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惠
黃軒喜歡做摘抄,他曾在本子上寫下這么一段話,“每當我抓緊一樣東西不放時,我會提醒自己放下。對自己溫柔一點,學會與未知相處。試著去體會沒有努力的努力,沒有選擇的選擇,沒有動機的動機,努力不一定能達成目標?!?/p>
他以此話來警誡自己,也確實是在這么做。
因為,論起星途,好像真的沒有幾個藝人會比黃軒更倒霉。他一心以邁克爾·杰克遜為榜樣,結果,不僅在讀藝校時扭傷了腰從而錯過了全國性的舞蹈大賽,而且還未能成為歌手。好不容易,他在表演領域中尋到了新的樂趣,可每一次,都是差一點“走紅”。
對,次次都是差一點。他在偶然之中被張藝謀看中,差一點就出演了《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小王子一角,誰知編劇突然改了劇本,將王子的年齡改成了14歲。他因等待《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角色通知,自動放棄了海巖所拍攝的《五星飯店》,差一點就在此劇中大放異彩;他曾拍攝了婁燁導演的《春風沉醉的夜晚》,卻又在即將參加戛納電影節(jié)時,被剪了戲,徒留一個背影;他還曾為籌備《海洋天堂》,親自去了北京孤獨癥患者學校里體驗生活,卻又因長得不像李連杰,而被導演臨時更換;包括之前早就拍好的《藍色骨頭》,也是遲映了四年才跟觀眾見面……
所有的遲到與錯過,若是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會癡纏很久。但是,顯然,黃軒很想得開,他感慨道:“沉默的時光,使我這個生命體對很多周遭東西的認知力和感知能力又增強了,我的心靈得到了成長,也越加篤定?!?p>
沒錯,沉默的時光,使黃軒成為深海里孤獨游弋的鯨魚??伤麖牟患拍皇沁h離了喧囂,去尋找了生命的真諦。
他常常利用自由時間,去全世界溜達,不會帶助理,連經(jīng)紀人都很少通知。往往就是參加完某個電影節(jié),他便突然“落跑”了。他去的地方,都很小眾,可能是去某個草原看羚羊;也可能只是去某個胡同的酒吧里,聽流浪歌手唱歌。
對于那些具有標志性的建筑、城市,黃軒沒什么興趣。同樣,除了拍戲,他對曝光度這種東西也是避而遠之,更別說是充當輿論集中營。有時候,他低調(diào)得甚至會讓人忘記他的存在。
但對當事人而言,這才是一種享受。他愿去流浪,去磨礪心性,去做一個內(nèi)心不慌、腳步不亂、內(nèi)斂沉靜的人?;蚴窃诠P筆藏、筆筆收的書法中沉溺,或是隨意地撩撥吉他,或是喝茶看花……在他的世界里,沒有太多復雜的事情,半落的桃花,格陵蘭夏季時整日的太陽,都是他的追求,他的快樂。
大抵,就是這股書生氣息太過濃烈,所以才會有人將他框進“文藝片”的固定形象中。乃至,他突然拍攝《紅高粱》《羋月傳》與《翻譯官》等多部電視劇,都會引來非議。有人說,他開始急功近利,走“偶像”路線;又有人說,他是江郎才盡,再也拍不了小清新的電影。
對此,黃軒從來沒有刻意解釋。他永遠都是溫和地笑笑,再談及一下他的理想,“我心里的聲音告訴我,我適合將來搬到一個寧靜的地方住下來,貼近最質(zhì)樸的生活,貼近自然。而且我覺得種菜、種花,看著一顆種子的發(fā)芽和成長,可以觀照你自己的心境。我目前內(nèi)心這樣的愿望與日俱增”。
是怯懦,還是逃避?
都不是吧。在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一種人,不愿去做鯊魚。他們體態(tài)優(yōu)雅、生存得體,并不善于進攻。他們不過是忠于自己的閑情逸趣,安于本分、聽從天賦、發(fā)揮所長且苦樂坦然。
其實,無論做任何事,都不該大肆宣揚,受到攻擊也不必激烈反抗。只要我們不去糾纏多余的情緒,不去妄想未知的聲望,過往不念、當下不亂、未來不迎,也可像黃軒一樣做一只在海中自由又懷揣情懷的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