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元蔑
【適用話題】實力 功利 抱怨 機會 積極看問題
“同學會是這個世界上最惡心的發(fā)明。”
前天晚上,一個大學學弟,在朋友圈發(fā)了這句話。然后他發(fā)微信給我,說再不找個人聊聊他要氣得爆炸了。上周他參加了高中同學會。他是班上的學習委員,理科學霸,人緣極好。這次同學會,他是抱著特別期待的心情去的,本以為可以和曾經(jīng)關系很好的同學們好好緬懷一下熱血的青春,順便打聽一下有什么好的工作機會——他所在的雜志社快要倒閉了,沒想到,大家聽說他只是一個屌絲編輯,象征性地跟他喝了杯酒,就轉而去巴結當晚人氣最高的同學了——那個高中時代毫無存在感,成績平平、長相平平,連槽點都沒有的眼鏡男。因為,他29歲,已經(jīng)是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
學弟很憤慨:這個社會太功利了。
要是放在一年前,我會非常同意他的說法。
那時候我寫的劇本被圈中大腕看了,很欣賞,評價是“驚艷”,他們公司決定投資幾千萬力捧這個劇,并且保證可以上湖南衛(wèi)視,檔期都定了。然后這個劇開始選演員、拍樣片,在圈內一定程度上也傳開了。
那段時間,每天都有各路人馬輾轉找到我,有投資商說讓我給他們也寫個劇本,條件隨便開,去海南租個別墅寫都行,想去馬爾代夫度假也行;有牛氣影視公司的部門負責人提出想給我開個工作室,地址都幫我選好了,豪宅啊,太感人了;一個土豪以前做房地產(chǎn)的,想轉投影視行業(yè),每天請我喝早茶,跟我聊她傳奇的一生,然后說要給我投2000萬幫我開個公司,我被她的熱情嚇呆了。
我感覺怎么這么多“小伙伴”“好朋友”同時上線了啊。然而沒過多久,因為各種原因,我的劇上不了湖南衛(wèi)視了。小伙伴們一聽說這事,幾天之內就迅速下線了。再也不約我喝茶,再也不跟我談理想談人生,仿佛從沒認識過我一樣。當時我對影視圈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這個行業(yè)真的是翻臉不認人啊。
然而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了。功利不好嗎?如果你想獲得尊重和贊美,很簡單,你也變厲害啊。這個圈子看起來很浮躁很現(xiàn)實,可是規(guī)則極其透明。不管你是導演、演員還是編劇,憑作品說話。功利的背后,它承認的是你的努力。沒有任何收視率、任何票房、任何獎項是單靠投機就能獲得的。
《煎餅俠》這么火,可是別忘了,大鵬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夏洛特煩惱》這么火,男女主角人氣爆棚。可是別忘了,馬麗是憑自己的萬般努力,才證明自己是最適合這個角色的。想通了這些,我再也不抱怨這個社會功利。
當別人對我滿不在乎的時候,我會乖乖去鉆研自己的業(yè)務,提高技術,再努力100倍。當別人對我友善了一些,我應該慶幸,我居然有利用價值了,說明我進步了呀。這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嗎?
所有行業(yè)不都這樣嗎?找到你喜歡并擅長的事,盡最大努力把它做好,機會自然就會砸過來。
【素材分析】本來親密的同學會日漸變味、趨炎附勢的某些市儈嘴臉讓人心涼,但如果能換個角度,積極地看待這一切,也會對自己起到激勵作用。在節(jié)奏超快的社會,有人以有無利用價值來衡量朋友有無交際的必要,也能夠理解,若我們一味地抱怨社會、整天牢騷滿腹,只會徒增悲傷和煩惱。我們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對這些所謂的“功利”,想方設法讓自己變強大,從而激發(fā)自己的潛能,成為人們愿意“功利”對待和利用的人,這不也是在為自己制造“毛遂自薦”的機會嗎?
【速用名言】
1.不要去追一匹馬,用追馬的時間種草,待到春暖花開時,就會有一批駿馬任你挑選。
——中國首位諾貝爾醫(y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
2.成大事者,爭百年,不爭一息。
——明代文學家 馮夢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