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為權
摘 要: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在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上有了許多新的認識和改變。政治教育既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學生在課堂當中學到的理論知識,需要到生活當中檢驗,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并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具有生活化的政治思維。教師將初中政治教學生活化,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政治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關鍵詞: 初中政治 生活化教學 教學運用
教師將初中政治教學生活化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全方面發(fā)展,初中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思維比較活躍,教師在政治教學生活化,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觀。教師要將課本知識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相結合,這樣不僅使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生活知識,掌握課本知識,還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政治,提高實踐能力。
一、課堂教學形式的生活化
環(huán)境影響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對知識的掌握相對于其他環(huán)境而言相對較高,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師要打造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化的課堂,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根據(jù)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手法。
如:講解《保護自我》這堂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答,為什么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教師可以展示這樣一組調查,據(jù)調查顯示,目前全國每年約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約有40多名學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這其中除了不可預見的自然災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外,約80%的非正常死亡,本來是可以通過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理加以避免的。教師可以繼續(xù)向學生提問,如果你在學校發(fā)現(xiàn)火情,這時你該怎么做?當你離開商店被懷疑偷東西遭遇強行搜身時,你該怎么保護自己?獨自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時該怎么處理?教師可以通過這些生活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
二、教師教育觀念的生活化
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和推進,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學生的思維不能得到很好的開拓,教師注重對知識的灌輸,學生往往不能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一些學生只注重卷面分數(shù),這樣的課堂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然而,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師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更要使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當中,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問題,并應用學到的知識解決遇到的問題,使學生具有生活化的政治素養(yǎng)和探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
三、教師教學手段的生活化
教師在初中政治教學中,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只是粉筆和黑板,這樣的教學手段學生難免會覺得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逐漸消失,這就需要教師變換教學手段。教師應從生活當中尋找豐富的教學資源,吸引學生的眼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生活中的實例作為教學資源,通過多媒體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動畫、圖片或者聲音,將原本枯燥的課本知識變得形象、生動、有趣,教師結合生活化的素材,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還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多向性思維,激發(fā)學生對政治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從而有效強化教學效果。
如:教師在講授《做情緒的主人》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關于各類情緒的圖片和動畫,還可以請同學演示各類情緒。教師可以將本堂課的內容帶到生活當中,可以提問:如果你考試取得好成績,會有怎樣的感覺?是高興還是憤怒呢?如果有歹徒搶劫了你的錢包,那么你會是什么感覺?是驚恐、憤怒還是開心呢?教師可以通過小故事《他倆差在哪》引導出要講的新課,并且通過小故事告訴學生好情緒與壞情緒帶來的危害。教師可以說:同學們,情緒是很神奇,好情緒會使我們頭腦清醒,精神煥發(fā),然而,不好的情緒會使我們萎靡不振,對什么事都沒有興趣,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通過故事的引導,學生會對教學內容更加感興趣,注意力會集中到課堂當中。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化的方式將政治教學融入生活中,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政治,將自己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合理應用到生活中,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在新課改的推進下,教師要注重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打造生動、有趣的政治課堂。教師要有生活化的教學觀念,將課堂知識融入到生活當中,讓學生學有所用,樹立正確的生活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觀。教師要不斷提高教學技能,使用多變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帶著興趣學習,帶著問題學習,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有效強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徐燕蘭.高主體意識,在“參與”中掌握技能——談談在思想政治課教學法中運用“雙主體”教學模式的嘗試[J].桂林市教育學院學報(綜合版).
[2]成都教育學院總課題組.一種極其重要的教師繼續(xù)教育模式——“21世紀初農(nóng)村初中教師科研推動型繼續(xù)教育教育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的研究報告[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