為班主任,我在組織開展各種活動中始終將德育教育融匯其中,摒棄了空洞的說教,用或形象、或有趣、或激昂的形式教育熏陶學生,大大提高了學生們的素質(zhì),升華了學生們的思想境界,溝通了師生情感,進而使班級的各方面工作得到極大提高。
參考文獻:
[1]孫鳳麗.淺析班主任在中學生教育中的作用[J].文教資料,2012,(05).
[2]徐琴華.中學班主任如何處理與學生的關(guān)系[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