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文寫作的課程性質辨析
Analysis Practical Writing’s Course of Text
孫俊秀
SUN Jun-xiu
(集寧師范學院,內蒙古 集寧 012000)
(Ji’ningTeachersCollege,Ji’ningInnerMongoliaChina012000)
[摘要]應用文寫作在高校課程處于什么地位,各院校說法不一。如何給應用文寫作定位,關系到各院校對應用文寫作的投入程度以及師生對它的重視程度。追根溯源,探究應用文寫作在古今中外的重要地位,可見應用文寫作不止是各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也是一門必修課、工具課、素質課。
[關鍵詞]應用文寫作課程性質;必修課;工具課;素質課
近幾年來,應用文寫作的發(fā)展勢頭日盛,不光成為所有高職類院校的專業(yè)必修課,而且一些本科院校也把應用文寫作作為通識課在全校普遍推廣。但從目前應用文寫作的教學現狀來看,情況不容樂觀。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于對應用文寫作的課程性質不甚明了,導致教師授課目的不明確,學生學習目標不清楚,沒有把這門課程重視起來,沒起到開設應用文寫作課程應該起的作用。那么,應用文寫作的課程性質到底如何定位?
一、關于應用文寫作課程性質的幾種主要觀點
從各學院的應用文寫作教學大綱上來看,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性質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應用文寫作》就是一門普通的公共課,如:
“本課程為學校公共課程”(湖南信息科學職業(yè)學院);“應用文寫作是國家教育部規(guī)定的為普通高校學生而設的公共基礎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南京師范大學)。
第二種觀點認為,《應用文寫作》是某個專業(yè)開設的專業(yè)基礎課,如:“《應用文寫作》是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文秘專業(yè)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課。它既是一門研究應用寫作規(guī)律與方法的學科,同時又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具有綜合性、實用性、工具性特征”(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該課程(《經濟應用文寫作》)是面向經濟學專業(yè)學生開設的旨在提高學生經濟類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必修課。”(武漢理工大學)。
第三種觀點認為:《應用文寫作》不止是各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也是一門必修課、工具課、素質課、母語教育課。如:“《應用文寫作》是各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也是一門必修課程”(毫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應用文寫作》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公共基礎課和人文素質課程”(上海思博職業(yè)技術學院);“首先是一門基礎課和工具課,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應用文基礎知識,提高應用文寫作能力,為將來崗位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識和工具;其次是一門素質教育課和母語教育課,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強化母語認同和民族認同感,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fā)展,為學生將來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yǎng)良好的綜合素質?!薄巴ㄟ^應用寫作基礎理論和各種應用文體知識的教學與寫作訓練,使學生掌握應用寫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巧,提高常用的應用文寫作能力,以適應當前和今后在學習、生活、工作以及科學研究中的寫作需要”(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
以上的三種觀點可分為兩類:第一類包括前兩種觀點,這兩種觀點其實都把應用文寫作當作一門普通的通識課或基礎課程,而第二類則是第三種觀點,它把應用文寫作提升到素質的層面上要求學生學習。那么,在以上的兩類觀點中,哪一類觀點更符合應用文寫作的實際情況呢?
二、應用文寫作課程性質辨析
(一)從歷史演變來看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性
應用文在我國已有 3000 多年的歷史,我國最早的文字殷墟甲骨文,就其內容和形式來看,就是原始應用文的雛形。周代的《尚書》記載了虞、夏、商、周四代的部分文件、訓令誓詞及一些歷史事跡,許多文論家據此認為它是我國第一部應用文專集?!啊渡袝?,在作為歷史典籍的同時,向來被文學史家稱為中國最早的散文總集,是和《詩經》并列的一個文體類別。但這散文之中,用今天的標準來看,絕大部分應屬于當時官府處理國家大事的公務文書,準確地講,它應是一部體例比較完備的公文總集。”[1]《尚書》在儒家思想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相傳孔子曾把《尚書》用作教育學生的重點教材。
秦、漢兩代應用文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并趨于成熟。秦統一全國后,規(guī)定了國家相關的文書制度,初步確立了公文文體分類和公文格式,并對上行文和下行文進行區(qū)分。如李斯的《諫逐客書》就是一篇古代優(yōu)秀公文,此文說理充分,雄辯偉略,通過嚴密的論證及充足的理由,打動了秦王,并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復了李斯的官職。這篇理足詞豐的文章比較充分地體現公文的一些本質屬性,是研究古代應用寫作行政公文的重要內容之一。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評論說:“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p>
漢代承接秦朝的公文體制,并繼續(xù)發(fā)展,把臣對君的文書即上行文定為章、表、奏、議四種,皇帝對臣下的文書即下行文定為制、詔、刺、策四種,如賈誼的《論積貯疏》、晁錯的《論貴粟疏》。
三國魏晉南北朝是應用文繼續(xù)發(fā)展的時期。曹丕:“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标憴C:“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碑披文以相質,誄纏綿而凄愴,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頌優(yōu)游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奏平徹以閑雅,說煒曄而譎狂?!倍@個時期在理論上對應用文貢獻較大的是梁朝的劉勰,他撰寫的《文心雕龍》“論文敘筆”部分二十篇,其中《書記》《詔策》《檄移》《封禪》《章表》《奏啟》《議對》《祝盟》等篇,對各類應用文進行了較系統的論述。在這個時期,諸葛亮的《出師表》、李密的《陳情表》都是傳世名作,有“讀諸葛亮《出師表》不流淚不忠,讀李密《陳情表》不流淚者不孝”的說法。
唐宋以后,文學創(chuàng)作極為繁盛,尤其是詩、詞、曲、小說的創(chuàng)作為最,但并未能影響應用文寫作的發(fā)展,應用文寫作在處理公務時仍居于主導地位,這是任何文學創(chuàng)作也不能代替的。在此期間,韓愈的《祭十二郎文》、王安石的《答司馬諫議書》、歐陽修的《答吳充秀才書》、魏征《諫太宗十思疏》等,都比較著名,而從它們的文體特點來看,都屬于應用文體裁。特別是在宋代出現了“應用文”一詞,歐陽修《免進五代史狀》:“自忝竊于科名,不忍忘其素習,時有妄作,皆應用之文?!盵2]此后,在《辭副樞密與兩府書》又說:“少本無于遠志,早迫祿親之祿,學為應用之文?!睔W陽修在《與陳員外書》中,還對應用文作了分類:“惟官府吏曹,凡公之事,上而下者則曰符曰檄;問訊列對,下而上者則曰狀;位等相以往來,曰移曰牒。非公之事,長吏或自以意曉其下以戒以飭者,則曰教;下吏以私自達其長而有所侯問請謝者,則曰箋、記、書、啟。”
明清時期,應用文文體的分類更加詳細、繁雜,在對應用文的解釋上也更為貼切:“辭命體,推之即可為一切應用之文,應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 重其辭乃所以重其實也?!盵3]應用文的發(fā)展速度較快,據徐望之《公牘通論》所計,應用文已發(fā)展到六七十種之多,這也反映了統治者對公文的重視,辛亥革命之后,政府對文書寫作進行了改革。1921年頒布了《公文程式》,規(guī)定了“令”“咨”“呈”“示”“狀”五種。
新中國成立后,應用文的寫作和分類更為規(guī)范,在1951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政務院秘書廳召開的全國秘書長會議上,討論、通過并頒布了《公文處理暫行辦法》,這個文件是應用文發(fā)展史上的第一個具有明確法律效應并正式確立應用文價值和地位的公文法規(guī)。此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又分別制定了《黨的機關公文處理條例》和《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進一步對行政公文的文種、格式、處理等方面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
從應用文的歷史演變中我們可以看出,一方面,應用文寫作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更新發(fā)展,而且發(fā)展勢頭日盛;另一方面,歷代統治者都非常重視應用文寫作。
(二)從實用角度來看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性
1.應用文的內涵
關于應用文的內涵,各工具書中的解釋大同小異,《辭?!罚骸皯梦氖侵溉藗冊谌粘I?、工作和學習中所應用的簡易通俗文字,包括書信、公文、 契約、單據等。”《語文知識詞典》:“應用文是處理日常事務最常用的文體。其目的是為了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要求實用,大都有一定約定俗成的格式,語言簡明準確,內容明晰扼要,種類較多,有計劃、總結、報告、書信、日記、記錄、通知、規(guī)則、條據等?!薄冬F代漢語詞典》:“應用文是指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經常使用的文體,如公文、廣告、書信、收據等。”
由此可見,“應用”就是實用,應用文就是一種為解決實際需要而產生的一個文種。
2.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性
在寫作界,許多學者都很重視應用文。蔡元培在《國文之將來》中說:“學生將來要研究學問或從事其他社會工作,因此國文教學應以實用為主”。[4]此后,蔡元培在《論國文的趨勢及國文與外國語及科學的關系》又說:“學生都是研究學問的,是將來到社會上做事的。因研究學問的必要,社會生活上的必要,我們不能不教他實用文?!盵5]
劉半農《應用文之教授》:“學校的寫作教學絕不是培養(yǎng)文學家,但學生卻要學習工作生活用得著的文體,因此,應用文應當是作文教學的主要文體。”[6]
梁啟超在1922年寫的《中學以上作文教學法》中說:“中學學生以會作應用之文為最要。”[7]
葉圣陶在《國文教學的兩個基本觀念》中說:“中學生要應付生活,閱讀與寫作的訓練就不能不在文學之外,同時以這種普通文為對象?!?又在《關于作文教學》(1978年8月)指出:“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隨時需要作文,所以要學作文。在從前并不是人人需要,在今天卻人人需要。寫封信,打個報告,寫個總結,起個發(fā)言稿,寫一份說明書,寫一篇研究論文,諸如此類,不是各行各業(yè)的人經常要做的事嗎?因此要求學生要學好作文,在中學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至于做詩作小說,并不是人人所需要,學生有興致去試作,當然絕對不宜禁止,但是這并非作文教學的目標。”[8]此后,在1981年中國寫作學會常務理事會上,作為名譽會長的葉圣陶針對長期來高校寫作課“重文學,輕實用”的傾向明確指出:“大學畢業(yè)生不一定要能寫小說詩歌,但是一定要能寫工作和生活中實用的文章,而且非寫得既通順又扎實不可?!?/p>
以上這些學者們都很重視應用文寫作,認為應用文寫作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應用文寫作》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常見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實踐性課程,具有綜合性、實用性、工具性特征。應用文寫作把培養(yǎng)學生“適應特定場景情境的能力”和“自主動手寫作的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通過應用文寫作基礎理論的教學,對各種應用文體進行強化的寫作訓練,讓學生在掌握應用文寫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巧的同時,提高自己各種應用文文體的寫作能力,以適應當前和今后在學習、生活、工作中的寫作需要,并通過這種理論加實踐的教學和訓練,提高學生的應用文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具備在未來職業(yè)生涯中所需要的實際操作能力。
另外,在我國,應用寫作在學生求職就業(yè)時占據重要地位,它是公務員的申論考試不可缺少的一門科目,而且這種公務員考試的模式也成為各行各業(yè)公開招聘、考試競相模仿的對象。而且從用人單位的需求來看,他們急需文字處理能力特別強同時具備其他良好素質的員工,熟練掌握工作所需要的實用文種的寫作技巧,已是衡量員工素質和招聘員工的重要標準之一。
另一方面,應用文寫作這門課程不是我國獨有的,對它的重視程度也不單是我國,如奈斯比特《大趨勢》:“在農業(yè)時期,競賽是人對抗自然。工業(yè)社會使人同人工組合起來的自然相對抗。在信息社會里,文明史上第一次競賽是人與其他人之間的互相作用。這就使人與人的交往成幾何級數增加:打電話、寫支票、便條、留言和信件等。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必然繼續(xù)處于訴訟密集的社會的一個基本原因:交往的大量增加期中必然有些會出岔子,結果是更多訴訟案件。沒完沒了的律師和訴訟?!薄霸谶@個知識密集的社會,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具有基本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盵9]在德國,學生的寫作教材練習項目有調查報告、事件報道、科技說明、會議記錄、演講提綱、新書介紹、商品廣告等。在日本,寫作課上訓練學生寫書信、日記,寫調查報告、研究報告、實驗報告占相當大的比重。在美國,全國各綜合大學與理工醫(yī)農院校普遍開設了應用寫作這門課程,并設有寫作方向的碩士、博士學位。 無論是古今中外,應用寫作越來越重要,并且這種重要程度隨著時代發(fā)展更為明顯。
總之,《應用文寫作》不只是各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也是一門必修課、工具課、素質課、母語教育課。應用文在現代社會和未來社會中的作用已漸突顯,與之相隨的卻是職場人士應用文寫作能力的低下。但是,現在應用文寫作已經無形之中淡出了高等教育的教學舞臺,學生對未來工作所要面對的各類公務文書和私人文書陌生至極,最基礎的應用文寫作能力反而成了學生工作中的短處,制約著其他各項能力的施展。所以,在高校教學中我們不應把應用文寫作當作一門普通的通識課來看,而應把它當作一門必修課來傳授,并讓學生把它作為現代社會必備的一項技能來重視它,學習它。
提高應用文寫作的地位已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1]中國最早的公文總集——《尚書》.應用寫作[J].1991,(3).
[2]歐陽修.免進五代史狀[A].歐陽修. 歐陽修全集[M]. 北京:中華書局,2001.
[3]劉熙載.藝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蔡元培.國文之未來[J].北京大學日刊,1919年11月19日.
[5]蔡元培.論國文的趨勢及國文與外國語及科學的關系[A].蔡元培語言及文學論著[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6]劉半農.應用文之教授[J].新青年,第四卷第1期,1918年1月15日.
[7]梁啟超.中學以上作文教學法[J].改造,4卷9號,1922年5月15日.
[8]葉圣陶.關于作文教學(1978年8月)[A].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9]約翰·奈斯比特.大趨勢[M].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1984.39-40.
[責任編輯:李春輝]
DOI:10.16161/j.issn.1008-0597.2016.01.015
[中圖分類號]H15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597(2016)01-0083-04
[作者簡介]孫俊秀,女,集寧師范學院,講師。
[收稿日期]201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