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云
?
基于“互聯(lián)網+”的高職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周新云
(湖南外國語職業(yè)學院 英語系,湖南 長沙 410112)
“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為高職英語開展信息化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和難得的便利條件。借助微課實現(xiàn)翻轉課堂教學,可顛覆傳統(tǒng)課堂講授形式,構建以師生討論答疑為主的互動式課堂。論文概述了“互聯(lián)網+”的內涵、翻轉課堂的概念,以及國內外關于翻轉課堂教學研究的現(xiàn)狀,提出了構建基于“互聯(lián)網+”的高職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進行了應用實踐,以期為信息技術和高職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做出微薄貢獻。
互聯(lián)網+;高職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近幾年來,我國高職英語教育面臨著眾多的挑戰(zhàn)和困境,如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手段單一、課堂互動效果差、學生與教師缺乏英語口語交流和教學效率低等。同時,高職英語課時削減已是大勢所趨。因此,學生的英語能力很難得到真正的提高。盡管目前的教育教學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局限于以教師灌輸和學生接受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
“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為高職英語開展信息化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和難得的便利條件。借助微課實現(xiàn)翻轉課堂教學,可顛覆傳統(tǒng)課堂講授形式,構建以師生討論答疑為主的互動式課堂;基于校園移動網絡英語教學平臺和手機英語APP等移動學習平臺的課外學習形式,可為學生搭建便捷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因此,變革傳統(tǒng)高職英語教學方法和模式,探索基于“互聯(lián)網+”的高職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讓高職英語教學走出困境成為當務之急。
(一)“互聯(lián)網+”的內涵
“互聯(lián)網+”所代表的核心內涵在于基于互聯(lián)網和數字信息技術的“全民創(chuàng)新和大眾創(chuàng)業(yè)”?!盎ヂ?lián)網+教育”則意味著學校的教學活動基于數字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而實施教學行為模式的創(chuàng)新。高職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崗位必需的英語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質的任務。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應通過引入翻轉課堂、微課等現(xiàn)代化教學方式和手段,實現(xiàn)由傳統(tǒng)教學模式向基于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的新型教學模式轉變。
(二)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flipped classroom)是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網絡技術資源,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翻轉有兩層含義,首先翻轉課堂將教學中的課內與課外進行了翻轉。即學生在課前要完成知識點的學習,這種教學模式的課堂變成了一個知識內化的過程。其次,翻轉課堂將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地位進行了翻轉。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擁有了主動性和自主權,對自己所學的知識內化并吸收。翻轉課堂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是課程教學的引導者,而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播者,學生則成為了課堂的主人,不再被動接受知識。
翻轉課堂起源于2007年,美國化學老師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Sams使用視頻軟件錄制PPT演示文稿并附上講解上傳到網絡,以此幫助缺席的學生補課。2011年Salman Khan在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技術·娛樂·設計)大會上的演講報告“用視頻重塑教育”,讓翻轉課堂真正成為了教育界的焦點。
在當今“互聯(lián)網+”時代,許多國內外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構建、課堂實踐、教學效果等做了大量的實踐研究和理論總結。
王紅、趙蔚等基于國內外典型案例分析,探討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陶然(2015)基于微課視角,對高職英語翻轉課堂進行了案例設計,并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汪洋探索了基于移動終端的高職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體現(xiàn)了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在新型教學模式中的作用。
綜觀目前國內外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現(xiàn)狀,大部分是對理論探討和應用研究,但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研究較少。本文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構建有效的高職英語翻轉教學模式,引入翻轉課堂、微課等現(xiàn)代化教學方式和手段,實現(xiàn)由傳統(tǒng)教學模式向基于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的新型教學模式轉變,以期為信息技術和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做出微薄貢獻。
翻轉意味著教學形式的革新。翻轉課堂里老師采取各種手段幫學習者進行知識點的內化,發(fā)展學習者的主人翁意識,提升學生探索問題根源的能力。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段有:教學活動、情景設置、微視頻知識點傳播、目視化視頻、共時體策略、文藝游戲等。老師還可采用視頻資料以及網絡溝通等形式給學生以全方位的幫助。
構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一種新的嘗試,它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注重學生知識內化,凸顯學生動腦動手能力培養(yǎng),緊密接軌高職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主要特色如下:1.翻轉師生角色。學生由被動接收知識到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則是學習組織者和引導者。2.翻轉教學流程。教師將學習知識點制作成微課或網絡資源,學生通過課前自主學習內化知識,以便課堂上深入拓展探討。3.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采用網絡自學、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個性化指導等多模態(tài)教學手段,高效完成教學任務。
筆者所在的高職學校英語教師充分地利用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分年級分課程錄制微課視頻,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實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深受師生好評?,F(xiàn)以“英文簡歷”教學內容為例進行介紹。1.教師課前準備階段。教師根據教學計劃,利用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整合教學資源,完成“英文簡歷”微課的教學設計,制作“英文簡歷”微課視頻,重點強調英文簡歷的內容、特色和結構,并提供相關的案例及參考資料,然后把這些資料傳到師生共享的大學城空間。2.學生課前學習階段。根據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自學英文簡歷,提出問題,并按微課要求完成自己的英文簡歷和以小組為單位的外企英文面試的對話。3.課內演示總結階段。根據教師安排的任務或提出的問題,首先,由五位同學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英文簡歷,其次,其他同學進行點評,指出被展示英文簡歷的優(yōu)點和存在的不足,教師順勢引導出英文簡歷的亮點與文體特點。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上臺表演英文面試對話,臺下的同學給他們考核打分并點評,教師最后引導全體同學進行歸納總結。4.課后鞏固階段。教師把優(yōu)秀的英文簡歷上傳到大學城空間,要求學生根據微課內容和簡歷樣本重新修改自己的英文簡歷,然后根據英文簡歷內容撰寫英語求職信,拓展求職的相關知識。
實踐表明,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充分利用微課、微信、手機APP等網絡教學資源,構建高職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深度結合,實現(xiàn)了教與學的多元互動,轉換師生角色,充分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主導作用。新模式下,學生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學習主動性,增強課堂學習效果。但是我們還處在初步研究階段,該模式的優(yōu)勢和有效性還需要進一步實踐去驗證。
[1]陳怡,趙呈領.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設計及應用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4,(2):49-52.
[2]胡杰輝,伍忠杰.基于MOOC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4,(11):42.
[3]劉銳,王海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和實踐[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4,(5):26-29.
[4]盧海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14,(7):34.
[5]陶然.基于微課視角的高職英語翻轉課堂設計探析[J].英語廣場旬刊,2015,(6):75-76.
[6]王紅,趙蔚,孫立會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型的設計[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23):5-10.
[7]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責任編校:張京華)
2016-09-01
2016年度湖南省“十三五”規(guī)劃英語教學研究專項課題“基于‘互聯(lián)網+’的高職公共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XJK16BYY25);2016年度全國高職外語教學改革課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多模態(tài)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GZWYJXGG-068)。
周新云(1974-),女,湖南常德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英語教學。
G521
A
1673-2219(2016)12-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