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傳強
(1.南京大學 歷史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3; 2.滁州學院 思政部,安徽 滁州 239000)
大明國號與朱元璋信仰關(guān)系研究
韓傳強1,2
(1.南京大學 歷史學院,江蘇 南京210093;2.滁州學院 思政部,安徽 滁州239000)
摘要:學界曾以朱元璋參與過明教,并以“明王出世”而認為大明國號也由來于此。實際上,通過對朱元璋信仰體系的考察檢視,可以發(fā)現(xiàn),朱元璋一生對佛教、道教、明教、儒學等宗派或?qū)W派都有涉獵,其信仰體系缺乏連續(xù)性。基于此,大明國號的由來不是源于明教,而與佛教密宗關(guān)系更為密切。
關(guān)鍵詞:大明國號;明教;朱元璋;朱元璋信仰
“僧人皇帝朱元璋”,這是人們比較習慣的稱呼之一。誠然,朱元璋有入寺為僧的生活,但也有加入明教的經(jīng)歷。基于此,有些學者將大明國號的由來也與明教關(guān)涉起來。這種關(guān)涉是否成立,則需深入考察。
一朱元璋早年生活履歷
朱元璋的生平尤其是早年生活履歷與朱元璋的宗教情懷、宗教信仰乃至宗教思想、宗教政策都有著密切關(guān)系。據(jù)《明史》記載,朱元璋早年生活充滿了坎坷,遭遇了不少苦難。也許正是因為這些苦難,構(gòu)筑了朱元璋的信仰體系。
太祖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圣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諱元璋,字國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鐘離。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母陳氏,方娠,夢神授藥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氣。及產(chǎn),紅光滿室。自是,夜數(shù)有光起。鄰里望見,驚以為火,輒奔救,至則無有。比長,姿貌雄杰,奇骨貫頂。志意廓然,人莫能測。(《明史.太祖本紀》)[1]
從上面這段引文我們可以獲知朱元璋的祖籍、生平以及出生前后的祥瑞之兆。但結(jié)合相關(guān)史料,我們對這段引文也需要進行檢視,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關(guān)于朱元璋祖籍及出生地。按照《明史》所載,朱元璋先祖由沛(今徐州境內(nèi))而徙至句容(即今句容市),由句容而遷至四洲(今屬江蘇宿遷泗洪縣),至其父輩,始遷居至濠州之鐘離(即今安徽鳳陽)。一些學者據(jù)此而認為朱元璋祖籍為安徽鳳陽、[2]江蘇四洲、[3]江蘇沛縣、[4]江蘇句容[5]等。對于朱元璋祖籍的說法,多得眼花繚亂。實際上,盡管這些說法不能簡單地以對錯來論之,但至少都不夠嚴謹。正如李鋒所言:“朱元璋的祖籍地在現(xiàn)在的句容市石獅鎮(zhèn)境內(nèi);朱元璋本人出生地既不是江蘇句容,也不是安徽鳳陽,而是元代的盱眙縣太平鄉(xiāng)明光山二郎廟附近;朱元璋是在10歲左右才隨父母從盱眙遷居到鐘離即鳳陽的?!盵6]簡要言之,當我們論及關(guān)于朱元璋祖籍地時,我們應該給予相應的界定,否則,則顯得凌亂而不嚴謹。
其二,關(guān)于朱元璋身世及出生。和許多帝王相似,朱元璋的出生以及身世充滿著祥瑞與神奇、凄楚與坎坷。如前所述,太祖母親陳氏在即將妊娠時,夢有神賜其藥丸一枚,吞之而睡,口余香氣;至其出生,則屋內(nèi)經(jīng)常有紅光煥起,甚為玄妙。至于朱元璋之容貌,更是“姿貌雄杰,奇骨貫頂”。然而,朱元璋幼年時,其生活也遭遇諸種不幸。據(jù)《明史》之《太祖本紀》所載:
至正四年,旱蝗,大饑疫。太祖時年十七,父母兄相繼歿,貧不克葬。里人劉繼祖與之地,乃克葬,即鳳陽陵也。太祖孤無所依,乃入皇覺寺為僧。逾月,游食合肥。道病,二紫衣人與俱,護視甚至。病已,失所在。凡歷光、固、汝、潁諸州三年,復還寺。當是時,元政不綱,盜賊四起。(《明史.太祖本紀》)[1]
由上述引文可知,朱元璋在其十七歲時,因大饑疫父母、兄長相繼死去,而此時的朱元璋連安葬他們的土地都沒有。在鄰里的資助下,安葬完逝去的親人后,朱元璋因孤無所依而入皇覺寺為僧。一個月后,外出化緣,游歷三載而還皇覺寺。朱元璋早年的生活經(jīng)歷使他有機緣接觸佛教,更有體驗世事無常的經(jīng)歷,這為朱元璋的信仰體系的構(gòu)建奠定了基礎。
二朱元璋的信仰體系
如前所述,朱元璋早年顛沛流離以及入寺為僧的生活,為其信仰體系的構(gòu)建奠定了基礎。那么,朱元璋的信仰體系是怎樣的呢?
我們知道,與朱元璋相關(guān)的宗教信仰有多種,諸如佛教、明教、道教、儒學乃至白蓮教等。學界對于朱元璋與佛教、朱元璋與道教、朱元璋與明教、朱元璋與儒學等諸宗派的關(guān)系都有較多的考察和研究。筆者結(jié)合學界已有成果,對朱元璋的信仰體系做一簡要分析。
首先,朱元璋與佛教的關(guān)系。朱元璋與佛教的關(guān)涉是學界探討朱元璋與諸種宗教關(guān)系中著墨最多的地方,這是基于朱元璋曾經(jīng)在皇覺寺為僧的經(jīng)歷。這種經(jīng)歷是否必然能帶來朱元璋信仰體系的建立與完成?換言之,朱元璋離開皇覺寺后,是否還能繼續(xù)堅守他的信仰?對于此問題,我們需要做一番檢視。
按照《明史》所載,元末由于綱紀不正,暴亂四起,朱元璋走出寺院,參與到起義軍中,并憑著諸種因緣,朱元璋最終登基稱帝。那么,要考察朱元璋的信仰體系,可以通過其走出寺院后的諸種行為來判定。黃海濤從“創(chuàng)業(yè)前與佛結(jié)緣當和尚,創(chuàng)業(yè)中用佛舉事成大業(yè),創(chuàng)業(yè)后以佛輔佐安天下”等三個方面考察朱元璋一生與佛教的三個階段,并從主客兩個方面闡釋了朱元璋對佛教的利用、引導來輔佐政治的諸種行為。[7]黃海濤的這種觀點與何孝榮的《試論明太祖的佛教政策》、[8]周齊的《試論明太祖的佛教政策》[9]等觀點相似,都將朱元璋登基前后與佛教的關(guān)系基于政治角度的考察而非信仰的檢視。換言之,我們說朱元璋在離開皇覺寺后,其行為更多指向的是政治層面——無論是是登基前還是登基后。
其次,朱元璋與道教的關(guān)系。朱元璋與道教的關(guān)涉不像朱元璋與佛教關(guān)系那樣備受關(guān)注,但也有不少相關(guān)成果。但檢視這些相關(guān)成果,我們發(fā)現(xiàn),朱元璋與道教的關(guān)系更多也是停留于政治層面的需要。正如卿希泰先生所言,朱元璋在奪取政權(quán)的時候,便開始利用一些道士為其造輿論:第一,宣揚其祖墳風水好,當“出天子”;第二,宣揚其出生后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在朱元璋出生之前,其母服用了道士的丸藥;第三,宣揚其多次獲得道士的相助。[10]在同文中,卿希泰先生還指出,《明史》所載朱元璋在入皇覺寺一月之后游食合肥,其道病所遇的“二紫衣人”,便是道士。[10]曹國慶也指出:“明太祖朱元璋在創(chuàng)建朱明江山的過程中,注意借助天師道在民間的廣泛影響,發(fā)揮利用其特殊的功能和作用?!盵11]
再次,朱元璋與明教的關(guān)系。朱元璋與明教的關(guān)涉則是一個相當復雜而又有趣的問題。一方面,受金庸先生《倚天屠龍記》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影響,很多讀者會自然認為朱元璋與明教關(guān)系甚密,甚至還是明教一個重要的領(lǐng)袖。[12]實際上,朱元璋在獲取政權(quán)后,對明教卻是另一種態(tài)度。正如龐卓恒先生所言:“在明朝官修史書中,我們看不到朱元璋與明教、小明王的正確關(guān)系,我們看到的是經(jīng)過篡改的、歪曲的史料。因為,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后,認為他先前與明教、小明王的臣屬關(guān)系有損他的形象,于是便極力抹煞、銷毀這一方面的史料?!盵13]我們說,朱元璋與明教有關(guān),但這種關(guān)系僅限于朱元璋登基之前。而當朱元璋登基之后,這種關(guān)系便被隱沒、修正甚至篡改。很顯然,這不能算作信仰,最多也只是利用而已。
最后,朱元璋與其它學派的關(guān)系。朱元璋與其它學派的關(guān)涉也較為密切,諸如陳寶良認為朱元璋與儒釋道三教態(tài)度則構(gòu)成了其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14]而程志強先生則說得更為明確,他指出,朱元璋三教思想與政策之歷史依據(jù)在于:其一,唐宋以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歷史潮流;第二,鑒于元朝之失;第三,為加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quán)的現(xiàn)實需要;第四,朱元璋個人生活經(jīng)歷的影響。[15]
簡要言之,從以上簡單梳理來看,朱元璋的信仰體系是比較復雜而缺乏連續(xù)性的。與其說其有宗教信仰,倒不如說其有宗教的情節(jié)或者宗教生活的經(jīng)歷。我們不能抹殺其曾經(jīng)入寺為僧的經(jīng)歷、加入明教的生活、援引道教的幫助、研讀儒學經(jīng)典的事實,但這些還不足以證明其信仰體系構(gòu)建的完成。也許關(guān)漢華先生說得更為在理:朱元璋并非是虔誠的信徒,而只是把宗教視作其在政治上加以利用的工具而已,而朱元璋所做的這一切,在一定程度上都與他的政治取向有關(guān)。[16]
三大明國號的由來
既然我們考察了朱元璋的信仰體系,并知道其信仰體系缺乏連續(xù)性,那么,大明國號的由來是不是與其信仰體系有關(guān)呢?如果有,是基于對明教的信仰還是別的宗教的信仰?筆者認為,大明國號的由來更多的是基于其對佛教的信仰。下面我們就此來做一些討論。
關(guān)于大明國號與明教關(guān)系,最先將兩者關(guān)聯(lián)起來的學者是歷史學家吳晗先生。其早在1941年就提出“明王出世”是明教之明王,而大明這一國號便是直接源于此意。[17]吳先生的觀點在學界得到顧頡剛、馬西沙等學者的認同,想必金庸先生也難免受此影響。[18]自上個世紀80年代后,吳先生的這一觀點不斷受到學界一些學者的質(zhì)疑和批判,王見川在《從摩尼教到明教》一書中認為吳晗先生所持觀點不成立,“明王出世”的口號與大明國號并未出自明教經(jīng)典,而是來自金剛禪等所研習的《大小明王出世經(jīng)》。[19]朱鈞認為,“明王出世”實際上是佛教密宗中的“孔雀明王出世”。[18]縱觀以上所述,大明國號的由來與明教之間并沒有直接的關(guān)涉。那么,大明國號的由來究竟源自何處呢?
前面我們考察了朱元璋的信仰體系,如果說朱元璋有信仰,那么,其信仰體系中最為穩(wěn)定的應該是佛教信仰。一方面,在其年幼孤苦無依時曾經(jīng)在皇覺寺出家為僧,這對其一生影響至深是不難理解的。另一方面,朱元璋在離開皇覺寺后,其無論是登基前的參戰(zhàn),還是登基后的政策,都是基于政治的需要,而非信仰使然。既然如此,大明國號的由來源于佛教則不難費解了。當然,佛教宗派甚多,究竟具體來自哪派,這需要深入考察。不過,非常有趣的是,朱鈞博士已有相關(guān)成果見刊,這里筆者無需贅述。正如朱鈞博士所述:
“明王”及“明王出世”概念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早已存在,不足為明教之證。相對于明教信仰,佛教密宗及孔雀明王信仰在漢地的傳播以及在民間的滲透更為廣泛,并在元代切實地滲入到白蓮教中。藏密中阿彌陀佛形象與漢地之孔雀明王形象頗有類似之處,從其教理上言,孔雀明王可看作阿彌陀佛之化身示現(xiàn)。故“明王出世”實為密宗之孔雀明王出世,大明國號亦來源于此。[18]
簡言之,我們通過考察朱元璋的信仰體系,認為朱元璋的信仰體系缺乏連續(xù)性,大明國號的由來與佛教密宗關(guān)系更為密切,與明教關(guān)系相對疏遠。
參考文獻
[1][清]張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1,2.
[2][美]費正清.中國傳統(tǒng)與變遷[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3:158.
[3]未小橘,編.人文江蘇[M].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2013:262.
[4]李伯欽,李肇翔,主編.中國通史:寧、遼、西夏、金、元(卷6)[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291.
[5]陳遼.陳遼文存(第8卷)[M].香港:香港銀河出版社,2009:542.
[6]句容市政協(xié)學習和文史委編.句容文史集粹:句容文史資料(第18輯)[M].鎮(zhèn)江:句容文史資料編輯部,2002:112.
[7]黃海濤.論明太祖與佛教[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1(2)2:64-68.
[8]何孝榮.試論明太祖的佛教政策[J].世界宗教研究,2007(4):19-30.
[9]周齊.試論明太祖的佛教政策[J].世界宗教研究,1998(3):43-58.
[10]卿希泰.明太祖朱元璋與道教[J].江西社會科學,1999(1):109-113.
[11]曹國慶.朱元璋與天師道[J].南昌大學學報,1999(1):66-71.
[12]新垣平.劍橋倚天屠龍史[M].沈陽:萬卷出版公司,2011:108.
[13]龐卓恒,主編.史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5.
[14]陳寶良.明太祖與儒佛道三教[J].福建論壇,1993(5):40-46.
[15]程志強.明太祖的三教思想、政策及其影響[J].史林,2002(1):14-19.
[16]關(guān)漢華.朱元璋的宗教政策及其政治取向[J].歷史教學問題,2006(1):75-78.
[17]吳晗.明教與大明帝國[J].清華大學學報,1941:50-85.
[18]朱鈞.“明王出世”口號與大明國號考[J].青海社會科學,2015(4):146-157.
[19]王見川.從摩尼教到明教[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325-344.
Class No.:K248Document Mark:A
(責任編輯:蔡雪嵐)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tle of Ming Dynasty and ZhuYuanzhang’s Religious Belief
Han Chuanqiang1,2
(1.History Department of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China;2.Department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 Chuzhou University, Chuzhou Anhui, 239000,China)
Abstract: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title of Ming Dynasty came from ZhuYuanzhang’s experience of becoming a member of Zoroastrianism. So, some people called him as “the Birth of Anji Yuukyuuza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n Zhu Yuanzhang 's belief system, we can find that ZhuYuanzhang dipped himself into Buddhism,Taoism,Zoroastrianism,Confucianism and other sects or schools,his belief system is somewhat of disorder. Based on this,title of Ming Dynasty would not have come from Zoroastrianism, but it could be close to Tantric Buddhism.
Key words:title of the Ming Dynasty;Zoroastrianism;ZhuYuanzhang; belief of ZhuYuanzhang
中圖分類號:K2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6758(2016)02-0023-3
基金項目:安徽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項目“明太祖朱元璋與諸宗教關(guān)系研究”(項目編號:SK2014A336)、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55批面上資助(項目編號:2014M551570)及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八批特別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5T80540)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韓傳強,博士,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后;副教授,滁州學院思政部。研究方向:文化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