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悠悠
又是周三見,未滿19歲的劉昊然被拍到和“淳貴人”譚松韻摟肩散步,然后同回房間。這大概是風行拍到的最年輕的藝人了。
本來其實是很普通的男女藝人戀情曝光,男未婚,女未嫁,又都是成年人了,談個戀愛多么正常。劉昊然是小鮮肉偶像,粉絲表達心碎,有反對的聲音也不算稀奇。不過這一回不一樣在于,粉絲們普遍哀嚎的是,劉昊然和歐陽娜娜這一對國民小CP就此沒法實現(xiàn)了。
作為新生代小鮮肉,劉昊然的“圈粉”模式除了自身那些被粉絲提取的“萌元素”外,又和其他小鮮肉有所不同。劉昊然的很多粉絲的“成分”是他和歐陽娜娜的CP粉。所謂CP粉,粉的核心是將演員戲內(nèi)角色CP轉(zhuǎn)移到了戲外。而演員CP又可以叫做RPS(real person slash),迷RPS的多數(shù)是因為粉絲喜愛角色的CP。其實,無論國內(nèi)還是國外,作品宣傳期內(nèi),很多演員會“角色附體”,根據(jù)粉絲們的需求熱炒下“戀情”,這并不少見。CP粉們會將角色CP的感情主觀加到演員身上,而這恰好是演員戲內(nèi)CP深入人心的證明。即便兩人之間關系不佳,也不妨礙粉絲們想將兩個演員捆綁。
劉昊然同歐陽娜娜這對“國民小CP”起源于《北京愛情故事》,一經(jīng)推出,無論是片中抑或是戲外,這一對養(yǎng)眼的組合就成了很多CP粉的心頭好。只不過跟其他演員CP不一樣的是,過了宣傳期還經(jīng)常被“捆綁”在一起。各種活動中的曖昧互動,八卦總結(jié)帖時常可見,甚至有粉絲總結(jié),劉昊然的微博是:吃飯、睡覺、歐陽娜娜;歐陽娜娜的微博則是:出去玩、大提琴、劉昊然。一切似乎順理成章,青梅竹馬,特別美好。只是,成在CP,圈到粉;“敗”也在這CP,粉絲們覺得受到欺騙,那是因為在接收“圈粉”過程里,“圈地自萌”的就是劉昊然和歐陽娜娜這對組合所謂的各種“小粉紅”。
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曾經(jīng)在論述“偶像”這個概念時說,“偶像在一定時候代表了某種品位的選擇。品位就是人賴以區(qū)分自己,并且試圖在象征性領域戰(zhàn)勝其他人的東西。”而現(xiàn)如今雖然娛樂圈不一樣了,現(xiàn)在的粉絲們逐漸能接受偶像們的“戀情”,逐漸明白,哪怕是偶像明星都要戀愛結(jié)婚,有權(quán)戀愛,但是對偶像戀愛的苛求,對偶像戀愛對象的苛責,則依然可以說明對偶像寄托情感中的“品位”選擇沒有發(fā)生改變。粉絲們失望的不是寄托的“愛情”沒有了,而是寄托的“品位”被偶像所“否認”。
造星工業(yè)日益完善發(fā)達的現(xiàn)在,明星們的一言一行,社交網(wǎng)絡的發(fā)言,甚至戀情都可以是背后團隊精心策劃的結(jié)果。碎片化時代,一個偶像的形成逐漸是各種元素的堆積,甚至只需要給出一個元素,不需要作品也能“圈粉”。
只是這是把雙刃劍,元素也好,CP也好,或會被取代,或終被否認。不賣CP的劉昊然,也許可以因為這次戀情的曝光,好好再次規(guī)劃下自己演藝道路?!短迫私痔桨浮分杏羞^不俗的表現(xiàn),甩掉賣CP的包袱,或者可以走得更為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