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今
外祖父家道殷實,母親自小要啥有啥。然而,經(jīng)過了幾乎連性命也不保而民族尊嚴喪盡的磨難之后,母親性格轉向淡泊。
與被譽為抗日英雄的父親一見鐘情而共結連理之后,家徒四壁,生活清貧,母親卻不以為憾。
大家都認為母親兩袖清風,可我自小就注意到,她柜子里的一個抽屜,總是諱莫如深地上了鎖。我忖度,也許外祖母給了母親幾件“傳家寶”,有一天,當山窮水盡時,這些寶物,便會像阿拉丁神燈里的巨人一樣,跳出來,為我們化解危機。正因為母親“有恃無恐”,她總不經(jīng)意地流露著泰山壓于頂而色不變的安然與恬然。
慢慢地,家境轉佳,慣常以罐頭食品打發(fā)膳食的我們,也能美美地吃上新鮮的雞鴨魚肉、大蝦大蟹了。
這時,我注意到,母親的柜子,又多了一個上鎖的抽屜了。
手頭寬裕的父親,開始為母親選購首飾了。一個翠綠通透的玉手鐲、一枚純金雕花的金戒指、一只晶瑩燦爛的鉆石墜子,表達了一個男人對一個心愛女人很深的寵;這樣一種細膩的心意,母親當然深切而又深刻地感受到的。
有了兩只上鎖的抽屜,母親在心理上是很富足的。然而,讓早熟的我覺得很納悶的是,母親從來不曾亮出過外祖母給她的“傳家寶”。那只抽屜,就像是一只無法撬開的核桃,忠心耿耿地守護著不能向外宣泄的秘密。
然而,一個下午,母親在屋子里為幺弟縫綴睡衣,忽聞屋外人聲鼎沸,她沖出去看,驚愕地發(fā)現(xiàn)附近一個偌大的貧民窟已陷落火海,左鄰右舍都飛奔回家,把值錢的東西大包小包拼命往外拽。
母親三步并兩步地沖回家里,飛快地從一個隱秘的地方取出鑰匙,打開第一格抽屜。抽屜里,躺著一個褐色的牛皮信封。她快速取出,穩(wěn)穩(wěn)地夾在腋下,一手抱起三歲的幺兒、一手拉著十歲的次子,然后,對著十三歲長女說道:“快,牽你妹妹,跟我來?!睂褡永锖臀葑永锶魏纹渌臇|西,母親視若無睹。
她快如旋風地走,走了好遠好遠,才停住腳步。
母親身上,分文全無;圍繞在她身邊的,是她四個親愛的孩子。
這場大火災被撲滅后,我們安然回返家門后,母親又小心翼翼地把那不啻拱璧的牛皮袋子重新鎖進抽屜里。
褐色的牛皮袋子里,裝著的是我們一家子的出生紙和身份證。除了寶貴的性命外,那是母親在任何時候都不愿失去的——她和一家子的身份證明。
(摘自《新民晚報》)