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不醒
南方的四季不分明,在深圳,除了漫長潮濕的夏天讓人印象深刻,其它季節(jié)似乎都是一帶而過。冬天即使因為寒流會冷幾天,但太陽一出來,近30度的天氣,讓人以為夏天又回來了。元旦剛過,走在路上,一抬頭,菠蘿蜜都已經(jīng)成串了——我一直以為菠蘿蜜要在春天過后才開始掛果。
南方的植物四季常綠,葉片巨大,保留了進化久遠(yuǎn)年代的特征。水果也是,像菠蘿蜜,笨拙,多刺,果皮厚,長得和榴蓮像親兄弟,氣味上也像,果肉除了顏色,形態(tài)倒是兩樣。
我對菠蘿蜜有幾處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
2009年我開始徒步,同行的總有七八個人,包括我的前同事陳小幺,我們周末經(jīng)常爬山走路。那時候二線關(guān)的石板路少有人走。從梅林到西麗長源村的路上,有許多的菠蘿蜜樹。因為安靜,時光都變得慢了起來,沿途偶有黃犬吠叫,或者本地農(nóng)人騎著小摩托駛過,車上還架著干活的農(nóng)具,很異鄉(xiāng)。我們就看著那些翠綠的小菠蘿蜜一串串地冒出來,然后迎風(fēng)長大,一周一個樣,偶爾一周不來,再看,一個個長得結(jié)實壯大,陌生得像從來不認(rèn)識一樣。
另一處是深圳大學(xué)。那時候我開始跑步。在深大西門進去后左轉(zhuǎn),文山湖畔有兩排整齊高大的菠蘿蜜樹,黃色的路燈照射下,學(xué)生三三兩兩走過,竊竊私語,菠蘿蜜樹甜甜的味道像青春一樣。有段時候我習(xí)慣晨跑,冬天的5點半,天還沒亮,霧蒙蒙的觀景臺上,總有兩個老人在那里壓腿、輕聲聊天,我每次跑步都可以見到他們。
第三處地方是創(chuàng)意園附近的僑香路。來南山上班后,為了開辟新的跑步路線,我跑遍了周邊的一些地方,比如園博園、華僑城的燕晗山等。僑香路除了汽車多,也是我愛跑的一條線路。在靠近沙河?xùn)|路的那一帶,也有一排整齊的菠蘿蜜樹。附近工地的民工們收工后,總愛帶上一瓶啤酒,在樹下吃晚飯。
在樹下吃飯,這實在是2015年我最喜歡的場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