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關于云南少數(shù)民族手工造紙的研究分析

      2016-03-11 08:56:50陳世光昆明理工大學昆明650500
      名作欣賞 2016年23期
      關鍵詞:昆明手工云南

      ⊙陳世光[昆明理工大學, 昆明 650500]

      關于云南少數(shù)民族手工造紙的研究分析

      ⊙陳世光[昆明理工大學, 昆明650500]

      在中國西南部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存在的造紙技術有著古老的歷史,現(xiàn)今在云貴地區(qū)、廣西地區(qū)等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仍有多個手工造紙點。在我國現(xiàn)存的文化遺產中,手工造紙技術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加強對這些傳統(tǒng)文化遺產的考察和探究,對印證、還原、了解中國傳統(tǒng)造紙技術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試圖通過對西南地區(qū)的介紹、少數(shù)民族古法造紙技術相關資料的梳理,全面分析了古法造紙過程中的工具、材料、流程及推廣等,并結合云南、貴州、廣西等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特點,探究西南少數(shù)民族手工造紙的文化源流。

      少數(shù)民族手工造紙文化研究

      一、前言

      1.造紙術歷史。紙在中國四大發(fā)明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傳統(tǒng)造紙技藝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從原材料到精加工乃至應用于各類生活制品,都有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形成了內容多樣、體系完整的傳統(tǒng)造紙技藝。隨著社會的變遷和造紙水平的發(fā)展,現(xiàn)代機制紙制品逐步代替了傳統(tǒng)造紙。不過,研究傳統(tǒng)古法手工造紙仍然有著重要的意義。在中國古代的造紙體系中,事實上包括了近代造紙體系中大部分重要技術環(huán)節(jié)的初始形態(tài)。如此看來,近代造紙體系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都可以在我國古代造紙體系中找到其歷史淵源。

      2.云南少數(shù)民族手工造紙概況。云南是一個多民族省份,全省共有26個民族,其中少數(shù)民族人口約占三分之一。云南少數(shù)民族古法手工造紙在發(fā)展過程中,受到特殊的地域環(huán)境、社會發(fā)展水平及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具有復雜性、多樣性的特點。因為歷史條件的原因,每個民族的發(fā)展狀況十分不均衡。建國之初,仍然有一些少數(shù)民族沒有本族文字,只是依靠刻木、結繩來記錄。有造紙的民族現(xiàn)在只有9個,除漢族外,只有彝、白、納西、傣、哈尼、苗、瑤和壯族8個少數(shù)民族仍從事手工造紙活動。粗略估計,單單只是云南一省,大約仍保留有三十余個傳統(tǒng)手工造紙村寨。云南文化因其特殊的地域性,處于多樣文化的交疊地帶,不僅吸收了漢文化的抄紙技藝,而且也保留了東南亞國家及藏族的原始澆紙技藝。特殊的地形與地貌在很大程度上又造成了其文化的閉塞性,這也是傳統(tǒng)造紙技藝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形成了各個民族獨有的特色。在造紙技術成熟的今天,在云南仍然能完整地看到抄紙和澆紙這兩種不同流程的造紙方法,也能看到納西族(香格里拉三壩、麗江等)、白族(鶴慶)、瑤族(文山麻栗坡)、傣族(西雙版納勐海、思茅等)、哈尼族(紅河建水)、彝族(楚雄祿豐)、苗族(文山馬關、西雙版納)、漢族(曲靖、楚雄)等古法手工造紙的全過程。在如此狹小的范圍之內,有著如此多的民族,用不同的古老的方法做著同一件事,技藝上互不相干,工藝保持得也十分完整,在世界范圍內都是極為罕見的現(xiàn)象。

      二、云南少數(shù)民族手工造紙技術過程及特點分析

      1.制作原料。構皮:構樹,別名褚桃等,為落葉喬木,高10—20米,樹皮暗灰色,小枝密生柔毛。樹冠張開,卵形至廣卵形。樹皮平滑,淺灰色或灰褐色,不易裂,全株含乳汁。為強陽性樹種,適應性特強,抗逆性強,適合于造紙。以構皮為原料造紙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有:云南省鶴慶六合鄉(xiāng)、永德縣永康鎮(zhèn)、臨滄耿馬縣、孟定芒團鎮(zhèn)、麗江、西雙版納勐??h(當?shù)胤Q構皮為糯窩)等。

      竹類:竹子,多年生禾本科竹亞科植物,是禾本科的一個分支,為高大、生長迅速的禾草類植物。云南地區(qū)用于古法手工造紙的竹類原料有山竹、車筒竹、鳳尾竹等,用于制作手工紙的材料多為嫩竹。以竹為主要原料造紙的村落有:祿豐縣九渡村、鶴慶龍珠鄉(xiāng)、建水普古乍、文山麻栗坡。

      瑞香狼毒:瑞香,別名睡香、蓬萊花、千里香等。

      其他:部分云南少數(shù)民族手工造紙的原材料也包括草本類植物和麻類植物等。

      2.制作工具。紙簾:抄紙所用紙簾大多數(shù)用篾條編制而成,原料中提到的竹子,其竹節(jié)一定要長且直,加工成1-5毫米寬的竹絲。制紙紙簾又分為活動式和固定式,由于紙簾制作相對復雜,因此不少造紙村落從別處購買現(xiàn)成的紙簾。紙簾的尺寸大小不一,有的紙簾可以一次抄2張或3張紙。

      紙槽:紙槽有木制與石制兩種長方形盛水容器,制作好的紙漿就存放于此。在一些地區(qū)也發(fā)現(xiàn)了梯形紙槽,少數(shù)地區(qū)直接在地上開槽作為簡易紙槽,如西雙版納勐??h傣族村落。

      舂碓:制作紙漿的重要工具,用于搗碎植物纖維來制作紙漿。舂碓工具分為人力木槌舂碓和腳碓兩種。

      3.制作工藝。浸泡:不管原料是竹子還是其他植物,初始原材料在水中浸泡都是必備工序。在不同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材料浸泡時長也不盡相同,最少不得低于24小時,多則6個月左右。在浸泡時摻入石灰,可以縮短制作時間,還有一些地區(qū),如納西族,在浸泡過程中不加輔料。

      蒸料:將浸泡后的原料放入石制的蒸煮鍋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水蒸煮,制作過程中一般摻入灶灰、草木灰或石灰,縮短蒸料時間。此項制作時間一般為1到3天,直到原材料韌度降低,可以用手直接撕開。一些地區(qū)還要進行再次蒸料工序,在蒸料完成后,將原料沖洗干凈再次入鍋加工,如云南省鶴慶六合鄉(xiāng)。但也有一些地區(qū)無此項工序。

      清洗:此項工序的目的意在清除石灰等摻入料,并除去料筋及雜質。由于環(huán)境所限,一般在小溪中用流水沖洗原料,在10個小時內完成。部分地區(qū)采用太陽光自然漂白,而現(xiàn)代造紙工藝中則多用漂白粉漂白。

      碾料:把上一步的材料用舂碓碾碎,破壞植物纖維。舂料方法有手碓、腳碓、牛拉石碾等,如祿豐縣九渡村。

      制漿:將上一步碾碎的材料,加入一些輔料,包括紙藥與清水,攪拌均勻。在使用紙藥上,各地也不盡相同,有仙人掌汁、沙松樹根汁、野苣根汁、杉樹根汁等。紙藥(也稱滑藥)的作用是加強材料的水溶性。一些地區(qū)如貢川縣在此過程中還加入用“枸葉”制成的膠水,使材料更好地膠合。

      成紙:此道工序分為兩種——抄紙法和澆紙法。抄紙法,即利用活動式紙簾,手工將料均勻鋪于紙上,再提出水面,放于案上,將所有的原料疊加在一起壓榨。使用抄紙法生產出來的成品較薄。澆紙法,即使用固定紙簾,入料后于水中蕩晃,直到材料均勻,最后曬干。澆紙法有成品后柔韌的特點,其使用地區(qū)有:墨脫、耿馬縣、永康鎮(zhèn)、勐海縣等。

      曬紙:上一步材料經壓榨,水分減少,狀態(tài)為半干,可撕開成單張。成品變干有兩種方法。一種為自然風干或曬干;第二種為烘干,即借助爐火加以烘干。

      三、云南少數(shù)民族手工造紙技術的應用

      1.抄寫古籍、經文。古法手工紙在歷史發(fā)展中,擔當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被抄寫了許許多多不同民族的文獻古籍。如云南德宏、耿馬、孟連等地區(qū)用傣文在手工生產的薄棉紙上書寫,這種手工紙主要以竹子為原材料,質地軟薄,色澤微黃,韌性強,結實耐用。云南版納一帶的傣文古籍也有相當一部分用構皮紙書寫,而構皮手工紙色澤較暗,質地較厚。麗江地區(qū)的納西族以東巴文字為主,所記載的古籍為東巴經,而其記載紙張為本地民族自制的土紙——白地紙。紗紙則是古壯族等地區(qū)的文獻專用紙,其優(yōu)點為色澤潔白、柔韌性強、防潮、不易變形等,存放長達幾百年不腐,是古籍文獻極好的專用紙張。

      2.生活用紙。用于書法繪畫、紙傘制作、雜物包裝、衛(wèi)生用紙等。

      3.民俗、迷信用紙。云南少數(shù)民族的“甲馬紙”歷史悠久。甲馬是民間宗教祈福祭祀活動中用來焚燒的各種雕版印刷品的總稱,在紙上繪有鬼神形象。另外手工紙還用于制作跳神面具、利司、桃符、年畫、灶君、財神、天師像以及冥鈔等。

      四、總結

      在我國西南地區(qū)眾多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中,古法手工造紙具有鮮明的代表性。云南少數(shù)民族古法手工造紙對中國少數(shù)民族歷史文化的記載和傳承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經久耐用、防腐性強、材料環(huán)保、吸水性強,這些都是現(xiàn)代工藝所不能及的,同時也為現(xiàn)代造紙工藝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古法手工造紙逐漸被現(xiàn)代社會所發(fā)掘并普遍接受。我國最原始的手工造紙技術在環(huán)境相對閉塞的西南地區(qū)得以保留,無論從文化性還是傳承性的角度來說,意義都是重大的。而對中華造紙技術源流的探索,也使得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得以保護。反過來看,加強對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古法手工造紙歷史與工藝的研究更有助于這些傳統(tǒng)技藝的發(fā)展與傳承。但現(xiàn)存的一些文獻中對我國西南地區(qū)傳統(tǒng)造紙技術的記載仍十分匱乏。

      [1]潘吉星.中國造紙技術史稿[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2]楊建昆.云南民族手工造紙地圖[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

      [3]孫寶明,李鐘凱.中國造紙植物原料志[M].北京:輕工業(yè)出版社,1959.

      [4]李曉岑,朱霞.云南少數(shù)民族手工造紙[M].昆明:云南美術出版社,1999.

      [5]唐立.云南物質文化·生活技術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6]朱霞,李曉岑.云南少數(shù)民族造紙技術的調查和研究[J].民族研究,1999(1).

      [7]羅鈺.云南少數(shù)民族手工造紙綜述[C].昆明:湄公河區(qū)域國家手工造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

      [8]陳登宇.納西族東巴紙新法初探[C].昆明:湄公河區(qū)域國家手工造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

      [9]和虹.納西族東巴紙造紙技術來源的分析[C].昆明:湄公河區(qū)域國家手工造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

      [10]楊郁生.紙與古代云南文化[C].昆明:湄公河區(qū)域國家手工造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

      作者:陳世光,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工程學在讀碩士,研究方向:工業(yè)設計工程。

      編輯: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歡
      昆明手工云南
      雪中昆明 一夢千年
      云南畫報(2022年3期)2022-04-19 11:16:00
      云南茶,1200年的發(fā)現(xiàn)
      云南畫報(2021年11期)2022-01-18 03:15:40
      云南邀您來“吸氧”
      云南畫報(2020年12期)2021-01-18 07:19:20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選擇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16
      昆明美
      民族音樂(2019年2期)2019-12-10 13:14:55
      一圖讀懂云南兩新黨建
      做手工
      ??(昆明)? ??????? ??? ??
      中國(韓文)(2018年6期)2018-06-25 07:10:44
      超萌的羊毛氈手工
      快樂語文(2018年12期)2018-06-15 09:11:10
      手工
      兒童繪本(2017年10期)2017-07-05 18:44:29
      佛山市| 新巴尔虎右旗| 宣汉县| 金湖县| 泸西县| 富源县| 墨玉县| 长汀县| 酒泉市| 赣榆县| 慈利县| 西吉县| 新安县| 台南市| 水富县| 灵川县| 益阳市| 个旧市| 罗田县| 柘城县| 烟台市| 吉林市| 长泰县| 长乐市| 柳林县| 博湖县| 衡山县| 烟台市| 吐鲁番市| 潍坊市| 元氏县| 岑溪市| 扎囊县| 承德市| 滦南县| 任丘市| 屏南县| 名山县| 嵩明县| 神木县| 永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