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軍峰+楊麗
一、絲棉木的植物學特性及生物學特性
絲棉木(玉楊木、白杜衛(wèi)矛)屬衛(wèi)矛科。子午嶺林區(qū)均產,尤以中段和南段較多,生于海拔1200~1700米間的山坡、梁峁雜木林中。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華中及華東各省區(qū),朝鮮及日本也有分布??勺鳛橥@綠化樹種,也常用做冬青衛(wèi)矛和其他樹種的砧木。
1. 植物學特性
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可達8米。樹皮灰褐色,具縱淺裂。小枝細長,對生,綠色光滑,梢四棱形或圓筒形,無木栓質翅。冬芽小、卵形,褐色。葉對生,卵形、橢圓狀卵形或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葉柄長1~3厘米,秋季葉色變紅。聚傘花序具1~2個分枝,含花3~15朵,總花梗長1~2厘米,花4基部,黃綠色直徑約9毫米,萼片4,近圓形,花瓣4,長圓形,邊緣微波狀,基部有柔毛,雄蕊4,花藥紫紅色,插生于花盤上,花盤肉質,近四方形,子房與花盤合生,4室,花柱短。蒴果上部4淺裂,淡黃色或粉紅色,倒圓錐形,直徑約1厘米。種子淡黃至淡紅色,外被橘紅色假種皮?;ㄆ?~6月,果期8~9月。
2. 生物學特性
生于山坡林緣、山麓。喜光,稍耐陰;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耐干旱,也耐水濕,以在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之土壤上生長為宜。根系深而發(fā)達,能抗風,根蘗萌發(fā)力強,生長速度中等偏慢,對二氧化硫的抗性中等。
二、造林技術
1. 采種
絲棉木采種母樹應選擇40~60年生的生長健壯母樹。9月種子成熟,當果實呈淡黃色或粉紅色時就可以采集。采集的果實要及時曬干脫粒。種子有殼,反復揉搓去掉種殼陰干。凈選種子后,裝在袋里干藏。發(fā)芽率為60%~70%,種子千粒重25~30克。
2. 育苗
①整地做床。苗圃地應選在半陰坡或陰坡處,土壤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要求深耕細耙,前一年伏耕、秋耕各一遍,深翻,耕深30厘米,春季播種前淺耕兩遍,每畝施腐熟的羊糞2500千克,做床前每畝均勻施硫酸亞鐵(黑礬)20千克,進行土壤消毒。苗床高12厘米,寬1米,留步道40厘米。苗床耙耱整平,做到土壤顆粒細小。
②種子處理。秋季播種種子不用處理,在封凍前直接播種,每年的11月上旬進行播種。春季播種種子在冬季雪藏或冰藏后,播前用0.3%~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小時,進行種子消毒。浸后將種子撈出,再用清水浸泡2小時,除去空粒雜質,用濕沙堆藏催芽10天左右,勤觀察,30%種子裂嘴時,即可播種。
③播種。4月下旬播種,采用橫床寬幅條播,播幅寬10厘米,行距30厘米。每畝播種量3~5千克,可產苗2萬~3萬株。播后薄覆一層細砂土或腐殖土,厚度以看不見種子為宜。
④苗期管理。從播種到出苗,要專人看護,防止鳥鼠偷食。幼苗出土時,要及時灑水、灌水,并要遮陰。噴1%波爾多液2~3次,以預防立枯病發(fā)生。如發(fā)現立枯病,應用1%~3%的硫酸亞鐵噴灑,15分鐘后,再用清水沖洗苗木,以免發(fā)生藥害。幼苗生長期間,每年松土除草不少于5次,保持床面疏松濕潤。第二年春可出圃造林。絲棉木為綠化用樹種,大苗需要進行移植培養(yǎng),根據栽植目的培養(yǎng)適宜規(guī)格即可。
三、造林
造林整地采用穴狀或水平帶狀整地。穴的大小為80厘米×70厘米×30厘米。水平帶寬0.8米,帶間距1.2米,帶內全面整地。用一年生苗植苗造林,初植密度3300株/公頃。用生根粉、保濕劑處理苗木,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四、病蟲害防治
絲棉木病蟲為害較少,病害用廣譜殺菌劑多菌靈防治,蟲害用氧化樂果防治。
(作者聯(lián)系地址:甘肅省慶陽市合水縣林業(yè)總場 ? 郵編:74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