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豐臺第五幼兒園 劉 玥
如何做一名讓孩子喜愛的好老師?通過中外很多專家、學(xué)者、教師、家長、幼兒等對“我喜歡的好老師的標(biāo)準(zhǔn)”的評定來看,做一名讓人喜歡的好老師必須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她應(yīng)該同時具備多方面的條件:強大的責(zé)任心、愛心;正確的兒童觀;敏捷的教育機智;良好的個人形象;專業(yè)素養(yǎng)、性格狀態(tài)和待人接物等。不過在面對這個話題時,不同的人群又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思索、闡述自己的觀點。我作為一名入職四年連續(xù)三年帶小班的教師,我又有我的可以證明怎樣做才會贏得孩子們喜愛的很多實例。消除幼兒上幼兒園的恐懼感,讓幼兒漸漸喜歡上幼兒園,我有很多方法,剛?cè)雸@的孩子對幼兒園的一切陌生,陌生的環(huán)境,陌生的老師,對一切都非常的恐懼。作為老師,我要像他們的媽媽一樣,照顧他們、包容他們;也要像故事大王一樣,給他們講很多的故事聽;更要像開心果一樣,逗他們開心。讓孩子們適應(yīng)幼兒園的生活,讓孩子們漸漸的對我產(chǎn)生依賴性。
小班幼兒剛剛從家庭走向幼兒園這個小社會,對父母的依戀使孩子們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小班幼兒更喜歡教師在生活上給予體貼的照顧,像媽媽一樣愛他,讓他有安全感。這是使幼兒盡快適應(yīng)幼兒園生活的關(guān)鍵,也是幼兒接受教育的基本前提。這就要求教師在對待小班幼兒時應(yīng)以照顧為主,給他們更多的關(guān)愛。他就會喜歡老師,逐漸將依戀對象轉(zhuǎn)向老師。
第一,生活上我要像媽媽一樣關(guān)愛他們,剛?cè)雸@的孩子沒有媽媽的陪伴,對周圍環(huán)境感到陌生,對幼兒園產(chǎn)生了恐懼感。在家中他們有媽媽的照顧,媽媽給他們穿衣服,梳辮子。我要像家中的媽媽一樣,按照她的喜歡給她梳辮子,我還要向媽媽一樣幫助他們整理衣服,讓他們對我產(chǎn)生依賴感;
第二,我也要像媽媽一樣包容他們,原諒愛動、愛探索而闖禍的男孩子;亮亮小朋友是一個非?;顫姷男∨笥?,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剛?cè)雸@時總用不對方法,把小朋友撓上、抓傷,一發(fā)生這樣的事,我會把亮亮叫過來,告訴他如果小朋友撓上你的話,也會很疼的,亮亮聽到后沖我點點頭,我看到他小眼神中的肯定,我相信他能做好,雖然一次不行,慢慢的把道理講給他聽,他一定會做好的。
第三,重要的是要像媽媽一樣教會孩子們自己穿衣服,幫不會穿衣服的孩子穿上衣服;班中總是有幾個小朋友不會穿衣服,在家總是爸爸媽媽幫助穿衣服,沒有學(xué)習(xí)過。孩子上幼兒園了,我變成了他們的第二個媽媽,更要讓他們學(xué)會很多,尤其是在自理方面,讓孩子自己動手。班中的琪琪和菲菲是對雙胞胎,由于爸爸媽媽比較忙,在家中都是奶奶帶大的。剛?cè)雸@時不愛說話,衣服也不會穿,每次午睡起床后總是站在原地,拽著衣服也不說話,默默的看著你。我走過去,耐心的問她,“琪琪菲菲我有什么可以幫你們的嗎?”他們不說話的看著我,我把他們的衣服放好,細心地教了一遍,他們相互看看又看看我,試著穿了起來。
第四,更重要的是關(guān)注他們情緒的變化,在他們不開心的時候抱抱他們,在他們在為一道題而皺眉的時候細心地去指導(dǎo)他們,在他們不愿意與別人說話的時候,去跟他們聊聊天。
幼兒常常把動物也當(dāng)成人,甚至覺得沒有生命的物體也會說、會動、會想,是他們的同類。他們常和“娃娃”說話,跟小椅子 “再見”,這是幼兒思維“擬人性”特點的體現(xiàn)。正因如此,3、4歲的幼兒喜愛童話故事,自己也常生活在童話世界之中。作為教師要理解和接納幼兒的這一特點,并巧妙的運用這一特點,使孩子喜歡老師。
故事是幼兒最愛的一種文學(xué)形式,通過故事教學(xué)能培養(yǎng)幼兒多方面的能力。但是,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老師是個“故事大王”,是孩子們喜歡老師的一個重要條件。
小班幼兒剛?cè)雸@,我們會用很多辦法來組織孩子們來游戲,但總會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孩子們表現(xiàn)出不適應(yīng)、不喜歡。后來我發(fā)現(xiàn):每當(dāng)我有聲有色的講故事時,就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全班孩子都聽得很入神。伴隨著我粗重的大象的聲音、機靈的小猴子的聲音、歡快的小鳥的聲音、陰森的老狼的聲音……他們的表情也會隨著故事的變化而變化著。
“媽媽,玥玥老師會講很多故事,明天我還來幼兒園,聽玥玥老師講故事?!蓖砩想x園時許天佑小朋友高興地和媽媽說,聽到他這話,身邊的小朋友們都隨聲附和起來:“我也喜歡玥玥老師講故事?!薄拔蚁矚g玥玥老師。”“我也喜歡”……孩子們喜歡上了我,愛來幼兒園了。
幼兒常把自己假想的事情當(dāng)作真實的事情,是他們想象夸張性的表現(xiàn)。幼兒喜歡游戲,就是因為他們沉迷于想象的情景,把自己真的當(dāng)成了游戲中的角色。這一特點在3、4歲的幼兒身上十分突出。根據(jù)這一年齡特點,小班幼兒在一日生活中都需要游戲,不僅讓他們感受幼兒園的快樂,更能幫助幼兒適應(yīng)幼兒園生活。
就這樣,在幼兒園我一會變成魔術(shù)師,神神秘秘的“變出”一些好玩的玩具帶著孩子們一起玩。一會又變成孩子們喜歡的動畫形象和他們一起游戲,在和孩子們一起瘋癲的游戲中,孩子們更加喜歡我。
我把“老狼、老狼幾點了?”這個經(jīng)典的體育游戲稍作改變,變成了“灰太狼、灰太狼幾點了?”這幫“小羊們”對我又怕有愛,當(dāng)我轉(zhuǎn)身說“天黑了”的那一霎那,他們歡呼著跑回了羊羊們的家。
讓孩子更依賴我,才能消除他們對幼兒園的恐懼感,才能更喜歡我。這里的每一條,我相信每一個老師都可以做得更好,讓我們對待每一個孩子像自己的寶寶一樣,關(guān)愛他們、包容他們、教會他們知識、關(guān)注他們的情緒上的變化。只有這樣把細節(jié)做好,我們才能讓孩子適應(yīng)幼兒園環(huán)境依賴?yán)蠋?,孩子才會喜歡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