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祥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必須滲透在各學科的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將體質、意志和精神融為一體的綜合教育過程。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還要利用體育本身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長期以來,體育教師在增強學生體質、掌握基本知識、提高運動技術水平方面都能想方設法地完成,而在德育教育方面不夠重視。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使學生在學到體育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將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在體育活動之中。
一、根據(jù)教材,因材施教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根據(jù)不同的教材內容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德育教育。如通過投擲壘球、實心球等教學對學生進行保衛(wèi)祖國的教育;在技巧、單杠、障礙跑、支撐、跳躍等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勇敢果斷、機智頑強、不怕困難、不怕失敗的精神。
如障礙跑教學,由于學生對跳、穿、繞、跨等活動興趣不高,教師應鼓勵學生戰(zhàn)勝困難,以頑強的意志力自我挑戰(zhàn)。我將創(chuàng)設讓學生跳過雷區(qū),穿過封鎖線、繞過碉堡、跨過河流等情境,培養(yǎng)學生敢于拼搏的精神。又如通過隊列對形、接力跑、拔河比賽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和講文明、講禮貌的優(yōu)良品德。在中長跑教學中,在體力和耐力上不但具有一定的強度,而且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我根據(jù)距離的長短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使學生在最困難的時候堅持住,從而培養(yǎng)學生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
二、講解誘導,語言激勵
語言是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正面講解和引導,具有很強的激勵作用。如在雙杠教學時,往往有許多女生表現(xiàn)出畏懼心理,這時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心理加以引導,鼓勵學生大膽地做動作,并及時肯定和表揚,讓她們重復練習,消除她們的恐懼心理,增強學習信心,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及勇敢果斷的意志品質,因勢利導,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耐久跑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頑強意志品質的良好時機?,F(xiàn)在的學生獨生子女多,生活條件比較優(yōu)越,多數(shù)學生缺乏艱苦鍛煉,怕吃苦的比較多。教師要認真進行思想教育,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們吃苦的精神,讓他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如在長跑練習中,由于學生的耐力差距較大,但耐力較差的學生都能堅持到最后,這時教師用語言對學生的頑強意志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對體力分配不合理的,告訴他們失敗的原因和如何分配體力;而對怕苦怕累的學生,除講清道理外,再讓他們補跑一次。反復訓練,既激發(fā)了學困生的學習信心,又得到了良好的意志品質教育。
三、榜樣示范,直觀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運用榜樣的示范作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首先,要選擇榜樣的先進性。榜樣最能給人以激勵的閃光點,如為了激勵后進生的進步,以班級中原來體育基礎較差,但經(jīng)過努力已經(jīng)成為先進的學生為榜樣。其次,要注意榜樣的真實性。樹立的榜樣最好是學生周圍的,或者是學生熟悉的體育明星,如劉翔、張怡寧、姚明等明星的體育成長過程。另外,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中的優(yōu)秀學生,道德行為良好的學生,及時表揚,對學生進行直觀教學,增強榜樣的教育效果。
四、行動感化,指導修養(yǎng)
行動感化教育是對缺乏意志努力和犯過錯誤的人采取的言語勸導,使他們向好的方面轉化,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行為。這種教育重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通過感染和教育學生,促使他們奮發(fā)進取。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善于對后進生進行勸導,真心實意地幫助他們糾正錯誤,不斷進步。如利用集體游戲,每個學生都不甘落后,這樣可提高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磨煉學生的意志力。可見體育教師既要重視發(fā)揮自身言行的感化作用,又要重視發(fā)揮集體的教育影響,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游戲競賽法
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公平、公正、公開的比賽或游戲規(guī)則的運用,對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是有效的。經(jīng)常進行體育鍛煉,可以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如在“比誰堅持到最后”的游戲活動中,將全班學生分為兩組:一組圍成一個大圈,另一組學生在圈內跑動。在圈外的同學用排球擊打圈內學生(頭部以下),被球擊中的學生出局??墒窃谟螒蜻^程中我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不按要求做,而是采用犯規(guī)的方式,導致游戲無法進行。這時我讓全班學生停止游戲,因勢利導地講解:如果我們平時不遵守紀律,會是什么結果?全班學生進行討論、反思,使學生受到一次遵紀守法的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采用游戲競賽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因為游戲活動處處都有對抗和協(xié)作,學生在對抗和協(xié)作過程中可以激發(fā)潛力,增強自信,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精神、人際交往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品質。教師運用游戲競賽法充分調動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悅,更能經(jīng)得起失敗的考驗。其次要對學生進行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因為任何競賽都是有條件的,都必須在規(guī)則的范圍內進行,否則將受到懲罰。通過游戲教學,增強學生的組織紀律和法紀觀念,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總之,育人是教學的核心,只有將德育寓于體育教學之中,才能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取得良好的效果。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不僅是學校體育改革的需要,更是體育教育觀念更新的需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是每個體育教師不可忽視的教育工作。在重視德育教育的同時,更要重視德育教育的效果。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必須同體育教學的特點、內容和形式緊密結合起來,把德育教育的內容具體化,使之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內容,使學校體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培養(yǎng)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因此,體育教師不僅要鉆研業(yè)務知識,提高教學水平,更要成為學生的表率,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全面健康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