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 要: 高中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教師要從傳統(tǒng)的教學誤區(qū)中走出來,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同時要注重對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進行培養(yǎng),既要讓學生的閱讀能力服務于學習,又要服務于學生以后的工作。
關鍵詞: 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趣味性
閱讀能力是一個人最基本的能力,也是最重要的能力,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想要提高綜合語文能力,必須建立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之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涉獵大量文化知識,使學生的視野得到極大開闊,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也隨知識面的不斷擴大而逐漸增強,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高。但是在實際閱讀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不利于學生綜合語文能力的提高。要有效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掌握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至關重要,本文就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展開討論。
一、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
提高高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提倡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是促進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一個有效途徑。從學生的學習生涯看,高中階段是學生掌握知識、拓寬知識面的關鍵時期,很多知識在高中階段得到有效積累,因此,對學生進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一定要注重閱讀個性化,拓寬學生閱讀面,實現(xiàn)學生多元化發(fā)展。
對語文教材引起足夠重視,在閱讀教材過程中要精讀,使語文教材優(yōu)勢得到充分發(fā)揮,通過對語文教材的研究,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學生牢固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后,在正確閱讀方法的指導下,再進行課外閱讀。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既要從整體上感知,又要精心品讀,并能夠有效延伸。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采用多樣化的閱讀形式,調(diào)動學生閱讀積極性。例如:讓學生走上講臺做閱讀介紹,學生對自己近段時間閱讀的書籍進行介紹,并談談自己的感受,與大家分享心得。通過此活動的開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而且鍛煉了學生上臺演講的膽量,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二、引導學生開展目的性閱讀
語文閱讀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因此,進行語文閱讀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然而,不可否認,高考成績對學生產(chǎn)生重要影響,決定學生是否有機會進入高校進一步學習與深造,高考試卷中語文分值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有目的的訓練也至關重要。教師要針對高考閱讀題型對學生開展目的性閱讀教學。開展目的性閱讀教學,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
1.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學生在閱讀之前,要明確通過閱讀解決哪幾個問題,進而確立閱讀目標。教師要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會定向,使學生能夠明確閱讀目標所在。
2.引導學生自主篩選重要信息。想要在有限時間內(nèi)有效解決試卷中的閱讀題目,學生必須學會有效提取文章中的有效信息,并能對有效信息進行分析與重組,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3.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要對文章細細品味,但是,如果學生閱讀的方法不對,那么可能花費了大量時間卻難以收到預期的閱讀效果。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提高閱讀的目的性。
三、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閱讀
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边@句話對學生的學習有重要指導意義,因此,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的閱讀量,而且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開展探究性學習。在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閱讀的過程中,教師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將表面的文化知識轉化為深層次的精神內(nèi)涵,并進行質(zhì)疑與探索,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對知識進行深入理解。
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要讓學生明白提高語文閱讀能力,并不單單是為了應對高考,閱讀能力提高的過程也是學生綜合素質(zhì)提高的過程,對學生的個人修養(yǎng)及以后的人生發(fā)展都有很大幫助。學生消除了閱讀“功利心”,樹立了正確的閱讀觀,從內(nèi)心深處對閱讀產(chǎn)生一種渴望,閱讀興趣越來越濃厚,在興趣引領下,學生不僅擴大了閱讀面,而且對閱讀的內(nèi)容進行了深入思考,達到了良好的閱讀效果。
四、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想要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單靠教材上的文章遠遠不夠,需要學生不斷擴大課外閱讀量。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及接受能力,選擇適合高中生閱讀的課外讀物。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過渡的關鍵時期,因此,學生閱讀的文章要能夠引發(fā)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語文教材上的文章雖然都是經(jīng)過精挑細選的精華,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課外閱讀才能使學生涉獵更多元的文化知識,在廣泛閱讀過程中使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并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將變得越來越強。在學習教材文章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為學生搜集與教材文章相關的課外讀物,讓學生在教材內(nèi)容學習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并對學生進行積極指導。
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不僅要讀與教材相關的課外讀物,而且要拓寬閱讀面,廣泛涉獵,潛移默化中學生的語文修養(yǎng)得以提高。
五、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閱讀課堂上,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一切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但是在實際的語文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學生的閱讀積極性。無可厚非,想要進行知識傳遞,就必須采用講授法,但是在閱讀課堂教學中過多采用講授法,并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同時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將多種教學方法引進語文閱讀課堂教學。
綜上所述,現(xiàn)代社會信息越來越發(fā)達,能否有效獲取信息對一個人的成敗具有至關的重要作用,獲取信息的能力取決于一個人的閱讀能力。高中生是祖國未來的主人,不僅要掌握豐富的知識,而且要具備較強的獲取知識的能力,因此,語文閱讀教學要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途徑有很多種,因此,廣大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善于借鑒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并在實際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自我歸納與總結,為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好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