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
如果有一天,讓她生活在她那擁有故事的車里,她會毫不猶豫,即使為此要減肥,也在所不惜。
轟鳴的引擎、夸張的動力和粗獷的線條,這些真正讓汽車能夠熱血沸騰的元素從來不是女生的需要。耐看,漂亮,時尚,在對車輛的好惡上,她們相信的永遠都只是自己的眼睛,就像買包一樣。
而感性的好處是,汽車這樣一個冰冷鐵皮包裹的玩具,也能因她們變得柔軟。
有一位女車主,她有著典型的深圳式烙印,母親經商,父親是律師,兩個大忙人留給女兒一個可供自由涂抹卻又稍顯蒼白的童年,待到大學時,她被父母送往歐洲,任意飛翔。
回國后她開始按部就班地工作,在22歲生日那天,她當著爸媽的面向他們索要一個東西——那臺家里已經開了8年之久的藍色MINI。她記得,那是在她自認為懂事后,第一次因為想要某件東西向爸媽開口。
當然沒問題,那輛老車當時已經被閑置在車庫中,鮮有使用。他們甚至夸女兒長大了,懂得勤儉的重要。
于是在狹長的深圳,她每天開著一輛破舊的小車,往返于西部和東端,每到周末她還開著它到空曠的山林、海邊或廢棄工業(yè)區(qū)……直到它步伐越來越蹣跚,罷工越來越頻繁。
兩年多之后,她買了一輛新車,依然是MINI,并且在她的脅迫下,她的老公也買了一輛,于是,她只有兩個人的家里,擁有了三輛同品牌的汽車。
她開著它上下班、購物、約朋友、度蜜月。沒人會懷疑,她早已成為那款汽車的腦殘粉。
在小區(qū)里我們見到陪伴她的那些車,兩輛新車停在路邊風吹日曬,然而,幾乎已經到了報廢年紀的那輛藍色“老爺車”,則停在唯一的車庫里。
“我一直定期給它做養(yǎng)護,以免它哪天真的開不動了,過年還會發(fā)給它紅包——誰讓它也是家里的一分子。”為了證明它真的還活著,她開動它載我去兜風,一路上它發(fā)出非正常的聲響,并且在平路上也能駛出顛簸感。她不停安慰我不要驚慌,這些她早已習慣。
“其實,我哪里是因為節(jié)儉才留下它,它每年的保養(yǎng)都是一筆錢,卻幾乎無法使用。也并非我對這個品牌多么喜愛,如果我媽當初買來的不是它,我也許這輩子都不會和這款車有交集?!彼貞浧鹳I來這款車時的情形,當時媽媽帶著她去一次車展挑車,單純因為顏色的特別,她向媽媽隨口推薦了這輛,而當晚她就被媽媽開著這藍色的小車載回了家。
從此,無論上學放學,購物外出,她為數(shù)不多與媽媽在一起的記憶中,都伴隨著這一抹藍色的存在,只要坐在車里,她就能想起那些愉快,心里覺得踏實。
這成了她心中的情結,4年留學生活結束,回國之后她明白,今后的獨立生活,將使她與爸媽一起的時光更加稀少。她能做的,只有用那輛車的陪伴來彌補遺憾。
于是,她不那么腦殘地,成為那款汽車的腦殘粉。
“其實,車就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工具,沒有非誰不可,因為有那些故事,它才顯得特別?!彼f如果有一天,讓她生活在她那擁有故事的車里,她會毫不猶豫,即使為此要減肥,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