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納
Kate?Zhou本人很瘦,說話慢聲細語,人也溫和。但表面的平靜中總像是隱藏著堅毅。
她出身于知識分子家庭。1992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機電工程系。23?歲留學美國,先后做過計算機軟件工程師,項目經理和管理咨詢師……這些履歷讓人理解她之所以能夠傳遞出的冷靜和讓人信服的氣質。
是的,完全不同于原本學習藝術設計的時尚人,身上不具備那種自詡浪漫的隨意性。
所以,她2007年開始寫時尚博客,用她理性、嚴謹的思維邏輯講時尚,說包。
2008?年1?月,創(chuàng)辦Kate?Zhou?Handbags(凱特周手袋),把各國獨立設計師的手袋作品,及款式獨特,材質優(yōu)良,做工精細的個性手袋介紹給國人。
這位理科生以理科生的面貌去介紹時尚,就像是打開她的文章,吸引人的是她在專欄中寫她最近在閱讀《追憶似水年華》,她用跑步和做家務的時間來閱讀,并且管這叫“拔草”。
時尚就應該呈現出它不同于庸常的一面,冷靜的Kate? Zhou可以給大家上一課。
Q = 《北京青年》周刊A =Kate Zhou
Q:時尚行業(yè)的從業(yè)人員有很多是文科生,學習藝術、設計巴拉巴拉等等,一定有很多人問過你一個理科生(是我們想象中的那種理科生么),怎樣從事了時尚行業(yè)?
A:時尚行業(yè)涵蓋職業(yè)范圍很廣。時裝設計師往往需要嚴格的專業(yè)訓練;但時尚買手和時尚零售管理者并不需要很多專業(yè)知識,有良好的教育基礎和強大的學習能力就可以了。
大學本科只是基礎教育,并不能決定一個人將要從事的職業(yè)。所以我認為一個理科生從事時尚行業(yè)是完全正常的。
Q:清華機電工程系畢業(yè)之后你可曾從事相關的行業(yè),那時候的生活是怎樣的呢?
A:電機系畢業(yè)之后我來到美國讀碩士研究生,專業(yè)是計算機工程,畢業(yè)后做軟件工程師。剛工作時是1996年,正是美國高科技行業(yè)欣欣向榮的時候,到處充滿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和對未來的期待。那時我在費城一個創(chuàng)業(yè)公司工作,公司里年輕人很多,工作氛圍很嗨。當時我們經常加班,遇到軟件發(fā)布的時候更是通宵工作。工作之外我經常和同事們出去,到酒吧、night club、游戲廳等等,或者大家在一起聚餐喝啤酒,看電影,滑旱冰。我很懷念那段時光,年輕而充實。
Q:你的教育經歷對你以后的生活有哪些幫助呢?
A:我在北京101中上的中學,基礎打得非常好,現在工作上用到的知識和技能,包括寫作、英語、數學、閱讀等等,全是中學學的。長跑的習慣也是中學養(yǎng)成的。很遺憾我在大學沒學到太多東西,清華對我來說是一個有意思的經歷,曾經給我一些自信,但對我日后事業(yè)和生活的作用,只是一塊偶爾可以用一下的招牌。
Q:你的專業(yè)中,是不是男孩比較多,你從小生活在男孩環(huán)境中還是女孩環(huán)境中?你會在學習中和男孩一爭高下么?
A:我在大學的班里,男生三十多人,女生只有四個。但大學上課都是混班的,所以男多女少的班級也并沒給我們造成什么特殊的影響。倒是我中學六年的環(huán)境很有意思,女生基本包攬班里的前十名。在這種環(huán)境里,我沒感到需要跟男生競爭,對女生比男生成績好非常習慣。
Q:你覺得商業(yè)和科技的關系是怎樣的,和科學的關系是怎樣的,和時尚的關系又是怎樣的?
A:商業(yè)是社會發(fā)展的源動力。商業(yè)帶動和促進一切創(chuàng)新??萍夹枰虡I(yè),時尚需要商業(yè),藝術也需要商業(yè)。
Q:我看Kate Zhou代理的品牌,真的不是那種花花朵朵、蕾絲流蘇,非常女性化和陰柔的設計呢,你骨子里面應該也是一個邏輯性很強,喜歡簡單直接,毫不婆婆媽媽的人吧?
A:是的,我喜歡簡單,直接,邏輯性比較強。體現在時尚審美方面,我個人偏愛帥氣而性感的風格。
Q:你喜歡的包要具有哪些性格?
A:我喜歡的包包首先要讓我心動,就像對一個人一見鐘情,往往說不出理由。如果理性分析,我喜歡的包包要款式原創(chuàng),品質好,性價比高。
Q:所以,你是個很理性的人么?在工作和生活中是一個喜歡“示弱”的人么?
A:我是一個很理性的人,我也喜歡跟理性的人交往?;蛟S年輕的時候比較要強,但我現在不會為要強而要強,反而會經常示弱,尤其是對家人,朋友和同事。錯了就是錯了,放低姿態(tài),讓對方開心。
Q:你覺得在職場中男性和女性的關系怎樣?女CEO面對的職場環(huán)境和男人有哪些分別?你怎樣處理和利用女性身份和男性相處?
A:從事現在的工作之前,我的十多年職業(yè)生涯都在美國,而美國在職場男女平等方面做得相當不錯。所以就我的經歷來說,職場上男女沒有區(qū)別,不看性別只看能力。我不認為性別是一個身份,性別就是性別。
Q:你對當下設計和時尚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
A:我認為當下時尚業(yè)的節(jié)奏太快,有些失控。設計師的創(chuàng)意壓力太大,導致自殺的自殺,辭職的辭職。我覺得這個行業(yè)太浮躁,而且跟消費者有些脫節(jié)。我們作為零售代理商,是堅決跟消費者站在一起的。我們會為消費者過濾掉一些沒用的噪音,幫她們找到真正的價值。
Q:被稱為“包小姐的你,到現在仍然愛包么?對包的狂熱度是怎樣的?從0%到100%,你們有多喜歡自己從事的工作?
A:我當然依然愛包,這個愛一直不會變!每次去設計師showroom看樣品,漂亮的新款包包總會讓我興奮不已,恨不得立即擁有。也愛衣服、鞋子和首飾。我對目前工作的喜歡程度是99%。
Q:我看到你寫過一篇《追憶似水年華》的名著“拔草”經歷,也說喜歡錢鐘書和張愛玲,你喜歡錢鐘書的哪些特點呢?閱讀對你來說有哪些幫助?
A:我最喜歡錢鐘書對人性的細致觀察和深刻理解。讀書和讀微信帖子完全不同。書是作者智慧的結晶,讀書相當于把自己的頭腦跟一個智慧的頭腦連接起來。讀書也是一個思考的過程,隨著作者對某一題目的展開和深入,你有機會結合自己的知識和經歷進行思辨。因此讀完一本書,你一定會對世界有更深入的認識,你自己也就會變得更聰明。
Q:除了閱讀,你一般都會從什么地方汲取力量?
A:除了閱讀,跟他人交流也能啟發(fā)和激勵我。我喜歡跟同事們交流,她們的年輕和活力給我許多能量。我還有個中學同學的微信群,在那里跟同齡人交流也很有意思,經常會受到啟發(fā)。
Q:你對自己的職業(yè)目標清晰嗎?你覺得你的品牌的未來是怎樣的?
A:我目前的職業(yè)目標是把凱特周做好,給自己和同事們創(chuàng)造一個享受工作和學習提高的環(huán)境。我希望凱特周堅持走線上線下、相輔相成的路線,擴大品類,增加品牌,成為中國消費者購買獨立設計師品牌的目的地。
Q:你對人生的看法是怎樣的?
A:人生是一杯美酒,甘甜醇厚;也是一把火炬,照亮他人。
Kate Zhou :
北京人,出身于知識分子家庭。1992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機電工程系。23 歲留學美國,先后做過計算機軟件工程師,項目經理和管理咨詢師,現居美國康州,為職業(yè)手袋買手。
2007 年, Kate因為熱愛包袋而開始撰寫靚包博客,并成為國內最受歡迎的手袋博客。
2008 年1 月,創(chuàng)辦Kate Zhou Handbags(凱特周手
袋),把各國獨立設計師的手袋作品,及款式獨特,材質優(yōu)良,做工精細的個性手袋介紹給中國消費者。
作為國內第一個開設手袋時尚博客的專業(yè)人士,Kate Zhou(筆名:包小姐)的靚包博客目前訪問總量超過1000萬次。同時“包小姐”擁有微博粉絲10萬多并曾為多家時尚媒體主筆撰稿,在國內手袋愛好者中具有極高的人氣和知名度!“包小姐”現為凱特周手袋CEO兼專職買手,以其獨到的眼光為中國消費者挑選最值得購買的當季新品!
Tips:
Meli Melo又高貴又舒適的編織包
Meli Melo設計師Melissa出生于英國,成長在意大利。大學時,她開創(chuàng)了Meli Melo品牌。她將品牌定位成有原味意大利皮革、皮革工藝與設計的奢侈英國品牌。由于Melissa對古董特別熱愛,所以她常在歷史中尋找設計靈感。品牌最熱賣的Thela包,靈感就源自她兒時手挎的編織籃。Melissa說:“我不僅僅想設計實用且個性的手袋,我更想讓女士們在手挽它時,感覺高貴和舒適”。由此與眾不同的Meli Melo原創(chuàng)手柄設計誕生了。
經典系列
品牌最為大家所熟知的系列就是Thela。這個系列目前有四種size,從只負責顏值不負責實用的微型挎包到出街、上班兩不誤的大號手提包,不同的女生都會在這款包包上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款。
Meli Melo Thela籃子包系列 不僅擁有眾多的明星粉絲,而且與紐約名媛Olivia Palermo還有著深厚的緣分。
Shoko for Meli Melo系列
2015年,Meli Melo與日本插畫家Shoko合作,推出了帶有卡通風格元素的恐龍印花Thela限量款。這個系列將童趣印花與品牌經典的簽名系列結合,天馬行空充滿想象,創(chuàng)新又不失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